Tag: 公共空間

台北花卉商業交易與市民活動的空間場域,台北花卉批發市場/闕河彬建築師事務所

隨著都市發展的需求,臺北市政府於2001年選址於內湖新湖三路與民善街口大小兩塊基地,作為花卉批發市場永久使用之用地。 將原本倉儲用地改為專用的批發用地,不同於現有運用臨時空間所支應的環境,遷建至完整且交通方便的基地,可重新思考花卉批發市場除了滿足現有營運需求之 外,如何由建築結合物流、展覽及教育休憩等功能,不僅提升土地的公共性使用,同此植入此區域所缺乏的市民休憩與停留之開放空間,以提升市民消費生活的品 質。 由闕河彬建築師事務所操刀設計的台北花卉批發市場其基地位於內湖,被民善街分割為東西二側分兩期工程興建,第一期工程「切花區域(大基地)」座落於民善街西側街廓,第二期工程「盆花區域(小基地)」座落於東側街廓,面積合計28,763.78平方公尺,盆花區域(小基地)機能上以盆花零批及批發功能為主,並提供不定期國際貿易展覽使用;切花區域(大基地)除 了切花批發等主要功能之外,提供更多樣的市民活動空間使用,並透過跨街廓廣場與空的連接,將形成完整的商業交易與市民活動的空間場域。重新思考花卉批發 市場除了滿足現有營運需求之外,且藉由建築型態成為一個結合物流、教育與花卉活動推廣、觀光的品牌建築(branding architecture)。 量體與都市型態 活動形塑建築 基 地周圍為以車為主的大型量販空間,若設計上以一個完全大量體的空間興建,將使得建築空間淪為另一個以車為主,人為輔的空間關係。因此在量體規劃上採以人流 /車流各自的重要性為概念,並透過研究花卉市場之空間配置與物流有密切的關係;重新定位各個空間組織,壓低建築的量體減少壓迫感,再將室內空間抬高動作的 同時,創造花市之物流空間。透過圍塑人與車各自流動關係,以不同尺度活動關係來切挖出主體型態,反應活動行為的連結能更貼近原本所需想像樣貌。人與自行車 可經由土坡進入屋頂層的活動空間。貨車及大型聯結車的動線主要放置在地面層,互不影響。中間層,可串聯花卉市場上下層活動。 建築地景化 動線/景觀串連 因 應花卉市場空間所需物流便利性及人性空間尺度,以土坡覆蓋基地邊緣讓大小基地兩區圍塑出都市空間中的綠地,土坡區隔了一樓的物流批發空間與街道,塑造出基 地道路上綠色端景。透過於基地南邊退縮15公尺,加上人行鋪面設置,圍塑出廣場,改善街道空間品質。土坡連接上下活動構成一連續面,透過廣場與土坡將活動 延伸到二樓,再經由這些分散的開放空間(餐飲/展示/屋頂花園)串聯全區人群動線,街道與留設的人行步道將大小基地兩區圍塑出的廣場以及二樓參觀步道系統 形塑成不同層級的複合都市開放空間。 台北花卉市場入圍 Architizer A+Awards 建築獎,請到 Architizer 網站上投票支持台灣建築,台北內湖花卉市場,顛覆你對台灣傳統市場的空間想像! 闕河彬建築師事務所 - 台北花卉批發市場...

在地的實構築,浙江茶園竹亭 /徐甜甜 DnA 建築師事務所

浙江省西南部的松陽縣,人稱「惟此桃花源,四塞無他虞」,是中國的傳統村落保護示範縣。大木山茶園不僅是當地的主要產茶地和旅遊熱點,更是很多遊客前往松陽古村的必經之地。然而因為缺乏適當的休憩空間,徐甜甜選擇了利用當地盛產的竹子設計一系列的竹亭,不但能夠滿足茶農和遊客的需求,也可以展現松陽古村落的文化和茶園的自然生態。

好逛好買新市場!荷蘭鹿特丹新地標 MARKTHAL市場/MVRDV

位於鹿特丹(Rotterdam)市區中心的一座新建拱型建築,名為 Markthal,於2014年 10月1日開幕,由荷蘭建築師事務所MVRDV設計,而為何有此造型的構想呢? MVRDV主持建築師 Winy Maas 說,一開始覺得這個計畫非常「無聊」,於是乎,腦中起了搞怪的念頭,想來個大翻轉 (twist),而不變的基本構想則是兩片石板組合而成,再加上中間的市場區域,這就是主體的 U 形區塊的發想。

王啟圳建築師 – 吳益政議員貨櫃屋競選總部 打造最環保的競選總部

由王啟圳建築師操刀設計,高雄市議員吳益政的競選總部以13個二手貨櫃改裝而成,並引用了「環保5R」的精神,要打造全國「最大的貨櫃建築」與「最環保的競選總部」。吳益政要用這座貨櫃總部,解放當代建築思維,減少建築對環境衝擊,並具體呈現 12年來推動高雄綠建築與綠能產業的成績。 貨櫃是最能代表高雄國際海港城意象的建材,吳益政的競選總部以貨櫃建築呈現長期以來在高雄推動的綠建築、乾淨能源、及二次材料的使用,以5R精神示範實現未來高雄的永續居住模式。 5R 精神包括:Reduce(減少丟棄之垃圾量)、Reuse(重複使用容器或產品)、Repair(重視維修保養,延長物品使用壽命)、Refuse(拒用 無環保觀念產品)、Recycle(回收使用再生產品)。吳益政強調,總部在設計時考量了通風、日照方向的問題,以減少冷氣的使用;建材也以二手貨櫃、棧 板,課桌等回收材料為主,而且選舉過後,所有的物件皆可在別處再利用。這也是對於當代建築多以鋼筋水泥、玻璃帷幕為建材,易耗費過多的地球能源,加劇溫室 效應等問題的回應。 吳益政貨櫃總部的綠能與降溫技術工法介紹: 1.屋頂植栽:屋頂綠化使直接日照減少,並透過植物根部及土壤機收保留水分,綜合使室內溫度得以降低,減少開低溫冷氣的需求。 2.立面植生牆:同樣用於包覆、綠化鐵皮,降低室內溫度效果;未來將持續加上募集而得的植栽,使貨櫃更添一份人情味與創意。 3.奈米隔熱漆:在熱帶地區做貨櫃建築,雖環保但須積極克服「熱」的問題。選用奈米隔熱漆有如增加一層保護罩,熱能反射率較高,約可降溫5-10度。 4.增加通風與對流:刻意保留的開放空間,除能容納更多親朋好友泡茶聊天之外,更能有效增加通風與對流,使空間更舒適。 5.太陽能板發電:設置太陽能板進行發電,提供總部部分電力,讓太陽成為支持我們的最佳夥伴。 6.雨水回收系統:雨水回收,做有效利用,不浪費任何水資源。 7.再生傢俱:減少廢棄物,進行再利用。我們回收廠商不用的木棧板、報廢課桌椅及輪船舷窗等,嘗試所有可能方式拆卸、拼貼、組合,解放思考後使舊傢俱擁有全新生命。或大或小、或高或矮的設計貼合各式使用需求。 8.開心農場:垂直農場簡易種植草莓、番茄,使我們更有機會接近平時所食用的農產品,也讓忙碌的我們能偶爾停下腳步觀察,並產生好奇與期待。 9.貨櫃建築微視野:貨櫃作為住宅、商業、公共空間建築,乃低技術門檻、高創意設計空間,是一種可近性高的建材,且周邊技術都可由高雄在地產業與廠商完成。 >>相關圖片   王啟圳建築師 - 吳益政議員貨櫃屋競選總部 - Photo 01   王啟圳建築師 - 吳益政議員貨櫃屋競選總部 - Photo 02   王啟圳建築師 - 吳益政議員貨櫃屋競選總部 - Photo 03   王啟圳建築師 - 吳益政議員貨櫃屋競選總部 -...

改造常民休閒場域,台東市海濱公園湧泉親水設施/鍾昇遠建築師事務所

台東市立湧泉公園舊稱「PULU」,興建於日據時代,池底天然湧泉與池內魚蝦共遊是許多人難忘的游泳體驗,後因衛生及建管相關法令日趨嚴格,而有了本次改造的機會;基地臨接台東市海濱公園。週邊有森林公園、山海鐵馬道等休憩設施,本案興建完成(2011)後,更有國際地標的設立(2013),是常民重要的休閒場域。

發掘溫哥華都市核心的新寶藏!會展中心西側增建案引領都市規劃潮流

溫哥華會展中心使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在地材料,呈現主要室內空間的氛圍,內部空間所使用的表面飾板都經過精心挑選,最大限度地使用當地取得的再生回收材,講究其耐用性以加長生命週期; 建築材料有16.1%使用回收再生材,在地生產佔20.7%,86.4%的建築廢棄物被再利用;於牆壁與天花板使用當地種植產出的木材,形成別具新意的表情;宴會與會議空間所在的量體,其外牆由木材層層相接,模擬木頭堆疊的紋路與方向性,木質天花板以長條狀分割相接,平行但動態的線條跟矩形室內量體呼應的 同時,與建築外殼、綠屋頂的有機幾何形成生動的對比。

融合自然與都市魅力!LMN Architects打造溫哥華會展中心西側增建案

溫哥華氣候相當溫和,溫哥華會展中心開發案坐落在海港,擁有來自海面的涼爽空氣,一天當中大部分時間躲避在南側的摩天大樓陰影底下,比較強烈的日照發生在清晨和午後,會議樓層在立面各個方向採用 玻璃以獲取最佳視野,在東側與西側以室內電動窗簾在需要時啟動,保護室內免於強烈日照的干擾;地板埋設的冷熱管道系統不僅可吸收太陽熱能,也可以在冬季為 室內加溫增加舒適度,西側立面在室內使用人數不多、且水上飛機噪音不會過於干擾時採取自然通風。

溫哥華會展中心西側增建案:打造都市生態完整性的綠色地標

溫哥華會展中心西側增建案提供了一個絕佳機會,呈現參與城市生態系統規劃的完整性,在加拿大溫哥華充滿活力的都會核心與北美 最獨特的自然生態系統產生撞擊點,此設計案最後獲得加拿大LEED白金級認證(LEED Canada Platinum),將環境考量、室內設計、建築設計與都市規劃融而為一,成為溫哥華都市與港灣共同的生活場域。

HASSEL 建築師事務所 – 雲般的臨時公共空間 The Immersery 水之交融

臨著澳洲墨爾本亞拉河(Yarra River),如雲般的結構懸於漂浮餐廳和開放式廚房餐廳之上, 這便是2014年墨爾本美酒美食節(2014 Melbourne Food and Wine Festival,後簡稱 MFWF)最為閃耀的核心結構,由墨爾本銀行向公眾呈現。 MFWF 團隊提出概念,HASSEL 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The Immersery: Festival Kitchen, Bar and Raingarden(水之交融:節日廚房,酒吧和雨水花園)」,規模是MFWF於2013年所使用活動中心的兩倍,成為墨爾本最為盛大的臨時空間之一。 「The Immersery 水之交融」凸顯MFWF的主題「水」,同時顯現亞拉河南岸地區的長久發展潛力,設計展現了水之三態及循環再利用,鼓勵遊客考慮如何利用地球上最為珍貴的資 源之一,同時享受節日盛會上的活躍氛圍,懸浮在廢棄的桑德里奇鐵路(Sandridge Rail Bridge)上的雲形頂篷在另一個高度構建社區空間,並提供新的城市制高點。 水霧、多層次的種植及以水為靈感的音景共同營造了城市靜居 的氛圍,遊客可以在此放鬆心情,全身心地融入景觀之中,設計團隊與墨爾本水務局合作,在基地周圍打造雨水花園,這些花園以耐旱植物和示範菜園為特色,蔬菜 植物都植於40加侖的汽油桶中,帶入綠建築與永續環保的觀念,展示人們如何利用大自然最為寶貴的資源,並在水資源重新進入循環圈前對其進行收集、過濾和再...

從異國風情到都市市集:丹麥哥本哈根Superkilen公園成為多元文化的交匯點/Topotek 1 + BIG Architects + Superflex

Superkilen 是位於丹麥哥本哈根的長達半英里的城市空間,擁有六十個不同國籍的居民,展現了全球多樣性。這個大型公共空間的設計有一個統一的構想,被視為城市最佳實踐的大型展覽,從洛杉磯的健身器材到以色列的下水道系統,再到中國的棕櫚樹及卡塔爾和俄羅斯的霓虹燈牌,每件物品都有不鏽鋼小牌子用丹麥語和原始語言描述。這個公園是由BIG(Bjarke Ingels Group)、Topotek1和SUPERFLEX合作完成,面積達27000平方米,於2012年完工。Bjarke Ingels 是主要負責人,展示了異國情調和多元文化的交織。
- Advertisment -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