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OPEN Architecture 建築事務所

Tag: OPEN Architecture 建築事務所

新一代教育空間,分享70座中小學校的平面與剖面圖

為了學校設計的高度複雜性,建築師面臨著多重挑戰。不但能夠容納各種課程,學校更是需要考慮到兒童在其中的遊戲和休閒活動的空間。然而因為,要如何設計出能對兒童教學有正面影響的空間,這就更是一大課題。為此,以下介紹了數所學校的設計,包括青衣江路小學由跡·建築事務所設計,深圳福強小學由眾建築設計,蘇州山峰雙語學校文體中心由OPEN建築事務所設計,等等。這些建築皆有其獨特的平面圖和剖面圖。

2020年,受期待的二十件建築作品

規模與範圍相當廣泛,呈現了各種的景觀設計、博物館與世上最新的摩天大樓。2020年將有許多的作品完工與大小型展覽,2020年杜拜世博會 Expo 2020 Dubai 即將開幕,主題為 「溝通思想,創造未來 Connecting Minds, Creating the Future」,杜拜世博會的理念圍繞著可持續性、流動性與機遇性。這也是在中東、北非與南亞地區首次舉辦的世博會,此次世博會代表著對建築行業的未來慶賀,同時,這些世界上最新的建築作品也為下一個十年奏起序曲。

歷經六年總算完成 上海油罐藝術中心╱OPEN Architecture 建築事務所

歷經六年的設計與建造,OPEN Architecture 建築師事務所作品,上海油罐藝術中心(TANK Shanghai)於2019年3月23日正式開放,基地位於上海西岸,毗鄰黃浦江,由曾經服務於龍華機場的一組航空用油大油槽改造而成。改造後的油罐區域成為公園美術館融合的新地標,以其開放包容的姿態打破建築的邊界,塑造著充滿活力的城市文化景觀。 設計團隊將五個獨立大油槽用一個Z字型的「超級地面」(Super-Surface)聯接起來,「超級地面」之上是高低起伏的草坡,之下是靈活連通的室內展覽與服務空間。兩個開闊的廣場和一片都市森林(僅部分完成)將植栽、水景、小展廳等自然地聯繫起來,其間散佈公共藝術作品,邀請人們在自然與藝術之間自由穿梭。 五個油罐的機能和改造策略都極為不同,它們分別被設計為一個音樂表演空間、一個餐廳和三個各具特色的展覽空間。油罐原有的結構給設計和施工帶來了極大的挑戰,設計團隊在置入豐富機能的同時最大程度保留了油罐原始的美感。 在油罐藝術中心,3月23日同時有三場展覽開幕:teamLab《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阿根廷雕塑家 Adrián Villar Rojas個展,以及中國當代藝術家群展《建立中》。三場高規格的藝術展覽,加上春暖花開的戶外公園,讓油罐藝術中心在開放後的週末吸引了大量公眾前往。 將城市公園與藝術展覽、大地景觀與建築空間、工業遺存與人文未來,都自然而然地融合起來,獨特的油罐藝術中心目的在於重新建立起藝術、自然與城市三者的聯繫,定義新時代的都市藝術機構。 全區配置圖 ©OPEN建築師事務所 草坪廣場 ©OPEN建築師事務所 「Super-Surface超級地面」 ©吳清山 門廳及4號罐護坡 ©吳清山 3號罐室內 ©吳清山 城市廣場 ©OPEN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資訊 作品名稱:上海油罐藝術中心 作品位置:上海市徐匯區龍騰大道 業主:上海西岸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油罐藝術中心 設計時間:2013年~2019年 總樓地板面積:10,845平方公尺 用地面積:47,448平方公尺 專案團隊: 建築設計:OPEN Architecture 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李虎,黃文菁 設計團隊:葉青,羅韌,Victor Quiros,周亭婷,陳修遠,李振濤,趙耀,盧笛,賈瀚,張譯文,史程昱,周小晨,黃中漢,陳逸嵐,崔雨柔,楊騏,戈燦,高琪,Stephanie Lee,金波安,張浩,王莽原,閆迪華,張暢,Tomas Kowalsky,蔣思敏 合作設計院: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景觀設計:北京易地斯埃東方環境景觀設計有限公司 照明顧問:上海明馳建築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OPEN事務所英文新書《Towards Openness》全球發行

OPEN建築事務所新書《Towards Openness》由美國 ORO Editions 出版集團正式出版並全球發行,於2月21日在紐約舉行了北美地區新書發佈會。本書由OPEN建築事務所創始合夥人李虎、黃文菁合著,也收錄了 Kenneth Frampton, Steven Holl, Lars Lerup, Yehuda Safran, 黃居正、青鋒等著名建築師及學者為本書撰寫的文章。     書中所選的七個項目是OPEN迄今為止實踐的代表作品,它們被照片、圖紙、草圖、圖解等精心地記錄下來。同時,這些項目也反映了OPEN在過去十餘年的實踐中所遇到的廣泛的問題,以及建築師帶著對美好未來的堅定希望,積極參與到快速變化的中國社會中的行動。     穿插在項目與評論文章之中的是六個觀念章節,它們不僅是OPEN實踐背後思考的提煉,也表達了OPEN對於建築的信念——建築將以其創新的力量,去影響和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本書提供了一個觀察中國當代建築實踐的獨特視角,所謂的「中國式」不再適用,一種新的開放性呈現出來。     2月21日,《Towards Openness》新書發佈會在哥倫比亞大學建築學院位於紐約 New Museum 的 New Inc 空間舉行。李虎、黃文菁出席並發表演講。目前,本書已在亞馬遜上線(鏈接)。繼北美發佈之後,還將於3月17日在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立圖書館舉行發佈會。   著名建築師 Steven Holl 為本書作序,評價「OPEN的作品擁有我們都在追求的活力、樂觀和新的城市建築精神。」     關於OPEN OPEN建築事務所是一個國際化的設計師團隊,與跨越不同領域的合作者一起實踐城市設計、景觀設計、建築設計、室內設計以及設計策略的研究與創造。OPEN相信建築以其創新的力量,可以影響和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在建造與自然之間達成平衡。 OPEN由李虎和黃文菁創立於紐約,2008年建立北京工作室。目前已經落成和正在設計實施的主要項目包括:歌華營地體驗中心、田園學校/北京四中房山校區、退台方院、六邊體系、清華大學海洋中心、深圳坪山演藝中心、上海西岸油罐藝術公園、海邊的對話等。 OPEN的作品在國際上贏得了廣泛的關注和認可,曾獲得德國 Iconic 設計獎 Best of...

OPEN Architecture 建築事務所 – Studio-X 哥倫比亞大學北京建築中心

坐落在北京老城裡國子監向南一條安靜的胡同裡,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GSAPP)北京建築中心所在大院的前身歷經滄桑,曾經是抗戰時期兵器工廠、解放後的機床廠,而後一度被廢棄,直至最近的兩年間徹底地變身成為了創意產業的一個聚居區。
- Advertisment -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