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7 4 月, 2024

Tag: 實構築

建築的多元敘事《構築‧敘事 2023實構築—臺中展》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展出 地理、時空和文化的交匯

《構築‧敘事 2023實構築臺中展》於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進行,策展人王增榮、吳耀庭將建築視作一種藝術文本,不僅關注設計、結構和材料等基本元素,更是進一步探索建築的「敘事性」。展覽集合了14件台灣住宅和公共建築作品,以及土耳其的臺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由台灣建築師黃明威、廖嘉舜、張淑征彭文苑王銘顯林聖峰曾泊銘蘇富源王喆林友寒等人設計;展覽也將展現建築師透過作品傳達的建築理念。展覽不但能夠展示各種建築型態和內在敘事特質,也可以通過五種不同的類別如地理、時空、文化、內在和類型脈絡來進行作品的分類和展示。然而因為建築需滿足多種人文需求,故此展覽亦強調了建築的使用性、審美和環境涵構。

2022實構築展在蘭陽博物館,展出到2023年5月1日

蘭陽博物館為國內第一座的公共藝術建築,宜蘭縣政府為了持續推展臺灣建築空間美學,與實構築學會共同舉辦「構築.敘事2022實構築特展」,即日起在蘭陽博物館展出到2023年5月1日;「實構築展」過去曾在台中台北高雄新竹等地舉行,2022是第8屆舉辦,已經成為臺灣建築界的一大盛事。

2022第六屆ADA新銳建築獎展覽 2022年12月9日~2023年1月15日

在宣布2022第六屆ADA新銳建築獎獲獎名單後,台北市建築世代會與a+tec《實構築》季刊於2022年12月9日推出第六屆ADA新銳建築獎展覽,本屆以「未來」作為展覽方向,試圖帶領觀眾在距離模糊及資訊量龐大的疫情後,重新思考日常生活接軌的各種可能性。本展重點「CONTENT X」,發想來自「X」常被假設為未知數——對應在充滿假設的當代,則需要更多碰撞才能激盪出更具深層的對話、反思自身無限的可能。

雄獅集團欣傳媒資深總監林芳怡,2021年6月10日因新冠肺炎驟逝,願您一路好走

雄獅集團欣傳媒資深總監林芳怡,2021年6月10日因新冠肺炎驟逝,從身體不適到送醫不治,僅短短不到24小時,讓我們感到無比錯愕及哀傷。林芳怡是一位親切、樂觀、快樂、享受旅行、熱愛工作的好伙伴、前輩。感謝您,為台灣建築帶來的美好及貢獻,願您一路好走。

林友寒建築師特展「Into the arms of stillness – 擁恆的彼端」 2021年4月27日-2021年7月17日

展出林友寒建築師20件建築設計作品,內容主要由三大類別去延伸探討,分別為「公共的時間性 - Informality and multiplicity」、「儀式的地域實踐 - on Walls of Reflection and Contemplation」和「居屋的地理型態- on platforms and plateaus - prospect and refuge (roofwork and earthwork)」。除了三大展區,當中也難得展出建築師林友寒美國攻讀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碩士,求學時期的設計作品及創作手稿。在台灣持續參與幾所學校建築系畢業設計的林友寒同時也為老師身份,本次也展出了自2017年起在東海建築帶的學生們的畢業設計作品。

SOS 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 2020年7月4日~2020年11月1日在忠泰美術館

自2013年忠泰基金會所舉辦的《代謝派未來都市展》,至2020年忠泰美術館籌劃的《SOS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我們透過引介動盪時代下新興的前衛建築主義,企圖反映城市歷史與發展應有的多樣性;當時蔚為全球顯學的現代主義,由於世界局勢的動盪,開始面臨各種質問與反動的發聲。透過回溯與探究這些實驗性的建築思潮與實踐,人們得以窺見非單一論述,而是更立體的社會輪廓。

為抵抗新冠肺炎疫情,菲律賓建築師WTA設計工作室,採社會設計、開源分享其EQF緊急隔離設施設計

COVID-19 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爆發使城市變得空曠,並導致醫院接收病人已不勝負荷,世界各地建築師都在思考如何遏制病毒的挑戰,菲律賓WTA設計工作室(WTA Architecture + Design Studio)的主持建築師黃清泉(William Ti)與社區成員合作,在多個地點設立起緊急隔離設施(EQF:Emergency Quarantine Facilities)的建設。)。 由 WTA 設計的EQF緊急隔離設施,由聚乙烯薄膜包覆著木材,為6m x 26m的直線型長方形量體,包含16張床、2間廁所、2間淋浴間,以及穿脫防護裝備的空間。為了回應公眾對設施的迫切和迅速增長的需求,以時間換取空間,簡化了物流和施工方式以加快建設過程。實現此概念的動機來自於希望足夠完善設施的建築來應對病毒的快速傳播,並同時把確診上升曲線壓平。 EQF是用來照料輕微症狀和無症狀患者的臨時建築,並同時以最大限度來輔助醫院的不足。為了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能,患者和醫護人員都有指定的出入口。除此之外,氣流從前至後的順風而下,以防止再循環。該設計可以按照需求做隨意的變動,以便容納更多的病人。 EQF採納易於使用、靈活和容易取得的材料構建,是座易於複製和擴展的設施。為了響應對設施的迫切和迅速增長的需求,簡化了物流和施工方式以加快建設過程。首座設施在馬尼拉海軍醫院區塊內建成,之後發展到62座EQF、共1000個床位。 「社會建築」是WTA的設計核心,是將人群帶到一個溫馨及共助的社會發展。EQF抓住了敝公司在程序化解構主義中的重點。它不僅建立了一個社區,同時尋找如何讓建築環境更加宜居的方法。緊急隔離設施的建設處於醫院的停車場和籃球場,通過機動性地將設施建在可迅速聯繫醫院的區域,在建築中倡導社會親密性和社會規模。黃清泉不遺餘力,公開EQF的設計圖紙,冀望各個社區如有需要能夠摸擬該作品的構思。 此作品是社區為共同目標做出貢獻的典範;一個能通過努力並對社會的奉獻而獲得成功的燈塔。隨著EQF設計圖紙的公開,WTA透過公司網頁分享EQF緊急隔離設施圖紙(包括 dwg、skp檔),以開源設計、社會設計的態度,讓大家下載,以利各地政府、社區做出部署。 >>相關連結 ::WTA設計工作室 分享EQF緊急隔離設施圖紙:: >>相關資訊 作品名稱:EQF 緊急隔離設施 作品位置:菲律賓多個區域,包括馬尼拉市、奎松市、馬卡蒂市、帕賽市、帕西市、仙範市、曼達魯永市、塔吉市、文珍俞巴市、帕拉納克市、馬利僅那市、加洛坎市、黎剎省、布拉干省、甲米地省、拉古娜省、和八打雁省(總共有62座緊急隔離設施),以社會基層為起點,輔助醫院一起抵抗新冠肺炎所設計的緊急隔離設施,所以每座設施是由社會各義務捐贈者免費提供 主要用途:用來照料輕微症狀和無症狀患者的臨時建築,並同時以最大限度來輔助醫院的不足 建築師:黃清泉(William Ti, Jr.)WTA Architecture + Design Studio 設計團隊:William Ti, Jr.,...

新竹眷村的革新之路!從靜態保留到知識轉化,曾泊銘「歷史建築將軍村開放圖書資訊園區」參加2020實構築「Tectonic Becoming 構造詩」建築展

曾泊銘建築師事務所新竹舊建築改造聚落「歷史建築將軍村開放圖書資訊園區」受邀參加2020實構築「Tectonic Becoming 構造詩」建築展,不僅在於保存這些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更是將它們轉變成具有現代用途的空間,例如將原來的福利社定義為慢食學院。不但能夠融合多種建築風格,也可以考慮到地方的歷史、文化和環境因素,創造出既具有現代感又符合地方特色的公共場所。然而因為其地理位置和交通配置,使其具有轉型成為一個結合眷村文化、歷史和當代社會議題的微型圖書資訊園區的可能性,反映了多年來的眷村生活、時間堆積及空間堆疊的過程,同時也為當地居民帶來便利。

2020實構築「Tectonic Becoming 構造詩」參展作品:台北市永建國民小學╱戴嘉惠建築師事務所

臺北市文山區永建國民小學遷校校舍新建工程位於台北市南區仙跡岩山腳下,基地長約二百五十公尺順應山坡地形自然展開不規則的形狀,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因此我們將校舍配置以有機的形式開展融入,做為與其他都市小學不一樣的永建校園。 「國小校園」是可以讓小朋友學習「日常生活」的場所,須在每個角落不經意地提供著不同的教學與社交場景。對師生來說,需創造一個可以共同投入、經營、資源共享、進而享受樂趣的校園生活且是充滿創造力與想像力的活動場域,便可增速學生對於校園情感記憶的累積與認同。 與自然相處 構築生態校園的四大主軸 一、回應自然環境、校園與都市介面的建築配置 沿木柵路藉由幼兒園、表演廳、體育館、游泳池以及樹下廣場打造永建國小與周邊社區共享的都市節點空間;校地西南角同時為木柵路仙跡岩登山步道口,刻意壓低的幼兒園斜坡量體與退縮,保留木柵路與仙跡岩山景的視線軸,打開了如綠色隧道的登山步道口與遠處山景!讓木柵路往來人車知道廣闊的天空與山脈,就等於永建生態小學與仙跡岩。 二、與樹梢齊高的建築量體策略 讓兒童的學習空間設定在三層樓以下與樹梢齊高水平展開,創造自然、人與建築和諧的對話關係。在環境策略上,由仙跡岩登山步道環繞的基地,在配置與校舍屋頂表現上注重由登山步道下望通透的都市景觀,採用斜屋頂與露臺綠化,讓永建國小成為隱沒於樹稍間的校園校園內我們希望以低矮的建築量體讓成長中的兒童能輕鬆地到達地面,抬頭可與天空對話,在這成長的孩童,綠樹、微風、陽光是校園中未曾缺席的部分。 三、建築物間留下來的縫隙也是孩子創造力發揮的場域 為了疏解上下課期間擁擠的人潮及家長接送,既有的老樹原地保留下來打造寧靜安全的學生通學路徑,並規劃校園主入口廣場,以塑造校園入口意象。校園西側與北側沿校園與仙跡岩介面打造「生態日記溼地」做為校園與仙跡岩的隱形圍牆,與教室群落共同形塑雅緻的生態自然棲地,是物種豐富的生態戶外教室,在野放的環境中探索,對成人是身心靈的休息,對兒童是學習中的穫得。 四、教室與通廊,讓老師更自由地設計教學活動吧 ! 如何藉由教學空間與公共空間的連貫性,創造更具彈性與創新的教學空間,是我們期望與永建國小師生共同營造的場景。老師的教學設計與孩童們的學習活動不應被教室的那道「牆」束縛,教室應該是讓小朋友在生活中學習自主、創造與互助分享的場所,因此在這裡教室充滿著不同的驚喜與使用方式,有適合低年級學童與教室共融的班群教室,也有針對中高年級教學使用的獨立班群教室,落地窗設計的教室陽台不再是難以清潔管理的服務空間,而是生活教育的教學場所;通廊上的大平台、窗台邊的木座椅等,每個角落不經意地提供著大小尺度的教學與社交場所,讓師生更自由地運用空間。                                                

2020實構築「Tectonic Becoming 構造詩」參展作品:山屋╱邱文傑建築師事務所

混合使用/二元論述 台北街頭巷弄始終有種混亂但卻也吸引人的現象,令人有感於在地的能量。其中混合使用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相較於有形的外觀,內容本身的「跳TONE」,更令人驚奇。住宅區、傳統大廈、二樓與三樓的小酒館、辦公樓中的挑空廟宇、騎樓的多功能使用……這些混合使用的狀態雖然帶來了能量、新奇,但也伴隨了危險、髒亂等負面形象。 設計上一直思考「二元共存」,A、B兩個內容共存互相影響的可能性,企圖去蕪存菁,保有A、B應有的主體性,但仍鼓勵或共享彼此部分的空間。可以是視覺、聽覺的交換,但也拒絕無限制的空間交融策略,好像什麼都可以混搭,其實不好的混合是亂源,反而消耗了正面的能量。 美學說 在混合使用的潛規則下,台灣城市鄉村景觀普遍紊亂,但這種有機紛亂的現象長此以往,似也發展了另類美學的可能,這其中不少建築家、藝術家均有詮釋。 招牌、鴿子籠、電線、霓虹燈……這種看似庶民的都市城鄉風貌,似乎也暗示了台式美學的可能。像是戴上透視「生命力」的眼鏡,任何紛亂無章的台式場景,均可昇華成「台式美學」的意象,利用輕鋼架及金屬網,創造不同皮層,讓「理性的構成」隱藏在「非理性的皮層」之下,企圖打造衝突與和諧共存的美學觀。 屋頂平台的文藝復興 天際線是台灣城市發展的夢魘,最好的天空之城,淪為無政府主義下的戰場。其實老屋防漏的考量、屋頂層高溫難耐、儲物功能及屋頂溫室的概念,均是屋頂加蓋存在的主因。但可惜雜亂無章,甚至危險,造成公安諸多疑慮。 另外,屋頂平台的社交功能(公共性)若能被凸顯,則除了形式外,應當更能豐富公眾使用的多元性,所以邱文傑提出屋頂有機農園的混合使用策略,利用屋突等設施物,將屋頂平台改造成可休息,可耕作,可供眺望的絶美空間,為台灣城鄉過度混亂的屋頂天際線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一場結合建築生活與構築藝術的空間改革運動! 「⋯⋯柱分裂為二,T型接頭衍生結構,輕鋼架系統成型,分裂的柱恰可允許機電管線穿越,形成主結構(結構本身)與次級結構系統(如機電、空調、電腦網路⋯⋯)並置之空間架構。其中衍生的扣件,爪具需整體設計,而樓板的模矩系統亦採特製鋼承板單元澆注輕質混凝土工法⋯⋯」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