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槙文彦

代謝派主義,日本建築師在經濟騰飛時期所描繪的未來形態

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一場名為「代謝主義」(Metabolism)的建築運動描繪了日本城市的新形象。其中的代表性建築之一,就是由著名建築設計師黑川紀章設計的中銀膠囊塔,但它終將迎來在2022年被拆除的命運。從戰後重建到進入經濟騰飛期,在許多年輕建築師們的劃時代創意下,日本誕生了無數風格獨特的建築。半個世紀之後,它們中很多面臨著建築整體老化和人口減少的問題,恐將就此消失。法國攝影師Jérémie Souteyrat)用鏡頭,記錄下了它們「活在」周邊環境中的倩影。

東京代官山,現代藝術與商業的聚落

在亞洲城市規劃和商業形態的研究上,日本的城市建築作品一直具備強有力的原創力。東京,作為亞洲時尚之都,一直是東西方理念、文化的薈萃之地。而位於東京代官山町的《代官山集合住宅群/Hillside Terrace》,可說是20世紀日本城市規劃和建築史上的最優秀作品之一,更是一代建築大師槙文彥實現建築理論的嘔心之作。

丹下健三,創造劃時代紀念碑的日本建築大師

丹下健三,一位代表現代日本的建築大師,不僅在東京大學研究與教授建築,更是深受法國建築大師柯比意影響。他設計了眾多知名公共建築,如廣島和平紀念公園和國立代代木競技場。然而因為他的卓越成就,不但能夠獲得日本的讚譽,也在世界範疇如中近東和新加坡等地貢獻了他的城市規劃才華,被譽為「世界的丹下」。

日本大分風之丘葬祭場 槇文彦的建築詩篇

風之丘火葬場是由槙文彥Fumihiko Maki)設計的作品。竣工於1997年,總佔地面積33316平方公尺,總樓地板面積2514平方公尺。風之丘座落於日本的中津市,中津市是位於日本南部九州島的一座小城市。風之丘火葬場就位於中津市郊區山國川岸邊的一片高地上,北面可望見中津市的街區。這裡自古以來就是附近居民的火葬場,或許是風水寶地,有人亡故,都把這裡作為安放的首選之地。

東京舊街道風景重塑,代官山複合設施Hillside Terrace Complex/槙文彦

代官山複合設施Hillside Terrace Complex是日本建築師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槙文彥所提出的「集體形式」(collective form)的一個經典案例,自1967年到1992年當中,分成七個階段陸續開發,與東京不斷變化的環境相對應;槙文彥採用了多種設計策略來創造其獨特的氛圍,包括尊重微妙的地形變化、空間分層和建立受保護的外部公共空間

關於槇文彥的7個關鍵字及13件建築作品

提到日本建築大師,有許多耳熟能詳的名字會第一時間浮現在你的腦海:丹下健三安藤忠雄妹島和世伊東豐雄隈研吾,甚至年輕如藤本壯介……但有一個人身處其中,承上啟下,是日本現代主義建築的執牛首者,卻鮮少有人能讀對他的名字:槇(讀音同巔,通槙)文彥(Fumihiko Maki)。他的作品遍佈世界各地,日本建築史學家鈴木博之極力稱讚他為「集現代主義的光輝於一身的建築師」。

88歲的槇文彥 寥寥數筆的草圖,畫出在中國的第一件作品 位於深圳蛇口的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

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通常縮寫為的V&A)在倫敦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裝飾藝術和設計,住房的永久收集超過450萬的對象。記念艾伯特王子和維多利亞女王而命名,它成立於1852年,已發展到現在覆蓋一些一十二點五英畝(0.05平方公里)和145畫廊。它收藏了5000年的藝術品,從遠古時代到現在,幾乎在每個洲,從文化的歐洲、北美、亞洲和北非。 對於不少藝術、設計愛好者來說,到倫敦一定要去的就是V&A 博物館。 而今,V&A 博物館已來到中國,他們聯合中國招商局集團在深圳蛇口創辦中國首個設計博物館,該博物館中文名為「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英文名翻譯為「ShekouDesignMuseum」(蛇口設計博物館),由招商地產負責博物館的開發和運營,日本知名建築師楨文彥先生擔綱負責該項目建築設計。 該藝術中心由普利茲克獎得主、著名新陳代謝派建築大師槇文彥Fumihiko Maki)主持建築設計,是槇綜合計畫事務所在中國的首個項目。 ▲槇文彥   槙文彥(fumihiko maki),日本現代主義建築大師,新陳代謝派( Metabolist )的創始人之一,1993年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獲得者,現任美國建築師協會名譽會員、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名譽會員等職。他堅信:設計師不僅要給後人留下房屋,更重要的是要留下文化財富。 他一生致力於發展現代主義建築風格,以精細的手法使建築表現出理性的思維。槙文彥對建築和城市都有著獨特的見解,他採用散文式的構造方法,賦予建築更多層次的內涵。他主張開放性的結構,以極強的適應性滿足時代變遷的要求,同時他十分強調建築與環境的協調,極力為建築物賦予人性和文化的特徵。   88歲高齡的槇文彥親自到訪三次,畫下草圖。設計意圖:兩葉船帆點明了海面的所在,海的遠處是群山,近處的岸上是文化中心的意象,三個梯形盒子分別朝向三個不同的方向,基座的一側是通向屋頂花園的大台階。 ▲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草圖   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坐落於海上世界城市綜合體核心商業區域,緊鄰海岸線,佔地面積約26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45000平方米,於2016年底開館。 ▲建築區位圖   建築主體空間分別面向山、海、城市,擁有三重極致視野。打造它的日本建築設計師槇文彥認為,開放聯通的空間更容易引發文化的對話和人與人的交流。     這是一個擁有國際水平的公共文化藝術機構,一個以創意文化為主題的、以設計藝術為依託的博物館群,這個集美術館、高端商業、小劇院、畫廊、濱海多功能發佈廳為一體的綜合性建築。   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共有四層展覽空間,其中包含從較低的裙房延伸出來的三層懸臂式空間。順著大樓外部的樓梯遊人可以直達三大突出結構中間的開放式公共綠地,從這裡可以欣賞附近的海景。據說V&A博物館將借調一位高級策展人作為其與蛇口的合作夥伴關係負責人對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進行為期三年的收藏指導工作。另外,V&A博物館將在此擁有一個畫廊用以展示其收藏品,畫廊還會作為V&A博物館主要自我展示平台。   規劃上引導山海軸線分流,營造特色分明的城市空間體系,同時凝聚視覺焦點,創造山海開放空間體系地標性節點。   景觀設計上將結合公共開放濕地公園及800米濱海景觀岸線,創造多界面、多焦點的景觀活動序列,女媧雕塑、深圳灣、大南山將一覽無餘,形成多樣化市民活動舞台,營造水岸活動核心。依託招商地產品牌優勢和綠色優勢,項目將融合展示、研究、收藏、交流、教育、文化休閒和商業等功能,充分傳達綠色建築概念和低碳生活的全新理念,同時將藝術文化和商業活動巧妙結合,定期舉辦品牌發佈會、文化藝術主題展等活動,打造藝術文化及商業展示的大型平台,同時提升片區藝術文化氛圍,為蛇口乃至深圳市民提供城市活動的舞台。   整座建築物已經完成封頂,三個向外凸出的空間宛如伸展的機翼,一個用作小劇場呼應蛇口客運碼頭,一個計畫用作餐廳,抬眼即可遠眺深圳大橋;正面的則是一個多功能發佈廳,天氣晴好時能依稀看見海對面觀音天后廟的香火。伯曼解釋:「每一個空間對應著一種聯繫:我們與城市、國家與世界。」 >>相關資訊 位置:深圳蛇口 建築類型:博物館、劇院、商業 結構系統:鋼筋混凝土,鋼 層數:地上四層 基地面積:26,160㎡ 佔地面積:10,800㎡ 總建築面積:46,200㎡
- Advertisment -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