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裘振宇

建築的多元敘事《構築‧敘事 2023實構築—臺中展》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展出 地理、時空和文化的交匯

《構築‧敘事 2023實構築臺中展》於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進行,策展人王增榮、吳耀庭將建築視作一種藝術文本,不僅關注設計、結構和材料等基本元素,更是進一步探索建築的「敘事性」。展覽集合了14件台灣住宅和公共建築作品,以及土耳其的臺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由台灣建築師黃明威、廖嘉舜、張淑征彭文苑王銘顯林聖峰曾泊銘蘇富源王喆林友寒等人設計;展覽也將展現建築師透過作品傳達的建築理念。展覽不但能夠展示各種建築型態和內在敘事特質,也可以通過五種不同的類別如地理、時空、文化、內在和類型脈絡來進行作品的分類和展示。然而因為建築需滿足多種人文需求,故此展覽亦強調了建築的使用性、審美和環境涵構。

幫助土耳其強震災民,請捐助「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營運

2023年2月7日土耳其發生百年強震,震央距離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所在的雷伊漢勒市約一小時車程,災民不斷湧入,土耳其台灣中心水電、暖氣即將全斷,不知能撐多久!懇請大家支持台灣中心的運作,讓中心安然度過經費中斷與震後危機!請到「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募款平台」捐出您的愛心。

請伸出援手,響應「愛無國界:土耳其台灣中心勸募計畫」 – 國際人道建築與教育協會

裘振宇,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的志工、執行長與總建築師,對於持續的敘利亞內戰與新近的烏克蘭難民危機感到關切。他認為難民危機不僅是敘利亞人的危機,更是全人類的危機。他的解決方案在於建築—讓世界變得更平等。在敘土邊界,利用混凝土塊,將原本阻擋人民的藩籬,轉變為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為敘利亞難民提供安全港灣。

2022實構築展在蘭陽博物館,展出到2023年5月1日

蘭陽博物館為國內第一座的公共藝術建築,宜蘭縣政府為了持續推展臺灣建築空間美學,與實構築學會共同舉辦「構築.敘事2022實構築特展」,即日起在蘭陽博物館展出到2023年5月1日;「實構築展」過去曾在台中台北高雄新竹等地舉行,2022是第8屆舉辦,已經成為臺灣建築界的一大盛事。

讓世界看見台灣建築「Taiwan Acts!|台灣行動!」團隊攜手ViewSonic、慕尼黑建築博物館,打造沉浸式觀展體驗

於2021年7月8日至10月3日在德國慕尼黑建築博物館的「Taiwan Acts!|台灣行動!」展覽,不僅僅介紹了台灣的建築文化,更是從一個社會參與和貼近大眾的角度出發,展示了與眾不同的建築作品。這些作品不但能夠呈現台灣在九二一大地震後對建築的新思考,也可以看出倡導建築在社會中的角色,尤其是在提升生活品質和永續性方面。例如謝英俊+第三工作室、田中央+黃聲遠的建築和新竹市的都市改造都在展覽中展示。策展人裘振宇強調,這次的建築展目的是將台灣的建築自主性和社區營造的活力推向國際,並將建築的社會參與作為主要特色。

裘振宇、王俊雄策展「台灣行動:與社會對話的建築展」在德國慕尼黑建築博物館 2021年7月8日~2021年10月3日

德國慕尼黑建築博物館舉行「台灣行動:與社會對話的建築展」(Taiwan Acts! Architecture in social dialogue),由建築學者裘振宇王俊雄擔任策展人,這也是國際上第一次以台灣建築為主題的展覽,於2021年7月8日開展,展期到2021年10月3日,開幕式於7月7日舉辦。

中原大學建築才子裘振宇:土耳其畢爾肯大學唯一亞洲面孔,帶領台灣建築站上土耳其人道救援前線

中原大學建築系畢業生裘振宇,現為土耳其畢爾肯大學唯一亞洲教師,將台灣建築文化推向世界舞台。他以基隆港畢業作品奪國家建築金質獎,後在土耳其投入人道救援,為敘利亞難民興建教育中心。從歐洲巡迴展到安卡拉,他帶著母校支持與熱情,期盼台灣建築改變全球影響力。

裘振宇談尤恩伍重的中國與未完成的雪黎歌劇院 2014年2月26日在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

年輕建築師系列演講 Young Architect TALK 講題:Jørn Utzon’s China and Unfinished Sydney Opera House 尤恩伍重的中國與未完成的雪黎歌劇院 日期: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 時間:晚間六點半 地點: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大廳 講者:CHIU, Chen-Yu / 裘振宇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Aalto University Jørn Utzon (1918-2008) had great...
- Advertisment -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