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音樂廳

Tag: 音樂廳

從被忽略的現代主義者到建築經典締造者:漢斯·夏隆與柏林愛樂廳

德國建築師漢斯·夏隆(Hans Scharoun)以其設計的柏林愛樂音樂廳奠定了現代建築與聲學設計的雙重地位。這座音樂廳於1963年完工,帳篷式外觀與非對稱室內設計突破傳統,開創性的葡萄園式座席配置讓每個座位距離樂壇不超過35公尺,聲學效果卓越,被譽為世界音質最佳的音樂廳之一。

日本建築大師磯崎新與中國 跨越國界的建築情緣

磯崎新日本後現代主義建築的重要代表,於2019年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不僅在日本,更是在中國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他不但能夠融合東西方的設計理念,也可以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結合。在中國,他六次到訪四川,並且設計了侵華日軍罪行館。他認為這樣的建築不單純是工作,更是反映歷史真實的平台。然而因為磯崎新看見戰爭的真相,他希望人們可以從中了解到加害者與受害者之間的矛盾。他認為中國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大量的靈感,並認為變化是持續的,成為他獨特的設計風格。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盛大開幕!荷蘭建築師事務所OMA在台灣豎立里程碑

歷史上,劇場是讓市民參與的藝術媒介。在現代世界,劇場卻日漸發展成專屬於文人雅士的活動場所,令劇場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漸退。劇場空間的價值,往往取決於其容納正規演出機能的能力,而非包容、引發改變、把握當下的力量。

現代教育設施典範,美國加州的高中教室及音樂廳Mira Mesa High School/Architects Mosher Drew

根據美國傳統k-12教育系統而設計的教育設施,大多都有明確的分區配置結構,導致了單一的教學風格,並且導形成孤立的教室空間;隨著教學模式的發展與改變,建築的設計也相應的發生了改變,動態的空間動線有助於教學過程中的知識傳播與團隊合作,讓學生們真正地做到「邊實踐邊學習」。

大屋頂下的活動邀約,鶴岡市文化會館新館/SANAA+Shinbo Architects + Ishikawa Architects

位於日本西南鄰近日本海的山形縣,鶴崗文化會館新館是一座凝聚在地文化及藝術活動的多功能文化設施,所在的鶴崗市也是充滿豐富自然風光的城市,而鶴崗文化會館新館的基地則位於這座城市的文化區塊,周圍環繞著許多的歷史建築、大學及藝術展演空間。

布達佩斯「匈牙利音樂之家」:走進藤本壯介的建築森林,在 94 片全透明玻璃帷幕間,體驗音樂、自然與文化的共鳴

匈牙利音樂之家(House of Music,Hungary)於2022年1月23日在布達佩斯正式向大眾開放,作為城市中全新的文化地標,音樂之家致力於創造音樂與聲音,提供結合景觀、建築與展覽設計的獨特藝術體驗,使參觀者從新的角度認識音樂創作及其對人們生活產生的影響。

南臺灣流行音樂展演核心,高雄流行音樂中心/Manuel Monteserín+翁祖模建築師事務所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Kaohsiung Music Center),原興建計畫名稱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位於高雄亞洲新灣區中心,由西班牙建築師Manuel Monteserín團隊與台灣的翁祖模建築師事務所合作設計,設計團隊運用海洋元素,勾勒出不同特殊造型的建物外觀,不僅是南臺灣流行音樂展演核心,更是國際級音樂文化地標,以流行音樂為亮點,海洋文化為傳承,打造音樂休閒新基地。

中國最美音樂學院,天津茱莉亞學院/Diller Scofidio + Renfro

天津茱莉亞學院座落於中國天津濱海區于家堡金融區,是一座集演出、排練、研究和互動展覽於一體的藝術中心,設有多處公共空間,目的在於歡迎公眾參與到音樂創作過程及表演。天津茱莉亞學院是中國首家授予美國認證音樂碩士學位的表演藝術機構。

鄉土間的文化情懷,山東泗水糧倉鄉村音樂廳/VDA設計研究所

糧倉音樂廳位於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等閒谷藝術小鎮,緊鄰小鎮的核心院落-等閒谷藝術糧倉;糧倉是由幾棟紅瓦石頭房子圍合而成的長方形院落,以前的機能是用於儲備糧食的戰備糧倉,糧倉機能廢棄後經過文化產業升級成為等閒谷藝術糧倉。 經過近十年的精心磨礪,藝術糧倉已發展成為國家鄉村振興示範基地;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與推進,原本糧倉改造的內部空間已無法滿足日益增多的機能需求,於是準備在糧倉西側與村莊結合的位置新建一棟多機能建築,能夠滿足300-400人活動的大跨度空間。

東京商店街欣賞室內樂的場所,小音樂廳Maly Koncert/Ryo Otsuka Architects 大塚亮

「Maly Koncert」(マリーコンツェルト)位於於東京東武東上線「中板」商店街一帶,周邊有很多小住宅與有趣的小店鋪,整體氛圍寧靜安詳且充滿懷舊之感。春天的時候,竹井河畔到處都是賞花的遊人,建築形態由基地邊界生成,靜靜地佇立於巷弄底部,融入於社區環境。 「Maly Koncert」名稱是由Maly(小)與Koncert(音樂會)組成,作為一個小型的會員制音樂沙龍,以古典音樂演出為主的「Maly Koncert」音樂廳既要確保與大型音樂廳相媲美的室內音質,同時也要考量到噪音的問題,在密集的城市環境中與周遭環境不會互相干擾。 基地呈現不規則的旗桿狀,主要動線從「桿」狀的長通道進入建築,而後自然地來到室內,此外,建築內還設置了一個附屬房間,以整合各種設施,像是音響設備及相關機電設備等。 欣賞古典音樂的空間 在規劃階段,建築師大塚亮常常捫心自問,「我喜歡在什麼樣的空間中欣賞聽古典音樂答案很簡單,那就是「高品質的音效,空間、音樂以及演奏者的高度融合。」 樂器具有普遍的美,精緻的音調與音樂家的演奏姿態將這種美進一步地升華。音樂廳作為表演的背景,其質朴的原材料與粗獷的紋理將人們的視線聚焦於演奏者身上,使人們自然而然地沉浸於音樂之中。現代的氣息與古典的神韻在建築中完美融合,如同一件優雅的樂器,音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加深邃。 聲學模擬主導的空間比例 在本作品中,空間的比例基於聲學模擬數據,以確保聲音能在有限的建築高度內均勻地回蕩在整個音樂廳之中。通常當天花板、地板和牆壁平行配置時,會產生顫振回波,影響聽眾的聲學感受。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建築師在空間中增加了大量的吸音板,確保聲音可以均勻地傳遞。 建築平面配置根據基地的形態呈不規則的四邊形,兩層樓挑高的演奏空間則採用了斜屋頂形式。這種設置不僅有助於均勻的音質效果表現,同時也能夠將設備隱藏在傾斜的天花板與水平設備框架之間。 用聲音為空間增色 主要空間採用了無柱鋼筋混凝土牆,以確保低音的回聲。線性空間的設計充分利用了狹小的基地,進一步最佳化了整體噪音的控制,此外,室內設計也納入了必要的設備區與緩沖區。充滿力量的剛性建築與柔和的音質效果為Maly Koncert音樂廳賦予了迷人的氣質,營造出和諧且平衡的空間氛圍。 建築圖 作品名稱:Maly Koncert(マリーコンツェルト) 作品位置:18-11 Nakaitabashi, Itabashi City, Tokyo 173-0016日本 作品類型:音樂廳、文化設施 業主:Maly Koncert 建築設計Ryo Otsuka Architects / 大塚亮 結構顧問:TETSUYA TANAKA 結構顧問S / Tetsuya Tanaka 升學顧問:NAGATA ACOUSTICS / Keiji...
- Advertisment -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