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念建築?10位資深建築工作者給年輕人的建議

0
1938

升學季節,建築系名列「高投入、無回報」之首,年輕人何以無懼挑戰?

年復一年,當升大學的季節來臨,建築系因其堅定不移的「高投入、無回報」特質,再度在「臭名昭著」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然而,這並未阻止熱血沸騰的年輕人接受挑戰。他們屢次頂住人們勸退的聲浪,展現出堅韌的毅力,一次又一次地冒險躍入建築學這個無底深淵。這些年輕的建築學子曾經在心中的熱情引領下,毫不猶豫地追尋他們心中的光。

儘管現實重壓,年輕建築學子不忘初心,聆聽建築師們的勸勉與建議

無疑,學業的艱難、生活的壓力、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鴻溝可能使那束光漸漸失去光澤。然而,我們懇請年輕的建築學子不要忘記那束心中的光,也不要忘記當初那個全力以赴的自己。生活的真相可能使我們感到沮喪,但問題是,我們是否有勇氣,在認清現實之後依然對生活充滿熱情?對此,我們也許可以傾聽建築師們的寶貴建議。隈研吾Renzo Piano、Bjarke Ingels、Frank Gehry、Tatiana Bilbao、Alejandro Aravena等建築師以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刻的人生洞見,給出對於「是否該讀建築系」的回答。

倫佐·皮亞諾 Renzo Piano:美可以改變世界

Renzo Piano是當代著名義大利建築師,1998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他最為人知的建築作品包括巴黎的龐畢度中心、倫敦的碎片大廈和紐約的惠特尼美國美術館

「我們能告訴年輕人的絕不止一件事,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這個職業是關於如何創造一個更好的世界。 這是件難事兒。因為這不僅僅要為人們提供日常的空間,還有對美的追尋。 美就像天堂的鳥兒,你無法抓住。如果能有幸抓到幾根美的羽毛,將它們放到建築空間裡,所見之人就都能獲得幾分美的恩澤。這就是藝術的意義。 美不僅僅是容貌上的,它更是探索、音樂、建築、電影、科學的藝術。在這個意義上,美可以改變世界。它會悄悄改變每一個人,最終,整個世界。」

巴黎龐畢度中心,Renzo Piano與Richard Rogers設計
巴黎龐畢度中心,Renzo PianoRichard Rogers設計
巴黎龐畢度中心,Renzo Piano與Richard Rogers設計
巴黎龐畢度中心,Renzo PianoRichard Rogers設計

碎片大廈,倫敦
碎片大廈,倫敦

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情感共鳴

法蘭克·蓋瑞加拿大出生的美國建築師,1989年普利茲克建築獎獲獎者,以其代表性的解構風格而聞名。他最著名的建築包括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博物館、洛杉磯的華特迪士尼音樂廳、西雅圖的流行文化博物館和布拉格的跳舞的房子。

「我站在一個叫做車伕的雕像前,這是一座希臘雕像,在福爾的,公元前500年竣工的。 然後望著他,我哭了。 我想這就是建築師應該做的事:給人以感動,並將這份感動延續幾個世紀。這也是我一生致力於的。 這可能有點浮誇,但至少是一種美好的願望。」

華特迪士尼音樂廳

捷克布拉格「跳舞的房子」是Frank O. Gehry成名作品之一
捷克布拉格「跳舞的房子」是Frank O. Gehry成名作品之一

捷克布拉格「跳舞的房子」是Frank O. Gehry成名作品之一
捷克布拉格「跳舞的房子」是Frank O. Gehry成名作品之一

隈研吾 Kengo Kuma:看不一樣的世界

隈研吾

隈研吾被認為是日本當代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1990年,隈研吾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Kengo Kuma & Associates。2008年,隈研吾在慶應義塾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如果要給年輕人建議的話,第一點就是,去世界的盡頭。這個時代我們大部分都住在城市,但在世界的另一邊,有人住在和我們完全不同的地方。如果你年輕的時候去經歷這些地方,它將會影響你一生。 我在大學的時候,影響我最深的是一次去撒哈拉沙漠的研究旅行,我在沙漠裡走了兩個月,去瞭解那裡的村子。這對我影響深遠。所以我建議年輕人,要去看看不一樣的世界。」

梼原木博物館

竹屋


諾曼·羅伯特·福斯特 Norman Foster:相信

英國建築師Norman Foster

英國建築師Norman Foster是國際上最傑出的建築大師之一,被譽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1999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他於1967年成立工作室Foster and Partners。代表作品包括香港匯豐總部大樓倫敦市政廳和千禧德國國會大廈和蘋果飛船總部等。他於1990年被封為爵士。

「做建築,或者做藝術、雕塑、繪畫,最重要的是,你必須確定自己是打心眼裡想做,而且比世上任何其他事相比都想做,並且你願意為此做任何事,因為他真真正正使你著迷。 如果是這樣,你選擇了建築,並奔向他,你生命的每一秒都將會沉浸在其中,你與建築共生。 但如果你不相信建築,你必須要找到其他什麼你真正相信的。是什麼並不重要,因為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是創造性的。」

HSBC香港匯豐銀行總部大樓

倫敦市政廳


比亞克·英厄爾斯 Bjarke Ingel: 同理心

Bjarke Ingels

丹麥建築師Bjarke Ingels是BIG(Bjarke Ingels Group)創辦合夥人,當代最具靈感創意的建築師之一。BIG – Bjarke Ingels集團位於哥本哈根、紐約倫敦。2013年,BIG被選中重新設計華盛頓的史密森尼,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和研究中心。此外,BIG還在2014年獲得Architizer ‘s Firm of the Year Award。

「建築的核心是為人們的生活提供場所,而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因為我們所居住的城市,並非是某種完美的定性狀態,而是隨著人類生活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建築也應當與之共同發展。而城市並非只容納某一種特定的思維方式、種族、性別、宗教、文化、語言、職業,城市是複雜的,容納著大量不同的觀點、不同的生活方式。 因此,建築不應該是單一的、教條的,而應是開放式的、包容的,能夠與差異共情的。如果能夠放下觀念的武斷,去傾聽和理解,以包容的姿態去瞭解不同的人們在說什麼、害怕什麼、試圖保護什麼,建築將擁有巨大的能量。 同理心是建築的超能力,也應是任何一個行業的。因為建築在本質上是一種容納生活的藝術和科學,要想容納某種生活,我們必須先理解它,並與之共情。」

The Twist Museum

  VIΛ 57 West

BIG設計的倫敦蛇形藝廊
BIG設計的倫敦蛇形藝廊

 


安娜·赫林格 Anna Heringer: 平凡的正義

Anna Heringer

德國建築師Anna Heringer出生於1977年,在奧地利-巴伐利亞邊境靠近薩爾茨堡的小鎮勞芬(Laufen)長大。如今,作為一名建築師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土製建築、建築文化和永續發展主席的榮譽教授,她專注於天然建築材料的使用。她獲得了無數榮譽:全球永續發展建築獎、哈佛大學GSD的勒布獎學金和RIBA國際獎學金等。

「想想建築使用的材料、施工過程、以及在這個過程中要涉及多少的人,建築真的是能夠影響社會強大工具。對我而言,在做設計決定的過程中,我腦海中一直在反覆思考的問題就是,地球上70億人會不會做出相同的決定,選擇相同的材料,選擇相同的資源再利用方式,選擇相同的空間形式。這會不會有助於社會正義?會不會有助於人們瞭解生態系統的不穩定性?等等。這些是我在做設計時一直努力考慮的問題。 因為我堅信,世界不會突然因為一個重大的決定而改變,真正塑造世界的,是那些日常的小決定。」

孟加拉國社區建築Anandaloy


賈克·大地(Jacques Tati)亞娜·畢爾巴鄂 Tatiana Bilbao:在地性

Jacques Tati
Jacques Tati

Jacques Tati是墨西哥著名建築師。2004年,她在中國、歐洲和墨西哥成立了Tatiana Bilbao Estudio工作室。她獲得多項著名建築獎項,包括201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永續發展建築獎。

「我一度以為,以建築的學術背景,我們可以理解一切。但我後來明白這是完全不可能的。 就像我的第一份海外工作,遠在中國。我那時候天真的以為,我兩天就能融入中國文化,像個本地人那樣理解當地的營造廠式和生活方式。但這些年來,我逐漸明白,我不是那個地方的人,我就無法理解那個地方的事。所以我可能除了從小長大、住了35年的社區,對任何別的地方的瞭解都不足夠真實、深入到我可以在那兒建個本土的房子。 所以至少對我而言,做海外的建築的時候,我會把異鄉人這件事作為設計中的一個新的可能,就是我會以一種全新的眼光、不同於本地人的眼光,去建造。然後非常誠實地說,我不瞭解這裡,但我會竭盡所能用我知道的東西,去建造;而不是假惺惺地說自己真的瞭解當地。 我從哪裡來,就儘可能帶來哪裡的好東西,這是我一直所專注的。」

Housing in Ciudad Acuña 

Bioinnova,Culiacán Rosales


亞歷杭德羅·阿拉維納 Alejandro Aravena:像個叛逆的書呆子

亞歷杭德羅·阿拉維納 Alejandro Aravena:叛逆的書呆子

智利建築師Alejandro Aravena於2001年成立了具有社會意識的建築師事務所Elemental,專注於住宅、公共空間、基礎設施和交通等公共利益建築。Alejandro Aravena獲多項著名建築獎,包括銀獅獎(2008年),埃裡希謝林建築獎(2006年),2016年普利茲克建築獎

「我會建議年輕人們,像個書呆子一樣咬文嚼字,去咀嚼、消化各種建築的細部和各種人的語言。當我們內化這些所有的這些資訊後,當我們產出時,去自由地反叛,和陳詞濫調鬥爭。 我想這種循環,死板地學、靈活地做、死板地學、靈活地做,美好的事物才會以建築的形式出現。」

只建一半的房子,半房


安妮·拉卡頓 Anne Lacaton:知行合一

法國建築師Anne Lacaton是2021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Anne Lacaton與Jean-Philippe Vassal於1989年成立了Lacaton & Vassal事務所,他們最重要的建築作品包括巴黎東京宮和敦刻爾克的FRAC敦刻爾克。Lacaton & Vassal獲得多項建築獎項,包括國家建築大獎賽(2008)、西蒙獎(FundacióMies van der Rohe)(2017)和全球永續發展建築獎(2018)。

「我覺得我很難給出建議,因為我們還有很多東西不確定,有很多疑問,但有疑問並不是壞事。 如果要提建議,我覺得首先他們要喜歡他們正在做的事,並且這件事與他們作為人、作為公民、作為建築師的態度是一致的。我們如何將所有這些身份融合成一種態度,這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是,這種態度要和當代的社會是一致的。我們應該努力去理解社會,並理解社會需要建築師做些什麼。建築不應僅是一種符號,他應當是生活的空間,為每個人、每一種用途,提供自用使用空間的權力。 我們應當鼓勵年輕人們以這種方式思考建築。儘管我們是在生產建築、生產某種實體、用材料創造美學,但我們不能把建築看作某種產品。建築的核心在於,對人、對居民、對社會的強有力的觀點和立場。」

草棚 

南特國立高等建築學院 

 拉達匹住宅


安納帕瑪·昆多 Anupama Kundoo:共通性

Anupama Kundoo
Anupama Kundoo

澳洲印度建築師Anupama Kundoo的國際認可和獲獎的建築實踐始於1990年。2013年,Anupama Kundoo在ArcVision國際建築女性獎中獲得了榮譽獎,因她在解決建築可負擔性和永續發展性問題方面的突出貢獻。同年,她參加了由David Chipperfield策劃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我認為旅行非常重要。但我必須承認我並是一個很愛出遠門的人,我不是很著迷於旅行。事實上我是個很居家的人,我很喜歡在家附近散散步,不太需要去其他地方。我的根是很深的。 我年輕的時候,我採取讀書旅行,所以我其實沒有太多旅行的衝動。但我覺得兩者需要平衡,把自己暴露在異鄉固然很重要,但如果一個人沒有根,他就算去幾百個地方,眼睛裡也什麼都看不到。 我早年的旅行更多的是以一種審視的目光去看他人和我的不同。後來當我去的地方越來越多,我開始從自我意識中走出來,我發現自己和他人是一樣的。我意識到不同表達方式背後相同的內核,我開始和那些看似與我不一樣的人建立聯結。在我旅行的過程中,我的目光轉變了,我看見共通性,在每一種差異背後同樣的核心。 我認為當我們要去追求和諧之美和人之福祉時,我們首先要去瞭解不同人對生活的不同表達,以及它們背後那永恆不變的共通性。」

 Volontariat Homes for Homeless Children Anupama Kundoo Architects

 Volontariat Homes for Homeless Children Anupama Kundoo Architects

 

為本地治理的弱勢兒童建造的 Sharana Daycare Centre

 Kundoo 在2016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上設計的Full Fill Home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