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舊公賣局,嘉義市立美術館/王銘顯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0
3180

嘉義市立美術館是一個與歷史建物共構舊建築再利用的設計案,基地位置在嘉義市中山路659號(興建美術館後改為廣寧街101號),嘉義火車站的斜對面側。原基地上建物共分(A/B/C/D)四棟,之前為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所使用。其中一棟為市定古蹟(A棟),其餘三棟則為一般建物,作為倉庫及零售部門之使用。

夜間景觀 嘉義市立美術館/王銘顯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夜間景觀

嘉義市立美術館/王銘顯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嘉義市立美術館/王銘顯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嘉義市立美術館/王銘顯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嘉義市立美術館的歷史意涵與建築特色

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前身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嘉義支局之辦公廳舍,建於1936(昭和11)年,為三層樓之鋼筋混凝土建築,由時任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技師的梅澤捨次郎(Maizawa Shejiro)設計,平面呈L型,坐東南朝西北。其外牆轉角為弧形,基座抬高,開窗與窗楣呈水平帶狀,強調了水平線條。立面貼有北投產的SCRATCH風格磁磚,是古典建築風格蛻變為現代主義建築風格歷史見證。

在一二樓樓梯處特別將柱頭、柱身設計為八邊稜角形柱,有日治後期日人東亞戰爭「八紘一宇」的象徵意涵,為空間的視覺焦點。戰後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使用,於二二八事件時,曾將門窗改建作為砲兵要塞使用。

2000年6月7日公告為嘉義市之古蹟,2012年選定為嘉義市立美術館預定地;2014年委託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監造,2018年進行增改建工程,2020年完工開館。

改造前的嘉義市立美術館/王銘顯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改造前的嘉義市立美術館是舊菸酒公賣局
改造後 嘉義市立美術館/王銘顯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改造後

王銘顯賦予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新面貌

嘉義市立美術館建築由3棟建築組成,除了有興建於1936年的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外,還包括1954 年酒類倉庫、1980年菸酒成品倉庫,建築形式具現代建築簡潔風格,兼具面磚大量使用時期的特色。

全新的擴建設計則在原先的建築基礎上,增添了獨樹一格的特點,以此更好地呈現了歷史過渡時期的折衷主義建築風格,也因此,建築師在其中運用了如圓滑的建築轉角、抬起的地面平台、精心設計的水平開口門楣以及地板線條和「劃痕」般的室外瓷磚等元素。

此外,美術館室內空間的設計中心在於樓梯附近的「八角柱(Hakkō ichiu)」,其平面為八角形,並展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軍國主義建築的觀點。

王銘顯與黃明威、林新峰攜手改造嘉義市立美術館
王銘顯黃明威、林新峰攜手改造嘉義市立美術館

嘉義市立美術館/王銘顯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戰後,這棟建築則作為台灣省煙酒公賣局嘉義分局的所在地。二二八事件後,建築被改造為營區要塞使用。2000年7月7日,它被指定成為歷史紀念館。2014年,此一建築則被選為嘉義市立美術館的新址。2016年,當地政府選定嘉義市立美術館改造擴建的設計團隊。2018年,正式開工。2020年,此一建築才作為美術館正式開館。

黃明威打開空間與都市對話對話

曾經打造東海大學人文大樓、彰化美術館黃明威建築師,針對嘉美館的新舊並存增改建規劃,以更多面向對話的細膩,維持對周遭都市空間打開的原則,空間策略上希望達到「Hub」概念,相較東海的人文大樓對已登記為文化資產的路思義教堂方向打開、彰化美術館對縣議會前大馬路的開放,對緊鄰的武德殿著墨較少,較為可惜。

六年後興建完成的嘉義市立美術館,在後巷對市民的日常生活打開,進而達到匯聚的效果。雖在大馬路中山路上有其入口,更特別的是對能匯聚人流,嘉義典型的小尺度巷弄空間的廣寧街開啟,並在三棟新舊建築間圍塑成一內凹廣場,成為嘉義常民生活的一部分。

黃明威建築師在文化場館設計過程中,進化諸多可能的嘗試,達到與「在地日常」對話。

嘉義市立美術館/王銘顯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嘉義市立美術館/王銘顯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建築與構造之間的跨時間對話

如何保護和振興歷史建築已經成為當今建築界的一個重要討論話題,同時它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建築師們需要盡量減少拆遷和建設對現有基地的影響,同時還需要賦予改造計畫以新的感官體驗和機能。因此,在嘉義市立美術館的擴建作品中,設計團隊試圖引入當代設計理念和材料,以此應對此一艱難挑戰,結合了既有建築和新建築之間的結構和空間,並為其注入新的管理和維護資源,進而讓整個建築群的生命力得以繼續蓬勃發展。

嘉義市立美術館/王銘顯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王銘顯以木構造回應嘉義木都歷史,面對廣場的方向,使用集成木梁柱新建挑高三層樓的大廳,加上大面積的結構玻璃立面,將美術館的入口轉向面對如「都市的客廳」般的景觀中庭
王銘顯木構造回應嘉義木都歷史,面對廣場的方向,使用集成木梁柱新建挑高三層樓的大廳,加上大面積的結構玻璃立面,將美術館的入口轉向面對如「都市的客廳」般的景觀中庭

嘉義市立美術館/王銘顯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人是空間主角

從內凹的廣場入內,輕盈的玻璃量體構成的美術館本館,是三棟主建築唯一新建的建築體,其鑲嵌了主入口,內部挑高的空間,襯著木質紋理的壁面面材。樓層間的動線流動,出挑的室內陽台,可以對外眺望的廊道,更與外面的廣場構成一「看與被看」的關係。

像是傳統廟埕般的露天電影院,入內參觀者即是廣場前投映的「劇」,面對既有「市定古蹟」的「重」,與過去的文化展館的「高」不可攀,建築師將「人」成為空間的主角,更是室內外空間對話很重要的一個的催化劑。

王銘顯建築師以木構回應嘉義木都

嘉義市位於阿里山林業區和台灣交通走廊的重要中心,因此,嘉義市也被稱為「森林之都」。雖然在20世紀,鋼筋混凝土架構逐漸成為主流,木業也因此慢慢退出了台灣的建築行業,但是在21世紀,木業又重新崛起。因此,建築師們改採用的策略則是將「舊的」鋼筋混凝土與「新的」多層膠合木材及交錯層壓木材結合,以此改善嘉義市立美術館建築的抗震性能及相關設施,同時此一設計策略也解決了當代建築的遺留問題,並呼應了「森林之都」的城市主題。

嘉義市立美術館/王銘顯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構造與工法的跨時代對話

隨著舊建築再利用成為重要的議題,不同時期興建的建築物,如何在小規模拆除擾動的前提下,在外觀與內部機能上賦予新意,引入新的設計理念與當代的材質構造,確實整合新舊建物的結構、構造與空間,以美術館經營與維護管理延續舊建築的生命,是本案舊建築再利用的主要挑戰。 由於阿里山林場木材集散及位於西部走廊的交通樞紐,嘉義市固有「木都」美名。

曾是重要建築材料的木材,由於鋼筋混凝土(RC)技術的進步,在20世紀後半逐漸退出台灣的營建產業鏈。但由於RC材料高碳排與壽命有限,與負碳排的木材建材在生產技術上的飛躍性發展,21世紀的現在,融合兩種新舊建築材料進行改造的美術館,呈現了重要的當代性意義:保留舊有的RC建築,輔以木構造改建以提高耐震性能及舒適性,回應嘉義「木都」的主題。

採用多層次實木結構積材(CLT)

新建外牆工法上採用多層次實木結構積材(CLT)替代B棟西側、南側原RC外牆,除減輕建築30%重量外,更大幅提高了隔熱性能。其外立面採用玻璃帷幕,使用相同的開口語彙,將A、B、C三棟的外立面意象串聯起來。

面對廣場的方向,使用集成木梁柱新建挑高三層樓的大廳,加上大面積的結構玻璃立面,將美術館的入口轉向面對如「都市的客廳」般的景觀中庭。這樣的改造使原本沒有個性的開放空間 – 由面向不同的建築物併置後剩餘的空地,經由建築立面的重新整理後,轉變為具有個性與內聚性的景觀廣場,成為能夠留駐市民記憶的綠意空間。

嘉義市立美術館/王銘顯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王銘顯以木構造回應嘉義木都歷史,面對廣場的方向,使用集成木梁柱新建挑高三層樓的大廳,加上大面積的結構玻璃立面,將美術館的入口轉向面對如「都市的客廳」般的景觀中庭
王銘顯木構造回應嘉義木都歷史,面對廣場的方向,使用集成木梁柱新建挑高三層樓的大廳,加上大面積的結構玻璃立面,將美術館的入口轉向面對如「都市的客廳」般的景觀中庭

吳書原擔綱景觀設計

美術館大堂入口則是朝向重新綠化後的庭院,因此,吳書原擔綱景觀設計的內部庭院則成為了整座城市的「會客廳」,並且,它也不再只是建築基地上一個多餘、空置的地方,而是一個具有吸引力和特色的開放空間,同時它也將駐留在每個來此參觀的訪客的腦海中。

吳書原 景觀設計 嘉義市立美術館/王銘顯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美術館大堂入口則是朝向重新綠化後的庭院,因此,吳書原擔綱景觀設計的內部庭院則成為了整座城市的「會客廳」
美術館大堂入口則是朝向重新綠化後的庭院,因此,吳書原擔綱景觀設計的內部庭院則成為了整座城市的「會客廳」

建築圖

一樓平面圖 嘉義市立美術館/王銘顯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一樓平面圖
二樓平面圖 嘉義市立美術館/王銘顯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二樓平面圖
三樓平面圖 嘉義市立美術館/王銘顯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三樓平面圖
四樓平面圖 嘉義市立美術館/王銘顯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四樓平面圖
剖面圖 嘉義市立美術館/王銘顯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剖面圖
牆體細部圖 嘉義市立美術館/王銘顯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牆體細部圖

作品資訊

作品名稱:嘉義市立美術館
作品位置:台灣嘉義市西區廣寧街101號
作品類型:美術館文化設施舊建築改造CLT木構造木造建築
建築設計 : 王銘顯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結構顧問 : 陳冠帆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總樓地板面積 : 5179.0 m2
竣工 : 2020年
設計團隊 : 黃明威, 許浩銘, 林新峰, 黃宣穆, 王清漢,Yu-Ting Liu, 吳韋霖, Hsieh-Sheng Chuang, Ming-Hsien Wang, Shi-Chuan Chu, Jin-Ju Lee, Chi-Long Tsai, Tsun-Hao Wu, Chin-Long Lee
攝影師 : OS Studio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