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幾件事情瞭解台灣 「圖書館之母」王秋華建築師

0
2347

台灣著名女建築師王秋華(生於1925年)有台灣 「圖書館之母」的美譽,不單因為她設計了很多圖書館,還因為她是最早推動建設台灣現代大學圖書館的先驅。這位華裔女建築師美國和台灣執業,但其作品及貢獻在亞洲以至全球都未獲充分注意。

王秋華建築師簡介

王秋華建築師是1925年出生於北平,畢業於重慶國立中央大學建築工程系,1946年前往美國於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取得建築學士學位,1947年於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建築學碩士學位,師從古德曼(Percival Goodman)建築師。在碩士期間即於古德曼建築師事務所工作,更於1960年起擔任事務所合夥人,與古德曼建築師共同工作長達30多年。

1979年返回台灣,於台北工專及淡江大學任教。1984年於成立王秋華建築師事務所正式執業,開始與潘冀建築師展開合作至今,1985年完成代表作品「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至今事務所開業已達35年,對台灣建築界有不可抹滅的貢獻,並於2019年以94歲高齡獲得第21屆國家文藝獎的肯定。

以下是關於王秋華建築師的七件事

王秋華是在中國第一所建築學院就讀的少數女性之一

王秋華於哥倫比亞大學建築學院念建築時,與一群同學聚在一起,攝於1948年。圖片由王秋華提供
王秋華於哥倫比亞大學建築學院念建築時,與一群同學聚在一起,攝於1948年。圖片由王秋華提供

王秋華在重慶的國立中央大學取得建築工程學士學位,此乃中國首個建築學學士課程。其後,她短暫於美國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進修,再轉往哥倫比亞大學建築學院,並於1949年取得建築及都市設計碩士學位。當時修讀建築的女性鳳毛麟角,這從上圖她與哥倫比亞大學同學的合照中可見一斑。

她雖然是女建築師的先驅,但並不覺得自己應受性別所拘囿,反而認為人應擺脫性別(或種族)標籤的限制,而根據自己心之所向、才之所長,盡情發揮。她在三年前被問到處於1950至1970年代的紐約,身為華人女建築師會不會遇到甚麼困難,對此她表示:「幾乎不會,但這幫助我保持謙虛,並把事情做到最好。」

王秋華在美國生活和工作超過三十年

1988年王秋華與Percival Goodman到訪台灣台中的東海大學。圖片由王秋華提供
1988年王秋華與Percival Goodman到訪台灣台中的東海大學。圖片由王秋華提供

王秋華在哥倫比亞大學修讀碩士課程時,曾於任教建築設計的教授Percival Goodman的事務所實習。她在1949年畢業後,便於1950年正式加入該事務所工作。

她負責的首個項目是一座猶太會堂,位於俄亥俄州比奇伍德村的費爾蒙特神殿(1953年),當時她患肺結核正在康復中,要於療養院工作及設計。這是她與Percival Goodman合作設計的眾多猶太會堂之一。Percival Goodman在美國各地設計了超過五十間現代猶會教堂,亦是這個領域首屈一指的理論家。他認為猶太會堂不單是禮拜場所,還要滿足新遷到郊區定居的會眾在教育和社交上的多種需要。他於是研發出各種創新設計,例如「靈活聖殿」──利用可移動及摺疊隔板令主聖殿騰出空間,供毗連的聯誼大堂或課室使用。

建築師:王秋華、Percival Goodman,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比奇伍德村費爾蒙特神殿(Anshe Chesed Congregation)(1950至1957年)項目文件 ,[1950]至1958年,銀鹽照片,M+,香港,王秋華捐贈,2017年,© 王秋華
建築師:王秋華、Percival Goodman,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比奇伍德村費爾蒙特神殿(Anshe Chesed Congregation)(1950至1957年)項目文件 ,[1950]至1958年,銀鹽照片,M+,香港王秋華捐贈,2017年,© 王秋華

一所猶太會堂的平面圖中,以英文標示着「主樓層平面圖」。當中的房間各自以英文標示為「聖所」、「禮堂」、「辦事處」及「學校」。

建築師:王秋華、Percival Goodman,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比奇伍德村費爾蒙特神殿(Anshe Chesed Congregation)(1950至1957年)項目文件 ,[1950]至1958年,銀鹽照片,M+,香港王秋華捐贈,2017年,© 王秋華

王秋華於1960年取得建築師資格後,隨即成為Goodman事務所的總建築師,其後更於1970年代後期成為合伙人。她與Percival Goodman一起設計了無數美國的猶太會堂、學校和住宅,亦設計了台北的中央研究院美國研究中心(現為歐美研究所)。不過,她在美國的作品紀錄並不多,部分原因是Percival Goodman才是那些項目的主建築師。大部分王秋華有份參與的美國作品都納入了M+檔案館藏。

王秋華在Percival Goodman於紐約的事務所工作情境,照片攝於1976年。圖片由王秋華提供
王秋華在Percival Goodman於紐約的事務所工作情境,照片攝於1976年。圖片由王秋華提供

王秋華美國常被稱為「穿旗袍的建築師」。她曾提到,「我在美國大部分時間都穿旗袍,所以當我到訪建築工地時,大家會說:『啊,那個穿旗袍的建築師來了。』」

身穿旗袍的王秋華站在施工中的台灣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美國研究中心(現為歐美研究所)入口,照片約攝於1972年。圖片由王秋華提供
身穿旗袍的王秋華站在施工中的台灣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美國研究中心(現為歐美研究所)入口,照片約攝於1972年。圖片由王秋華提供

王秋華視建築為一種社會藝術

紐約一間由王秋華與Percival Goodman設計的公立學校。建築師:王秋華、Percival Goodman,美國紐約布魯克林345公立學校(1966至1967年)項目文件,[1966至1967年],油印紙本、墨水紙本、打字機墨水紙本、打印紙本、銀鹽照片、彩色照片,M+,香港,王秋華捐贈,2017年,© 王秋華
紐約一間由王秋華與Percival Goodman設計的公立學校。建築師:王秋華、Percival Goodman,美國紐約布魯克林345公立學校(1966至1967年)項目文件,[1966至1967年],油印紙本、墨水紙本、打字機墨水紙本、打印紙本、銀鹽照片、彩色照片,M+,香港王秋華捐贈,2017年,© 王秋華

王秋華曾形容建築是「複雜的建成環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充滿着人類情感和社會意義,超越形式與功能、美觀與實用性」,她亦說:「當設計師,就必須先顧及大多數人的福祉,而非只考慮少數有錢人的利益。」她貫徹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相信建築應該為促進社會福祉出一分力。因此,她致力透過設計猶太會堂和學校,以及社區規劃提案,推動社區和公共生活的發展。

學生在皇后社區學院內由王秋華設計的階梯平台閒坐,照片約攝於1975年。建築師:王秋華、Percival Goodman,美國紐約貝賽德皇后社區學院(1969至1977年),[1969至1977年],黑白幻燈片,M+,香港,王秋華捐贈,2017年 © 王秋華
學生在皇后社區學院內由王秋華設計的階梯平台閒坐,照片約攝於1975年。建築師:王秋華、Percival Goodman,美國紐約貝賽德皇后社區學院(1969至1977年),[1969至1977年],黑白幻燈片,M+,香港王秋華捐贈,2017年 © 王秋華

這一點可從她為公立小學項目委約藝術作品略知一二。她為了讓學生對學校更有歸屬感,並減少故意破壞的情況,特意邀請學生為校園創作。在設計皇后社區學院時,王秋華留意到校園地勢最高和最低的部分高度相差八米,便設計了坡度平緩的階梯式通道,當中設有平台,兩旁種有植物,令學生可以輕易前往校園內的各座建築物,又可在平台上閒坐。這設計非常受學生歡迎,在學生中心興建前,是熱門的戶外學生活動場地。

這與Percival Goodman的信念如出一轍。Percival Goodman與其弟Paul Goodman於1947年寫下了重要建築著作《Communitas: Means of Livelihood and Ways of Life》,探討設計與城市規劃背後的原則和價值觀——就是關懷社會公義,以務實的方法實現理想化的意念。

建築師:王秋華、Percival Goodman,美國紐約曼哈頓城市設計方案(哈德遜河畔曼哈頓維爾方案)項目文件,[約1964至1965年],銀鹽照片,M+,香港,王秋華捐贈,2017年,© 王秋華
建築師:王秋華、Percival Goodman,美國紐約曼哈頓城市設計方案(哈德遜河畔曼哈頓維爾方案)項目文件,[約1964至1965年],銀鹽照片,M+,香港王秋華捐贈,2017年,© 王秋華

王秋華亦曾公開反對以私家車而非公共交通工具為優先的做法,並引二十世紀中葉羅伯·摩斯致力在紐約興建高速公路為例,說道:「羅伯·摩斯特別喜歡建高速公路,跟石油公司緊密合作。我們大力反對〔他的提議〕。為甚麼要興建那麼多道路供私家車使用?」她與Goodman的見解體現於他們的哈德遜河畔曼哈頓維爾方案,這個自發的設計提案是他們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時與學生一同完成。

在此提案中,他們不打算完全拆卸原來的房屋和工廠來建高速公路,反而提議在哈林區的十個街區開展都市改建計劃,選定某些建築物加以保存,拆卸其他以騰出空間興建房屋、教育設施、發展高級技術的工廠,以及予公眾使用的公園,整個區域只有行人路及供區內車輛穿梭的道路。

王秋華最為人熟悉的作品,是她為台灣設計的圖書館

建築師:王秋華;建築公司: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台灣中壢市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1983至1985年)外部立面照片,約1985年,彩色照片,M+,香港,王秋華捐贈,2017年,© 王秋華
建築師:王秋華;建築公司: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台灣中壢市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1983至1985年)外部立面照片,約1985年,彩色照片,M+,香港王秋華捐贈,2017年,© 王秋華

王秋華回到台灣後,就開始為台灣設計多座大型圖書館,因而獲得「圖書館建築之母」的美譽。她首先為國立中央圖書館(現為國家圖書館)設計室內裝潢和家具,其後為中原大學設計圖書館。這是台灣首座現代圖書館,在1980年代前,台灣的圖書館從未採用開放式書架的設計。

建築師:王秋華,台灣中壢市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1983至1985年),[約1983至1985年],彩色照片,M+,香港,王秋華捐贈,2017年,© 王秋華
建築師:王秋華,台灣中壢市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1983至1985年),[約1983至1985年],彩色照片,M+,香港王秋華捐贈,2017年,© 王秋華

王秋華圖書館設計,從各方面考慮到使用者的需求。從她的圖書館平面圖中可見,她善於在有限空間內規劃出可供不同活動的空間,如自修室、禮堂、花園、開放式書架、辦公空間等,一應俱全,適合於各種用途。1980年代初,台灣的大學資源不足,卻銳意要改善學習設施,因此在建築物的設計上,必須多加巧思,以設計滿足不同需要。王秋華甚至親手設計圖書館內的家具。

中原大學的圖書館大樓只有辦公室及課室設有空調,於是王秋華特意設計了屋頂通風井及其運作系統,讓建築物自然通風,為圖書館的主要書庫降溫,屬台灣首見的設計。

建築師:王秋華、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台灣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圖書館(1986至1989年)等角透視圖,[約1986至1989年],黑線印刷、箱頭筆、透明紙,M+,香港,王秋華捐贈,2017年,© 王秋華
建築師:王秋華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台灣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圖書館(1986至1989年)等角透視圖,[約1986至1989年],黑線印刷、箱頭筆、透明紙,M+,香港王秋華捐贈,2017年,© 王秋華

在設計學校建築時,王秋華亦希望其作品是鼓勵社交的多功能空間。因此,她的圖書館設有多層入口、階梯式廣場、低層花園,而處於不同樓層的自修室在視覺上則互相呼應連繫,室內樓梯間的佈局亦甚具張力的,更於室外設置綠化空間。這個意念在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圖書館明顯可見,當中的開架式閱覽區圍繞中間的庭園,而每層的園景平台亦以樓梯連接。

設計圖書館,是源於對學習和教育的熱愛

建築師:王秋華、Percival Goodman,台灣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美國研究中心(現為歐美研究所,1969至1972年)圖書館內部照片,[1969年],銀鹽照片,M+,香港,王秋華捐贈,2017年,© 王秋華
建築師:王秋華、Percival Goodman,台灣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美國研究中心(現為歐美研究所,1969至1972年)圖書館內部照片,[1969年],銀鹽照片,M+,香港王秋華捐贈,2017年,© 王秋華

她曾談及自己畢生對圖書館的鍾愛,「初中時我們學校圖書館。圖書管理員認識我,因為我是唯一一個每天都去那裏的人。我下課後會去那裏,站在書櫃旁看書,不捨得走。」她從美國回到台灣後,中央圖書館的項目才剛要開始,館長得悉她對圖書館的興趣,便邀請她擔任圖書館的顧問。

建築師:王秋華、Percival Goodman,台灣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美國研究中心(現為歐美研究所)(1969至1972年)外部照片,[1978年],彩色照片,M+,香港,王秋華捐贈,2017年,© 王秋華
建築師:王秋華、Percival Goodman,台灣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美國研究中心(現為歐美研究所)(1969至1972年)外部照片,[1978年],彩色照片,M+,香港王秋華捐贈,2017年,© 王秋華

王秋華自幼在濃厚的學習氣氛下成長,因此特別熱愛圖書館。她的父親王世杰是中華民國第一任教育部長(任期為1933至1938年),亦於1962至1970年擔任已遷往台灣的國家學術研究機構中央研究院的院長。

王世杰提議在中研院成立一所美國研究中心,由王秋華在1972年設計。這座具影響力的台灣建築以紅磚牆和灰瓦頂而聞名,意在與附近的傳統建築融為一體,但採用了現代粗野主義的風格。這是王秋華在台灣設計的首座教研設施。後來在1980年代至2000年代初,她與同是出自Percival Goodman門下的建築師潘冀,以及其建築公司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合作設計了多座教研設施。

居住的住宅大廈由自己設計

王秋華自宅「雪舍」外觀和內部。左圖:建築師:王秋華,台灣台北市雪舍(1983至1984年),[約1983至1984年],彩色照片,M+,香港,王秋華捐贈,2017年,© 王秋華。右圖:王秋華自宅內部。圖片:M+,香港
王秋華自宅「雪舍」外觀和內部。左圖:建築師:王秋華,台灣台北市雪舍(1983至1984年),[約1983至1984年],彩色照片,M+,香港王秋華捐贈,2017年,© 王秋華。右圖:王秋華自宅內部。圖片:M+,香港

王秋華在父親去世後,於自宅原址興建了樓高八層的「雪舍」,是她設計的首座高樓大廈。從前,她與母親住在連天台花園的頂樓,公寓的其他單位則供其他家人居住。

雪舍的通風系統再次體現了其設計心思。她在屋頂安裝了一個特別設計的電風扇,只要打開百葉式天窗,再啟動電風扇,就可使整個房子變得涼快。

王秋華陳列於家中的一件收藏品——來自峇里島的懸掛物。 圖片:M+,香港
王秋華陳列於家中的一件收藏品——來自峇里島的懸掛物。 圖片:M+,香港

王秋華在家中陳列多件來自世界各地的收藏品,每件都對她別具意義。這個家的設計出自她的手筆,亦映照出其性格面貌。

王秋華在建築領域以外還多才多藝

王秋華在吹長笛,攝於1966年。圖片由王秋華提供
王秋華在吹長笛,攝於1966年。圖片由王秋華提供

王秋華喜愛翻譯及語言學,精通英語及法語,對翻譯及文學亦有涉獵。例如,她把Percival Goodman的著作《Illustrated Guide to Utopia – An Architect’s Travel Diary》翻譯成中文版《烏托邦之旅:實境走訪五大理想國度,我們最想看的身歷其境、圖文遊記版》,又把台灣建築師王大閎的小說《幻城》由英文和法文譯成中文。她在其客廳舉辦電影會多年,亦會吹長笛和彈鋼琴,更熱衷於網球,幾乎每年都會去看美國網球公開賽。

王秋華(左下)與朋友在華盛頓大學打網球,約攝於1946至1947年。圖片由王秋華提供
王秋華(左下)與朋友在華盛頓大學打網球,約攝於1946至1947年。圖片由王秋華提供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