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基隆城市博覽會全攻略【城博全攻略來了】6/10-19每天都是倒數!

0
2599

2022城博全攻略來了!2022城市博覽會在基隆-見證設計如何改變城市的看展攻略,如何看熱鬧也看門道,6/10-19每天都是倒數!

城市博覽會,要看的其實不是只展,而是一作城市的真實改變,要閱讀的並不只是基隆,而是透過基隆看到台灣還有看到全世界。

2022城博全攻略來了!2022城市博覽會在基隆-見證設計如何改變城市的看展攻略,如何看熱鬧也看門道,6/10-19每天都是倒數!
2022城博全攻略來了!2022城市博覽會在基隆-見證設計如何改變城市的看展攻略,如何看熱鬧也看門道,6/10-19每天都是倒數!

關於2022城市博覽會在基隆的一二三件事

因此,在看展之前,我們先從了解基隆城市改變的來龍去脈開始,關於2022城市博覽會在基隆的一二三件事。

【一整座城市都是展場】

呈現的不只是願景,而是已經改變的基隆,還有完成中的改變。博覽會主題就是「起點城市」,起點的概念,在歷史上與當代有多重的意義,基隆是1626大航海時代台灣連結世界的起點,也是公路與火車的起點,玉山的高度基準點也從基隆為高度基準。

起點城市,作為博覽會主題,除了認識基隆認識台灣外,也有當代的意義與精神,想要呈現一個理念-城市治理的基隆經驗,如果曾經是三高,高自殺高離婚高失業率,再加上高負債的基隆做得到,台灣的每一座城市也都可以!在A1主展館-起點城市,會有更完整的介紹基隆城市的展。

【二大計劃,用八年的時間翻轉基隆】

在A展區,國門展區,背後的基礎,其實就是市港再生標竿計劃,所帶動的一系列的港區空間改造,在B展區的基礎,其實是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劃。今天所看到的展區空間,就是八年來基隆陸陸續續完成硬體還有軟體改造。在A1與A2基隆聯合事務所,有清楚的脈絡來說明,改變是一群人的努力!

【三股力量眾志成城】

一是有創業家精神的行政團隊,從林右昌市長用一張小桌子起草改造基隆的計劃,行政團隊在最有限的資源,創造無限的可能,二是有一群被行政團隊熱情所吸引的專業設計師與創作者,無疑過程中許多的挑戰,但大家願意為一個共同的願景,還有看到這麼認真的行政團隊而一起努力。三是最重要的民眾參與,有許多大規劃還有建築改造,是立基在民眾參與的基礎之上,一開始會花時間溝通,但是有共識之後,所有的改造才會是市民的城市。

在A1、A2外,在A3社區設計館-城市參與製造所(意點創異、星濱山),可以看見市民如何共同參與這座城市的改變,兩三個重要建築的改造,都是在民眾參與的基礎上才走得很順利,有許多的故事請指名建築大叔導覽,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場博覽會是里民的社區設計同學會!還有一個比較少人知道的秘密,A3的太平國小,其實是基隆開景觀工程會議的地點,其實是改變基隆的起點。

四大展區ABCK,建議可以看熱鬧也可以看門道的攻略如下,建議上午出發走ABCK展區,或是下午出發挑二三區。

2022基隆城市博覽會,A展區攻略-打開海洋國門,見證規劃帶動一系列的空間改造!
2022基隆城市博覽會,A展區攻略-打開海洋國門,見證規劃帶動一系列的空間改造!

【A展區攻略-打開海洋國門,見證規劃帶動一系列的空間改造!】

整體籌備的工作,由觀銷處曾姿雯處長扛下大會的統籌,並與都發處徐燕興共同扛下A區重任,目標就是在城市設計改變後,銜接基隆的城市行銷。建議先從必看的西二倉庫A1主展館起點城市先看,由安益、柏成、吾然文化與参式團隊合作作品。西二倉庫(何黛雯)歷史建築修復,本身就是一大亮點了。

出倉庫走右邊走新落成的轉運站(許伯元),可以看到最北號誌樓,還有被留下來的基隆站雕花雨棚(預景、一隱),白天晚上都很美,說明這裡是鐵路的起點,雨棚不具文資身份,正因如此,留下來才更珍貴,更有願景。

再往前走會有A4山海嗚光(豪華朗機工),由710漁火(船燈)所組成,白天整點報時,晚上動態展演,接下來A2基隆聯合事務所(築點),介紹參與基隆設計改造的設計師們。

看完A2,可以有二個走法,山路與海路,一如基隆港城丘的城市紋理。

海路,先走港,可以走海上行程,A14海上看展,可以到對面國門廣場(一口設計)看噴水池還有A11朱銘人間系列的紳士作品,這件作品是要回應,基隆港是台灣的國門,在飛機不普及的年代,許多人從這裡出發到全世界各地!(當然選撐傘的作品也很基隆)。

【海上看展】

接下來十分推薦A14海上看展,400元付費行程但十分推薦,這個是這幾年博覽會少見搭船看展。

海上看展是整體規劃很重要的重點,前期還特別包船測試,結果大受好評,但接下來就是挑戰重重。

為突破層層的關卡,好多公務員蓋了幾百顆章,才能夠讓船從商港的小艇碼頭,開到漁港的正濱漁港,才有這個時間限定的作品,從海上看基隆,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開闊,還有扣連著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希望這條路線城博試行後可以留下來。

這一次的船,市府問了好幾家公司最後是特別從馬祖開來幫忙基隆的,航行時間20到25分鐘全程有導覽介紹基隆港的市景、歷史與東西岸沿線,一路介紹到正濱漁港,是沒看過的基隆視角,一眼看見基隆的港城丘格局,還有東西岸所有的設計改造點。

海上看展的部分,規劃的大原則就是,想看市景的白天搭,想看光影夜景的晚上搭。

山路,先走丘上山,可以到基隆車站北站,搭免費接駁車(建議搭車上山,有體力可以走下來),到太平國小(郭旭原與黃惠美),有A3社區設計館-城市參與製造所,還有太平青鳥,一定要上頂樓,還有太平山城藝棧一系列的講座還有長期耕耘的社區活動(台藝大),然後下山接海上的行程。如果走海路的,會建議傍晚走這A3,比較不熱,還可以看夕陽看夜景。

A展區,傳說中的老房子林開郡洋樓也打開了,A15光照港灣(吾然文化、無制),十分難得敬請把握,值得特別走過去。(道長認證不是鬼屋)

推薦在 A區出入基隆火車站的時候,可以先看看有沒有台鐵城市博覽會限定版咖喱排骨便當,七堵做的,台鐵本業中最強的廚房(左腦、米力和徐仲)。

如果城市就是一座展場,最推薦的美食區應該是市民生活的場域,推薦孝三路上的美食,是基隆人不想讓外地人知道的美食街區。(希望外地人都集中到夜市去排隊就好了)

2022基隆城市博覽會,B展區攻略-重返歷史現場,遇見一個未來的城市博物館家族與文化路徑!
2022基隆城市博覽會,B展區攻略-重返歷史現場,遇見一個未來的城市博物館家族與文化路徑!

【B展區攻略-重返歷史現場,遇見一個未來的城市博物館家族與文化路徑!】

從A展區到B展區,有前面搭船的選擇,或者是到港西街坐接駁車,到漁會正濱大樓。B展區由文化局陳靜萍打底,再加上觀銷處一起推廣。

搭船的朋友,建議下船先右轉,可以看B1潮藝術(宜東)的海上作品,然後到漁會大樓看潮藝術,還有B2有一種味道在基隆上岸(左腦、雨都漫步),B4水產市(基隆文化基金會)。頂樓的B3眺望大基隆歷史場景(合方創意)一定要看!

搭接駁車的朋友可以從漁會大樓先看。肚子餓了可以有B10正濱海口味,還有潮藝術的海味食堂。

另外B11大基隆。市(左腦+米力)是6/17-19期間限定,是30間品牌向基隆大航海時代以來的歷史致意的飲食創作。時間限定非常難得的策劃。

往彩色屋的方向走過去,會看見白色的舊正濱派出所改造(趙建銘),很難想像這裡曾經是大水溝,期待這個改造能夠引起彩色屋之後的第二波連鎖反應。

有時間想要全攻略集滿的朋友,建議可以納入B6西班牙諸聖教堂考古遺址(清華大學/合方創意),這裡可以見證北雞籠南大員的現場,以及為什麼城市博覽會,可以作為未來台灣四百年博覽會的首部曲。

2022基隆城市博覽會,C展區簡介-見證從火力電廠到博物館的翻轉 !
2022基隆城市博覽會,C展區簡介-見證從火力電廠到博物館的翻轉 !

【C展區簡介-見證從火力電廠到博物館的翻轉 !】

早上就出發的朋友,還有時間可以往C展區,由海科館陳館長與產發處黃主責,這個展區最重要的翻轉,是把火力發電廠變成博物館,主軸是永續海洋與漁業,有海科館和產發處推動的一系列展覽C1海之聲(桔禾創意、二三設計)、C3潮境智能海洋館(蔡嘉豪)、C9風光語海(桔禾創意、簡單生活)。十分推薦親子家庭客群,可以考慮從海科館開始。

【夜間看展】

如果在B展區,接近晚上的朋友,可以就地在B展區,七點開始有B8海派浪漫光雕(天衍光藝、張漢寧),如果搭船來的可以搭接駁車回去,如果搭車來的朋友,可以選擇這個時候走晚上7:00或者是20:20的海上看展,回到A展區,從海上看A展區作品,也是在台灣十分難得的體驗。

推薦A展區七點開始的夜間作品,A9山海洄游和起點城市同名投影作品共二部(擷果、當若、Corter ),A10海境(何理互動),A5 Keelung 地標(偶得、Dosomething),聽說這個地標可以打上愛心用來求婚,不知道有沒有人報名了,A4山海鳴光(豪華朗機工)、A6光電獸(姚仲涵)、A15光脊丘(共感地景)。

其實最早的規劃方案,想要和阿姆斯特丹和雪梨看齊,能夠做到搭船沿路看作品。

然後原本的路線想要從A展區開到B戰區還有C展區,可惜要到C展區法規上要查身分證很麻煩。但基隆第一次嘗試有這些作品,其實也足夠了。

夜間看完還不夠,還有 ! 如果城市就是一座展場,最推薦的應該是最生猛的展區!強力推薦A展區的限定限額活動「夜港尋光」(雞籠卡米諾),有生猛的崁仔頂導覽,這個是城市博覽會的深夜展場,沒有報到的也可以自己走。

K 展區最早規劃的概念,希望未來可以把歷史建築群,變成基隆城市博物館家族,讓所有歷史現場有一個脈絡的串聯,不會因為未來的委外營運而失去了這個全貌。想要全部收集的人不能錯過。

特別推薦K3沙灣法國公墓上面的墓碑,見證了台灣是世人眼中的 Formosa!

還有許多已經融入城市的隱藏版作品,有包括新的基隆行銷 Logo K (王明嘉、羨慕),操刀高鐵logo的前輩出手,十分經典雋永有國際觀,城市觀光指標系統(水越、共感地景)還有希望之丘防空洞(工二),東岸停車場(梁豫漳)。

對於基隆經驗想要更深入了解的專業者,推薦6/13(一)下午1:30在A2舊火車站三樓,2022城市博覽會國際論壇,林右昌市長將本人現身分享,以規劃帶動城市治理的基隆經驗,也一同與學者專家座談。

還有許多進行中的設計改造正在完成中,包括地標豎梯(邱文傑)還有文化中心(梁豫漳),未來也是基隆重要的地標。

最後,請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多久沒來基隆?

十年前的基隆印象,還有現在城市博覽會呈現改造後的基隆,想一下腦海中的 before / after的差異。看到基隆的改變,也許放到我們在國際上看到的海港城市,也不會差太遠,但這一切都不是理所當然。過程中最難的挑戰,其實在於基隆的起跑點是從負(債)開始,在行政團隊、專業設計師還有市民的努力下,能走到今天的格局,真的很不容易也十辛苦也不容易。

城市博覽會談起點城市,希望疫後城市治理能邁向新起點,如果基隆可以,許多縣市也可以,台灣也可以不一樣,改變台灣從改變基隆開始!

網路資源

2022城市博覽會官網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