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0 4 月, 2024

Tag: 梁豫漳

探索臺灣19個建築創意工作空間:Marc Goodwin鏡頭下的設計靈魂

在過去十年間,建築攝影師Marc Goodwin致力於記錄全球眾多建築公司的工作空間。這項計畫提供了獨特機會,深入了解著名事務所的內部環境,捕捉到各式各樣的工作氛圍。與建築師、出版人、教育家及策展人Alessandro Martinelli合作,Goodwin呈現了最新系列照片,探索了19個工作場所,包括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九典聯合建築事務所、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自然洋行建築事務所、禾拓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衍序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陳漢儒建築師事務所等。這些照片不僅記錄了辦公空間的物理結構,更深入地反映了臺灣建築文化的多樣性和創新精神。Goodwin的作品超越了單純的視覺記錄,捕捉到空間工作者們產生創意的物理空間,以及其中蘊含的文化和創意的火花。

城市美學願景對談-設計 ‧ 讓我們邁向更美好的未來 2023年12月9日在松山文創園區

台灣設計週於2023年12月9日在台北市信義區舉辦城市美學願景對談。此次對談聚焦於城市美學作為社會運動、設計的共榮及人才匯集,探討城市美學計畫對台灣產業和城市未來環境的正面影響。台灣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艾淑婷主持三大主題,涵蓋地標再造、休憩體驗和人本空間。設計團隊和政府部門代表分享14個案例,不僅呈現創新合作模式,也可以看出城市美學計畫的重要性。然而因為對話的深入,更是啟發了關於未來城市美學的更多可能性,參與論壇設計分享的包括辜達齊方俊傑劉舜仁林宛蓁、葉千綸、劉真蓉、王昱翔、周書賢蔡嘉豪、曹忠猷、劉柏宏、潘一如洪浩鈞王銘顯梁豫漳等人。

跨界風暴來襲!2023台灣設計週打造國際創意交流新高地 全球專家登台獻智

台灣設計週將於2023年12月1日至10日在松山文創園區隆重舉行,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主辦,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這場年度壓軸活動設有主題展,特邀55組國內外跨領域團隊,共襄盛舉。此外,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亦計畫了一系列交流場與設計夜活動,包括由來自9國的近70位專家開講的「國際論壇」,涵蓋包括智慧創新、AI科技等熱門話題。創意團隊HOUTH操刀的主視覺,透過彈簧和線性交錯的設計,將「彈性接」的概念視覺化。規劃了產業創新與設計前瞻系列論壇,探討公共政策、人機互動、數位轉型等前沿話題。城市美學願景對談則旨在透過設計推動公共服務創新,分享14個案例。

建築師視野述說新竹經驗《新竹夢想之地:一座城市的空間改造運動》改造空間運動核心價值與理念

新竹市政府及陳章賢代理市長發布市政專書《新竹夢想之地:一座城市的空間改造運動》,不僅僅分享八年的「新竹經驗」,也以圖文呈現公共建設的改造過程。更是納入了建築景觀團隊的珍貴設計手稿。2022年12月22日,新書於新竹市影像博物館發表,並邀請頂尖台灣建築師團隊參與,見證新竹市林智堅市長領導下的進化。此書不但能夠從建築師視角展現新竹也可以透過改造案例分享城市轉變的細節。

基隆「透明的港口」推想下一個十年 特展及系列講座即日起至2022年12月25日

基隆市政府舉辦「透明的港口」展覽,展示基隆的未來發展願景。林右昌市長強調了此展覽不僅是展示城市與港口的都市發展想像,也是提供新的目標和思考的機會。他更是提到國門廣場的第二階段工程和山城纜車計劃。中央軍港西遷後,基地將釋出大面積國有土地,為城市發展帶來更多可能性。然而因為這次的展覽和講座,市民不但能夠了解基隆的歷史和未來,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為基隆的未來出一份力。

2022第六屆ADA新銳建築獎展覽 2022年12月9日~2023年1月15日

在宣布2022第六屆ADA新銳建築獎獲獎名單後,台北市建築世代會與a+tec《實構築》季刊於2022年12月9日推出第六屆ADA新銳建築獎展覽,本屆以「未來」作為展覽方向,試圖帶領觀眾在距離模糊及資訊量龐大的疫情後,重新思考日常生活接軌的各種可能性。本展重點「CONTENT X」,發想來自「X」常被假設為未知數——對應在充滿假設的當代,則需要更多碰撞才能激盪出更具深層的對話、反思自身無限的可能。

建築業界及學者、設計師、文化工作者、藝術家們共同連署:拒絕政治霸凌、尊重設計專業

2022年8月10日,由國家文藝獎得主郭中端黃聲遠,以及中華民出傑出建築師獎得主們張樞龔書章張瑪龍莊學能邱文傑李綠枝陳永興郭旭原甘銘源陳玉霖戴嘉惠及多位建築師、學者、藝術家、設計師共150人,以「拒絕政治霸凌,尊重設計專業」為題,於報紙刊登廣告發表共同聲明,回應國民黨日前對新竹市公共工程由「5人幫」主導的質疑。

七大建築提案,一個國會新未來:2022國會新園區設計工作坊成果展落幕

2022國會新園區設計工作坊成果展已於2022年7月16日落幕,其中不僅僅展示七所建築和景觀系所的提案,更是反映了「新世代」對國會新園區的多元觀點。這些提案不但能夠呈現台灣的民主體制和未來國會建築的期望,也可以喚起公眾討論,為立法院遷建提供參考。交流對談由王俊雄梁豫漳主持,並有多位專家如馮國安梁凱翔等參與分享。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