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蔣市長的一封信 反對調高台北市基準容積連署

0
1057

給蔣市長的一封信_反對調高台北市基準容積連署

親愛的蔣市長

近來台北市因為都更的操作引申出調高「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中「基準容積」的謬論,這種謬論不專業,不符合社會公平的原則,會造成台北市發展失調,並且是對年輕世代嚴重的剝奪。我們強烈的反對這種謬論。

容積在都市計畫中代表基地可開發的樓地板量,其比例關係就是容積率,是做為管理都市發展密度的工具。 容積不是抽象的數字,而是可發展的密度,也就是都市的容受力,都市發展的密度(容受力)建立在由全體市民的稅捐所支付的「公共設施」建設上,相對的,公共設施的建設用都市計畫的容積做基準或參確定考。公共設施包括: 水、電、汙水、排洪、污染防治、道路(修建維護)、公共運輸、警察局、 醫療、醫生醫護、設備、空間、 營運、教育、公園、綠地、維護管理(市政府)等。都市發展的密度(由容積率代表的量)建立在公共設施的建設上,公共設施則建立在全體市民的稅捐上,因此容積是由全體市民支付的「公共財」,並不是取之不盡的免費資源。

台北市由1983年開始實施容積率,四十年來台北市的公私部門主導的都市發展都以此為基準,形成現在的都市密度、運作和景觀,所以容積率是都市穩定發展的基準,牽涉甚廣,不可輕言提高。

「基準」容積,「原始」容積,或「基本」容積等都不是法定名詞,是相較於現今開發不計入容積計算,或附 加的獎勵容積的說法。 目前所有增加的容積都是基於各種法令規定的容積獎勵,是有公共利益做為交換的, 反映了容積公共財的本質,獎勵是對公共利益有幫助才可行,若干程度上滿足社會公平正義的基本觀念,所以增加容積絕對不可用來補助私人開發的財務。

調高「基準」容積時,所有相對應的容積獎勵都跟著成比例增加開發量鉅增,對公共設施的壓力更大,台北市勢必增加對公共設施的投資,不論排擠其他市政預算或稀釋公共服務的等級,都會增加全體市民的負擔,或大幅降低現有生活品質。

目前台北市都更在全台最高的房價支撐下並非不可行,之所以進行遲緩或困難,不外乎(1)老房子沒有立即的危險,(2)所有回收條件都希望越多越好,所以「追高」的心態是主要問題。 在這種心態下地主和建商都指望政府會繼續提高獎勵額度,或房價可站上另ㄧ波高峯,所以都更案快不起來。在獎勵部分政府的態度越不定, 都更就越慢。

台北市的都更量穩居全台第一,原因並非台北市房子特別老舊,其實就是因為房價高,房價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比其他幾都更好的公共設施。

因為各種獎勵使都更的成果之一就是提供了更多的住宅量,但並沒有因量增而降低房價,反而使房價水漲船高,因為高房價是都更的財務槓桿。這些增加的量全是豪宅,和眼前社會上希望可以留住年輕人,或可以幫助弱勢族群的社宅完全無關。

目前都更操作的公式如下

⼟地 資金/技術 政策/容積獎勵 財務
地主(零出資)     建商    市政府 房地產市場 
分回越多越好 利潤越⾼越好 獎勵越多越好 房價越高越好 地主/建商的期待 

在這個公式內,地主零出資是固定條件地主分回的量和建商的利潤都是必定「追⾼」,滿⾜「追⾼」最⼤的兩個變數ㄧ是代表「量」的容積獎勵,⼆是代表「⾦額」的房價,地主及建商當然希望這兩個變數都是越⾼越好。目前營建成本提⾼,房價凍漲,但是地主和建商不想降低分回和利潤,在公式中就只能從提⾼容積獎勵的量著手。中央的都更條例幾經修改,獎勵上限有明白的規定,於是壓⼒就轉向要求市政府修改「台北市⼟地使用分區管自治條例」中的容積率。

都更公式中追求最⼤值的高房價,是⼈盡皆知的社會問題,造成年輕世代對未來絕望,於是⽉光躺平、不婚不孕、台北市人口減少就是好例證。所以用高房價做為都更的槓桿,是對年輕世代的重大剝奪。

如果調高了基準容積,開發利益的增加是立即的,但卻只有私⼈得利,嚴重違反社會公平正義原則,是對無產年輕世代的剝奪。如增加容積卻不配合著投資公共設施,各種都市問題卻是漸漸累積的,到⼀定程度形成問題時,往往已來不及補救。將使台北市⼈⼝外移加速,不利城市永續發展,所以不檢討、不增加公共設施的投資 而貿然的輕談提⾼基準容積,是禍留⼦孫,也是對年輕世代的剝奪。

我們不反對都更,我們希望台北市都更可更合理,可更加速,但是我們更希望市政府能秉持社會公平正義的原則,即使無法立即解決無產年輕世代的困境,但至少不要加劇對他們的剝奪,我們在此為年輕世代請命,因為在都更議題中,沒有他們的聲⾳。我們也呼籲年輕世代的朋友不要放棄對未來的希望,我們也許無權無錢無勢,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參與都更議題,因為我們可以用選票懲罰剝奪我們的候選⼈和政黨 。

連署單位

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
台灣現代建築學會
台灣建築學會
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
台灣女建築家學會
台灣造園景觀學會
實構築學會
建築改革社
都市改革組織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東海大學建築學系
中原大學建築學系
銘傳大學建築學系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
中國科技大學建築學系
文化大學景觀學系
嘉義大學景觀學系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
中原大學地景建築系
中華大學景觀學系
東海大學景觀學系
環境法律人協會

張樞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張樞
公共工程委員會副主委 陳柏森
第22屆國家文藝獎得主 郭中端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授 吳光庭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终身講座教授 曾成德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 龔書章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視覺藝術學院院長 曾旭正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康旻杰
國立成功大學規劃與設計學院副院長 林子平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薛丞倫
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助理教授 陳秉立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林錚娟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黃少妤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兼任副教授(退休) 余德銓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專任副教授 林聖峰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 姚仲涵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蕭有志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沈孟穎
中原大學建築系教授 曾光宗
中原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徐昌志
中原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葉俊麟
中原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何黛雯
中原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 楊紹凱
中原大學地景建築系副教授 彭文惠
淡江大學建築系教授 黃瑞茂
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賴怡成
淡江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黃奕智
建築系專任副教授 褚瑞基
R.E.A.D LAB東海大學建築系所執行長 邱國維
東海大學建築系專任講師 洪于翔
逢甲大學教授/建築改革社前社長 曾梓峰
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副教授 張莉欣
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教授 廖桂賢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副教授/系主任 黃文珊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教授 王秀娟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教授 顏亮一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林穎萱
台南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副教授 黃教益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陳盈荼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蘇明修
臺中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助理教授 李琦華
崑山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助理教授 張曦勻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專任教授 張勝雄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 黃蘭翔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 王文誠
國立臺灣歸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副教授 楊智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 蘇淑娟
國立成功大學考古所長 趙金勇
國立成功大學策略發展整合室客座專家 龔柏閔
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助理教授 江穎慧
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 王君琦
長庚大學副教授 楊淑元
臺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 鵲文
華盛頓大學 侯志仁
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理事長 梁豫漳
台灣現代建築學會理事長 黃俊銘
台灣女建築家學會理事長 林家如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副理事長 鄧浩
中華民國全國建築師公會副理事長 葉世宗
台南市建築師公會常務監事/建築師 竇國昌
社團法人輔大景觀設計學系系友會理事長 李永鼎
台灣空間規劃設計產業工會臺北市政府參事 李得全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幫工程司 蕭鈞毅
臺北市都市設計審議委員 張清華
嘉義市政府都市發展處處長 許懐群
內政部營建署建築工程組幫工程司 莊慧如
內政部營建署建築工程組派駐工程師 李欣蓉
仲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林洲民
黃長美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 黃長美
呂欽文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兼任教授 呂欽文
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黃聲遠
邱文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邱文傑
郭旭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郭旭原
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協同主持人 楊家凱
徐岩奇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前建改社社長 徐岩奇
莊學能建築師事務所 莊學能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 黃明威
孫啟榕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孫啟榕
郭恆成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郭恆成
戴嘉惠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戴嘉惠
林昶濬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林昶濬
拓維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陳慶懋
環藝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潘一如
都市里人規劃設計有限公司主持人 蕭松年
達觀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主持人 吳忠勲
尺度設計有限公司 高百慶

連署連結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