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史上閃閃發光的10位設計師

0
2802

從1896年雅典奧運會開始至今,夏季奧運會已進行到了第32屆(其中第6屆、第12屆、第13屆由於戰爭停辦),在這120多年裡,奧運會成就了一大批偉大的設計,無論是場館設計還是圖標、海報設計,都留下了不少傑作。今天,我們想要和你分享奧運會設計史上10個閃閃發光的名字。

Pierre de Coubertin,奧運村概念的創始人

在古代奧運時期,參賽運動員會聚集在古奧林匹亞同住且一起比賽。但是,到了現代奧運初期,參賽者並未住在奧運村中,而是選擇住在主辦城市周邊的酒店裡。

奧運村的概念誕生

這奧運村的概念,其實起源於國際奧委會當時的主席Pierre de Coubertin,儘管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充滿熱情,但「奧運村」的概念直到1920年代才真正受到大眾的關注。在1923年,國際奧委會(IOC)的執行委員會在羅馬開會,明確規定:「組織委員會必須提供住宿和食物,其費用由參賽國家承擔。」

1924年奧運住宿情況

1924年巴黎奧運時,主辦單位在Boulevard de Valmy提供了木構小屋,鄰近Stade de Colombes。每人每晚的住宿費用是30法郎,包含的食宿費用是25法郎,其中包含食物、洗衣、電和淋浴。對於多次預定,還提供了折扣。參賽者每天都能享受三餐,午餐包括半瓶紅酒或白酒,晚餐則包含湯、主菜和甜點,並提供酒或啤酒。

1924年巴黎奧運村,提供選手們居住
1924年巴黎奧運村,提供選手們居住
巴黎奧運的主會場科龍布體育場,由法國建築師福爾·杜加裡((Louis Faure-Dujarric)設計
巴黎奧運的主會場科龍布體育場,由法國建築師福爾·杜加裡((Louis Faure-Dujarric)設計

1924巴黎奧運的主會場科龍布體育場,由法國建築師福爾·杜加裡((Louis Faure-Dujarric)設計,是新功能主義建築風格的傑作,綜合了結構主義、國際風格等建築流派的特點。 體育場的旁邊,修建了由許多幢木平房組成的奧運村。這種把體育場和奧運村聯繫起來形成一個綜合體的設計思想,被沿用至今。

勝見勝,用設計讓世界重新認識日本

勝見勝(圖源:日本設計六十年)
勝見勝

因為1964年東京奧運會上驚豔世界的視覺設計,讓1964年成為“日本平面設計史元年”。 當年的東京奧運藝術總監勝見勝,號召了一批日本宣傳美術會的設計師,其中有殿堂級的龜倉雄策、原弘、河野鷹思,也有當時還年輕日後成為名家的田中一光、橫尾忠則、勝井三雄等十多人。 他們在奧運史上第一次運用了現代設計,以一種一目瞭然且易令人記憶深刻的方式,讓世界重新認識了日本

最有力的設計當數出自平面設計大師龜倉雄策之手的奧運海報,一輪紅日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言簡意賅、直接有力,讓人看一眼就能記住,到現在也不過時。

動畫《虞美人盛開的山坡》

1964年東京奧運會的設計還首次使用照片製作海報,定格了運動過程的瞬間,為靜止的畫面賦予了動感。

1964年東京奧運門票,設計師:原弘
1964年東京奧運門票,設計師:原弘

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更是將圖標設計提升到了一個新水平,創建了一個完整的印刷、色彩、符號系統,這些風格化、簡潔明了的圖標突破了語言的障礙,能將資訊准確地傳達給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參賽者。 1964年東京奧運會競技作品圖標

丹下健三,讓奧運場館成為日本現代建築的分界點

丹下健三
丹下健三

1964年東京奧運會的場館——國立代代木競技場,以完美的造型,洗練的線條,讓日本設計震驚了世界,將日本簡潔的美學帶到了世界各個角落。 國立代代木競技場的設計者是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丹下健三

場館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懸鎖結構,打造了無支柱的超大空間,設計中還蘊含著日本傳統建築元素,可以追溯到日本古建築中的神社造型。 場館建築外觀如同海浪漩渦的形狀,海浪的尖端便是場館的入口,丹下健三使用兩根大塔柱,架起一對鋼索,依賴鋼索向外拉的力量,像搭帳篷似地撐起了神社式的屋頂。

這樣的建築結構在當時沒有太多前例可循,建造者一邊摸索一邊實驗,最終成就了這件傑作。

代代木競技場成就了丹下健三的事業巔峰,也確定了日後日本現代建築的風向。


蘭斯·懷曼

創意最大膽、色彩最絢爛的奧運設計之一

1968年墨西哥奧運的視覺設計是奧運史上的經典。雖然設計師蘭斯·懷曼(Lance Wyman)是美國人,但他深刻領會了墨西哥的文化,並結合當時的美學潮流,創造出了到現在依然耀眼的設計。 蘭斯·懷曼受到古代墨西哥壁畫的啟發,結合現代光譜藝術手法,創作了一個帶有強烈眩暈效果和無限空間感的奧運會會徽,組成字母環形形象是運動場的跑道,也讓人聯想到古老的印第安圖案,加上對色彩的巧妙運用,創造了一個氣氛熱烈的奧運盛會形象,並凸顯了墨西哥國家的特色。 蘭斯·懷曼採用了運動器材的剪影來設計圖標,並使用了明亮的色彩。 蘭斯·懷曼後來還將這種圖標風格,用到了墨西哥地鐵站的標識設計中。


弗雷·奧托 Frei Otto

革命性的建築結構

1972年在德國慕尼黑舉辦的夏季奧運,體育館設計創造性使用了一種革命性的輕型拉膜結構,設計由2015年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項的德國建築師弗雷·奧托(Frei Otto)和甘特·拜尼施(Günter Behnisch)共同主持。

場館設計以革命性的“帳篷式”屋頂結構聞名,設計與整個奧林匹克公園的規劃相呼應,突出了“建築與自然風景融為一體”的理念。 半透明屋頂像一片片浮動的雲朵,覆蓋了整個奧林匹克公園的機能服務區和主要場館,創造出流動的線條美感和韻味。這個巨大的屋頂薄膜系統完全運用伸拉力支撐固定,如此複雜的結構能得以實現,要歸功於奧托極為精確的計算。 這個建築,是當年奧運會上最閃亮的一筆,直到今天也依然前衛。 弗雷·奧托在50年前對於建築輕型結構的研究,對今日的建築設計仍有重要的意義。


Herzog&de Meuron

北京鳥巢能否成為未來的艾菲爾鐵塔

直到今天,我們依然還能回想起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令人激動的一幕幕。 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被我們稱為“鳥巢”的國家體育場,它的主設計師是來自瑞士巴塞爾的建築拍檔雅克·赫爾佐格和皮埃爾·德梅隆,中方設計師包括李興剛等。 雅克·赫爾佐格和皮埃爾·德梅隆一起度過了小學、中學、大學時代,並一起創立了建築師事務所,2001年,他們獲得了普利茲克建築獎

Herzog&de Meuron

英國《衛報》把北京國家體育場列入21世紀後出現在地球上的25座最精彩的建築之一,稱它是“現代最耀眼的奧運場館,它遠不止是中國新興民族主義力量的一個象徵”。 設計者們對這個場館沒有做任何多餘的處理,直接把結構暴露在外,自然形成了建築的外觀。 2008年奧運會過後,幾乎全部中國人都知道了“鳥巢”,但在建築界,這座建築還是受到了很多批評和爭議。而在兩位建築師的心目中,“鳥巢”的地位相當於當年的艾菲爾鐵塔,時間會驗證它的真正價值。


托馬斯·赫斯維克 Thomas Heatherwick

英國玫瑰”的締造者

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上,當銅花瓣奧運火炬綻放,沒有人不為設計師的才華所贊嘆。 這個創意來自英國著名建築設計師托馬斯·赫斯維克(Thomas Heatherwick),他身上有很多金光閃閃的頭銜:皇家工業設計勳章獲得者、新的達文西、擊敗扎哈上海世博會英國館設計者…… 而在所有盛名之下,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他的作品。 點燃的花瓣樹立起來,湊成一朵英國玫瑰的模樣,匯聚成奧運會的主火炬,這個場景讓人難以忘記。 204朵銅花瓣,象徵204個國家的匯聚,賽後每一個國家都能帶走刻有自己國家名字的花瓣,既環保又代表著美好的延續。 在赫斯維克的奇思妙想之下,建築真正成為了凝固的音樂、流動的詩歌。 (圖源:dezeen)

隈研吾Kengo Kuma

引領未來建築方向的奧運場館設計者

本屆東京奧運會場館的設計者日本建築師隈研吾,是位高產的明星建築師,他主張建築不能改變環境,應該融入自然中。他不停地研究自然材料,想要尋找能替代混凝土和鋼鐵的建築材料  有些奧運建築,在比賽之後就成了城市的累贅,比如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的體育場因不善經營,兩年後就被爆破拆除,花費71.3億英鎊竣工的2004年雅典奧運會場館如今也被棄置。 隈研吾的主張是改變此一切,顛覆現代主義。 隈研吾設計的奧運場館——新國立競技場,以“生命之樹”為主題,秉持環保、自然的建築理念,也是對未來建築方向的一個探索。

東京奧運主場館極為突出的亮點便是材料的使用和“負建築”理念,場館以日本常見的木材作為主體材料,輕質抗震,建築高度很低,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壓迫感。每一層的邊緣都放入了綠色植栽,隈研吾希望,每個走進來的人都能在他的作品中感覺到幸福。 場館周圍建設了可以讓民眾親近的空間與散步的步道,讓東京市民在奧運會結束之後,仍能有效使用場館空間,享受大自然。


顧拜旦

奧運史上最厲害的設計師

最後,我們要介紹奧運史上最厲害的設計師。 他就是奧林匹克五環標誌的設計者——顧拜旦(Le 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

奧運會會徽 、奧運會會旗都是顧拜旦在1913年設計的,在1896年至1925年,他曾任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由於他對奧林匹克不朽的功績,被譽為“奧林匹克之父”。

1913年顧拜旦設計的奧運五環
1913年顧拜旦設計的奧運五環
顧拜旦(Le 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
顧拜旦(Le 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

有一種說法是,奧林匹克五環5種不同顏色圓環分別代表了世界上的五個大洲,這是不準確的。

顧拜旦對此的闡述是:「以這種方式組合的六種顏色(包括背景色白色)無一例外地再現了每個國家的顏色,包括瑞典的藍色和黃色,希臘的藍色和白色,法國英國美國德國比利時義大利和匈牙利的三色旗幟,西班牙的黃色和紅色,巴西澳洲的創新旗幟,以及包括古代日本和現代中國等國家。實際上,這是一個國際標誌。」

國際奧委會曾在一篇研究報告中指出,奧林匹克五環能被全球93%的人准確認出,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具認知度的品牌。 同時,奧林匹克五環也具有積極的文化價值,人們總是將它與“全球性”、“激勵人心”、“友誼”、“多樣化”、“和平”和“卓越”等觀念緊密聯繫在一起。

每一屆奧運會的設計,都代表著國家形象以及當時設計的最高水平,好的作品比比皆是。 這些作品的偉大不僅僅呈現在外觀或是商業的成功,更呈現在它們對社會、文化的傳承和影響力,它們也在日後,切實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