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吉納法索建築師Diébédo Francis Kéré獲頒2022年普利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0
3845

2022年建築界的最高榮譽普利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頒發給迪埃貝多·弗朗西斯·凱雷(Diébédo Francis Kéré),身兼建築師、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多重身份,是該獎項的第51位獲獎者,迪埃貝多·弗朗西斯·凱雷(Diébédo Francis Kéré)來自西非貧困國家布吉納法索的鄉村,在德國柏林工業大學攻讀學位後,回到祖國建造眾多教育建築。他在充滿著限制和逆境的邊緣化國家工作,使用地域材料建造超出建構本身的現代建築,以設計為錨點改變社區發展方向,證明了建築可以超出使用機能,帶來的社會影響力。

布吉納法索建築師Diébédo Francis Kéré獲頒2022年普利茲克建築獎
布吉納法索建築師Diébédo Francis Kéré獲頒2022年普利茲克建築獎

「弗朗西斯·凱雷在極度匱乏的土地上,開創永續發展建築。他既是建築師也是服務者,採取美麗、謙遜、大膽的創造力,清晰的建築語言和成熟的思想,改善了地球上一個時常被遺忘的地區中無數居民的人生,給人帶來建築學科范疇之外的饋贈,凱雷堅守了普利茲克建築獎項的使命。」 普利茲克建築獎評審委員會評價。

「我希望能改變人們的思維定式,推動他們去實現夢想、承擔風險。不能因為富有,就理所當然地浪費材料。不能因為貧窮,就固步自封不去嘗試追求品質,每個人都理應享受品質,每個人都理應享受舒適,每個人都理應享受‘奢華’。人與人是緊密連接在一起的,對氣候、民主和物質匱乏的憂慮是我們人類共同的課題。」_弗朗西斯·凱雷(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出自鄉村的Diébédo Francis Kéré為家鄉奉獻

1965年,出生於布吉納法索的甘多,弗朗西斯·凱雷是酋長的兒子,也曾是這裡唯一有機會接受小學教育的孩子,是第一個走出村莊去上學的人,他對建築的第一感覺來自缺乏通風和照明的童年教室,和童年回憶:他的祖母會坐在房間裡,給孩子們講故事,雖然燈光暗淡但有著安全感。1985年,他離鄉背井,憑借職業木匠獎學金前往柏林,白天學習製作屋頂和傢俱,晚上則參加中學課程。1995年,他獲得獎學金進入柏林工業大學(德國柏林)學習。2004年,獲建築學高級學位。

凱雷發誓有朝一日要把學校建設得更好,「採取設計改善氣候環境條件,給予建築基本的舒適感,可以擁有真正的教學空間和學習氛圍」 。在學習期間,採取長期勸說同學們將香煙和咖啡消費的錢節省下來,募集了五萬美金,成立了「甘多學校建築材料」基金會,後來改名為凱雷基金會,為兒童能夠擁有舒適教室進行募捐和宣傳。

甘多小學 Gando Primary School

他的第一座建築「甘多小學」(Gando Primary School,2001年,布吉納法索甘多),是由甘多老百姓共同建造,同時也是為了在地需求而造。從構思到完工,當地人提供了他們的資金、勞動和資源,在他的「創造性地使用本地材料和現代工程的指導」下,手工建造出學校的每一部分。

Diébédo Francis Kéré的第一座建築「甘多小學」(Gando Primary School,2001年,布吉納法索甘多),是由甘多老百姓共同建造,同時也是為了在地需求而造
© Cathal Markey
Anthony Pappone攝影:在非洲布吉納法索(Burkina Faso)的南部,有一個靠近迦納(Ghana)邊境的村莊,面積不大,叫鐵貝雷(Tiébélé)。這是卡塞納人的家園,是在布吉納法索境內定居的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Anthony Pappone攝影:在非洲布吉納法索(Burkina Faso)的南部,有一個靠近迦納(Ghana)邊境的村莊,面積不大,叫鐵貝雷(Tiébélé)。這是卡塞納人的家園,是在布吉納法索境內定居的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甘多小學的成功使他在2004年獲得了阿卡汗建築獎(Aga Khan Award for Architecture),並成為他於2005年在德國柏林建立凱雷建築師事務所(Kéré Architecture)的催化劑。隨後,他在布吉納法索、肯亞、莫桑比克和烏干達等國建立了更多的小學、中學和醫療設施等。

Diébédo Francis Kéré的第一座建築「甘多小學」(Gando Primary School,2001年,布吉納法索甘多),是由甘多老百姓共同建造,同時也是為了在地需求而造© Daniel Schwartz
Diébédo Francis Kéré的第一座建築「甘多小學」(Gando Primary School,2001年,布吉納法索甘多),是由甘多老百姓共同建造,同時也是為了在地需求而造© Daniel Schwartz
甘多小學增建校舍/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甘多小學增建校舍/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帶動社區參與,推動在地文化

非洲的成長環境和德國的教育讓他對文化保持敏感,這種敏感性不僅帶來了他對社會和環境的公正的思考,也指導了他的整個設計與建造過程,因為他意識到這是通往建築在社區中的合法性的道路。他從內心深處清楚的瞭解到,建築不是關於對象,而是關於目標;它不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個過程。

我在一個沒有幼兒園的社區長大,每個人都照顧我,整個村莊就是我的遊樂場。我記得我的祖母會坐在房間裡,靠著一點燈光給我們講故事,我們會互相擠在一起,她的聲音在房間裡包圍著我們,召喚我們靠近,形成一個安全的地方。這是我對建築的第一感覺。_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Tippet Rise 藝術中心 © Kéré Architecture
Tippet Rise 藝術中心 © Kéré Architecture

根植於土地的建築

弗朗西斯·凱雷的作品向人們展現一種根植於土地材料的力量,他的建築完全屬於在地鄰里,是與社區居民共同建造,從地域性材料、營造廠和本土化的施工過程構成了建築特色,實現為社區服務。這些建築與它們所在的土地和成長於其中的人聯繫在一起,它們優雅的存在著,沒有多餘的矯飾,影響並塑造了社區。

女性中心 © Daniel Schwartz
女性中心 © Daniel Schwartz

解決問題,開創建築語彙

他發展了一種臨時的、具有高度表現性和表達性的建築語彙:雙層屋頂、熱品質、風塔、間接照明、交叉通風和遮陽室,這些語彙成為他的核心策略。自從完成了他家鄉的學校後,凱雷一直在追求用當地的工藝和技能來改善小村莊的公民生活和精神,而且很快提升了國家對公共建築、建築法歸的重視。

甘多小學(2001年,布吉納法索甘多)奠定了凱雷理念的基礎,他與鄉親們一起工作,為村莊建造了「源泉」,以滿足基本需求並糾正社會不平等現象。他針對環境提出雙重解決提案:以有限的資源為基礎,對設施進行物理和現代設計,以應對極端炎熱和惡劣的照明條件,並以回饋社會的決心克服來自社群內部的不確定性。

甘多小學 © Erik Jan Ouwerkerk
甘多小學 © Erik Jan Ouwerkerk

 

甘多小學 © Simeon Duchoud
甘多小學 © Simeon Duchoud

他為作品籌措資金,對當地居民進行思維和職業工匠培訓,同時進行建築設計,他既是作品的建築師也是營造廠,既是甲方也是乙方。他將當地的粘土用水泥強化,形成具有生物氣候熱品質的磚塊,將冷空氣保留在室內,同時允許熱量採取磚塊天花板和寬闊的懸空高架屋頂排出,進而實現通風,而不需要空調的機械干預。

甘多小學的成功使學校的學生人數從120人增加到700人,並促進了教師住宅(2004年)、增建(2008年)和圖書館(2019年)的建設,被《紐約時報》評選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全球最重要的25座建築之一」。

甘多教師住宅 © Daniel Schwartz
甘多教師住宅 © Daniel Schwartz
甘多教師住宅 © Erik Jan Ouwerkerk
甘多教師住宅 © Erik Jan Ouwerkerk

 

 

甘多小學增建 © Daniel Schwartz
甘多小學增建 © Daniel Schwartz
甘多小學增建 © Erik Jan Ouwerkerk
甘多小學增建 © Erik Jan Ouwerkerk

 

甘多小學增建 © Erik Jan Ouwerkerk
甘多小學增建 © Erik Jan Ouwerkerk

他設計小學和中學的影響力促進了許多機構的成立,每一個機構都表現出對生物氣候環境的敏感性和當地特有的永續發展性,並影響到了許多代人。肯亞「獅子」初創園區(2021年,肯亞圖爾卡納),一個資訊和通信技術園區,使用當地採石場的石頭和堆疊的塔進行被動冷卻,以盡量減少使用保護技術設備所需的空調。

肯亞「獅子」初創園區 © Kéré Architecture
肯亞「獅子」初創園區 © Kéré Architecture
肯亞「獅子」初創園區 © Kéré Architecture
肯亞「獅子」初創園區 © Kéré Architecture
肯亞「獅子」初創園區 © Kéré Architecture
肯亞「獅子」初創園區 © Kéré Architecture

布吉納法索技術學院(第一階段,2020年,布吉納法索庫杜古)由冷卻粘土牆組成,這些粘土牆是現場澆置以加速建造過程。懸垂的桉樹,因其薄弱的遮陽能力和對土壤養分的消耗而常被認為是低效的植栽,而在這裡被重新利用來襯托傾斜的波紋金屬屋頂,在該國短暫的雨季保護建築,雨水被收集到地下以灌溉基地內的芒果園。

布吉納法索技術學院 © Kéré Architecture
布吉納法索技術學院 © Kéré Architecture
布吉納法索技術學院 © Kéré Architecture
布吉納法索技術學院 © Kéré Architecture
布吉納法索技術學院 © Kéré Architecture
布吉納法索技術學院 © Kéré Architecture

布吉納法索全國上下對凱雷的信任和擁護促成了布吉納法索國民議會(瓦加杜古,布吉納法索)作品的推進,這是他最至關重要和雄心勃勃的作品之一。

2014年布吉納法索發生的起義摧毀了先前的結構,所以凱雷設計了一個階梯格子狀的金字塔建築,在內部容納了一個127人的大會堂,同時在外部鼓勵非正式的聚會的進行。從實體和隱喻的角度來看,這是更大的整體規劃的一部分,設計構思包括本土植栽、展覽空間、庭院和為抗議舊政權而喪生的人建立的紀念碑,但因目前不確定的世界形勢所以仍未竣工。

布吉納法索國民議會 © Kéré Architecture
布吉納法索國民議會 © Kéré Architecture
布吉納法索國民議會 © Kéré Architecture
布吉納法索國民議會 © Kéré Architecture
布吉納法索國民議會 © Kéré Architecture
布吉納法索國民議會 © Kéré Architecture

「對光的詩意表達在凱雷的作品中是始終一致的。陽光滲透到建築、庭院和居中空間,克服了嚴酷的正午氣候,提供了寧靜或聚會的場所。」在甘多小學圖書館的混凝土屋頂中,放置有鋸開的傳統粘土罐的鋼筋網格為骨架澆置的結構,澆置完成後,屋頂留下圓洞形的空隙,使熱量得以散發,同時光束可以穿過孔洞並照亮室內。桉木建造的外牆創造了靈活的戶外空間,散發垂直的光線。

甘多圖書館 © Kéré Architecture
甘多圖書館 © Kéré Architecture
甘多小學圖書館 © Kéré Architecture
甘多小學圖書館 © Kéré Architecture

本加河畔學校(2018年,莫桑比克太特)的牆壁上佈滿規律出現的小孔,允許光線透過和透明可視度增加,以喚起學生的信任感。

本加河畔學校 © Jaime Herraiz
本加河畔學校 © Jaime Herraiz
本加河畔學校 © Kéré Architecture
本加河畔學校 © Kéré Architecture
本加河畔學校 © Jaime Herraiz
本加河畔學校 © Jaime Herraiz
本加河畔學校 © Kéré Architecture
本加河畔學校 © Kéré Architecture

健康和社會福利中心(2014年,布吉納法索朗戈)的牆壁上裝飾著不同高度的有框窗戶,為每個人提供風景如畫的視野,從站著的醫生到坐著的訪客再到躺著的病人。

健康和社會福利中心 © Kéré Architecture
健康和社會福利中心 © Kéré Architecture
健康和社會福利中心 © Kéré Architecture
健康和社會福利中心 © Kéré Architecture

帶著記憶,走出非洲

凱雷的設計充滿了西非文化的象徵,在非洲以外的作品也受到了他在甘多的成長和經歷的影響。西非的傳統是在一棵聖樹下交流思想、講述故事、慶祝和集會,此一元素在他的設計中反覆出現。2017 年蛇形藝廊(Serpentine Pavilion,英國倫敦)的中心形狀也來自於一棵樹,成功的「樹」符號以一種特別有效的方式轉化為一種普遍的視覺語言。

2017 年蛇形藝廊(Serpentine Pavilion,英國倫敦)/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 Kéré Architecture
2017 年蛇形藝廊(Serpentine Pavilion,英國倫敦)/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 Kéré Architecture
2017 年蛇形藝廊(Serpentine Pavilion,英國倫敦)/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 Kéré Architecture© Iwan Baan
2017 年蛇形藝廊(Serpentine Pavilion,英國倫敦)/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 Kéré Architecture© Iwan Baan

其斷開而彎曲的牆壁由三角形的靛藍模組形成,這與他的文化中代表力量的顏色相一致,從更私人的層面上講,這顏色來自於建築師小時候穿的藍色布衣服。展館與基座分離的屋頂與他在非洲的建築產生了共鳴,而在館內,雨水流入結構的中心,強調了全世界都在經歷的水資源短缺。

2017 年蛇形藝廊(Serpentine Pavilion,英國倫敦)/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 Kéré Architecture© Iwan Baan
2017 年蛇形藝廊(Serpentine Pavilion,英國倫敦)/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 Kéré Architecture© Iwan Baan
2017 年蛇形藝廊(Serpentine Pavilion,英國倫敦)/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 Kéré Architecture© Iwan Baan
2017 年蛇形藝廊(Serpentine Pavilion,英國倫敦)/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 Kéré Architecture© Iwan Baan

弗朗西斯·凱雷的作品,其本質和存在而言,是其與建築環境互動的成果,採取在基層經驗、學術品質、低技術、高技術和真正複雜的多元文化之間的非常個人化的平衡,將地方、國家、區域和全球層面納入討論中。

除了非洲的建築作品外,他在丹麥、德國義大利瑞士英國美國都有展館和裝置作品。他的重要作品還包括:Tippet Rise 藝術中心(2019年,美國蒙大拿州)、Léo 醫生住宅(2019年,布吉納法索 Léo)、Lycée Schorge 中學(2016年,布吉納法索 Koudougou)、馬裡國家公園(2010年,馬裡巴馬科)和歌劇村(第一階段,2010年,布吉納法索 Laongo)。

Tippet Rise 藝術中心 © Iwan Baan
Tippet Rise 藝術中心 © Iwan Baan
Tippet Rise 藝術中心 © Kéré Architecture
Tippet Rise 藝術中心 © Kéré Architecture
Lycée Schorge 中學 © Kéré Architecture
Lycée Schorge 中學 © Kéré Architecture
Lycée Schorge 中學 © Daniel Schwartz
Lycée Schorge 中學 © Daniel Schwartz
Lycée Schorge 中學 © Daniel Schwartz
Lycée Schorge 中學 © Daniel Schwartz
Lycée Schorge 中學 © Daniel Schwartz
Lycée Schorge 中學 © Daniel Schwartz
馬里國家公園 © Iwan Baan
馬里國家公園 © Iwan Baan
馬里國家公園 © Iwan Baan
馬里國家公園 © Iwan Baan
Sarbalé Ke © Iwan Baan
Sarbalé Ke © Iwan Baan
Sarbalé Ke © Iwan Baan
Sarbalé Ke © Iwan Baan
貝寧國民議會 © Kéré Architecture
貝寧國民議會 © Kéré Architecture
貝寧國民議會 © Kéré Architecture
貝寧國民議會 © Kéré Architecture

2022普利茲克建築獎評審給予的評語

他在社區參與的過程中發展了一種敏感的、自下而上的設計方法。在提出先進的建築解決提案的過程中,也毫不猶豫地納入了自上而下的最佳類型。他的地方和全球視角遠遠超出了美學和美好意圖,使他能夠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

弗朗西斯·凱雷的作品還提醒我們,在我們努力為數十億人提供足夠的建築和基礎設施時,我們必須為改變不永續發展的生產和消費模式而奮鬥。他提出了一個基本問題,即在技術不斷變化以及結構的使用和重新使用的背景下,建築的永久性和耐久性的意義。同時,他對當代人文主義的發展融合了對歷史、傳統、精確性、書面和不成文的規則的深刻尊重。

自從世界開始關注弗朗西斯·凱雷的傑出工作和人生經歷以來,他一直是建築界的一座奇特的燈塔。他向我們展示了今天的建築如何反映和服務於全世界人民的需求,包括審美需求。他向我們展示了地方性如何成為一種普遍的可能性。在一個危機四伏的世界裡,在不斷變化的價值觀和世代更迭中,提醒我們社區感和敘事品質一直是而且無疑將繼續是建築實踐的基石,他自己能夠如此富有同情心和自豪感的敘述這些。在此一點上,他提供了一個敘事,其中建築可以成為持續和持久的幸福和快樂的來源。

大地建築中心 © Iwan Baan
大地建築中心 © Iwan Baan
大地建築中心 © Iwan Baan
大地建築中心 © Iwan Baan
Noomdo 孤兒院 © Iwan Baan
Noomdo 孤兒院 © Iwan Baan
Noomdo 孤兒院 © Iwan Baan
Noomdo 孤兒院 © Iwan Baan
歌劇村 © Kéré Architecture
歌劇村 © Kéré Architecture
歌劇村 © Kéré Architecture
歌劇村 © Kéré Architecture
外科診所和保健中心 © Kéré Architecture
外科診所和保健中心 © Kéré Architecture
外科診所和保健中心 © Kéré Architecture
外科診所和保健中心 © Kéré Architecture
外科診所和保健中心 © Kéré Architecture
外科診所和保健中心 © Kéré Architecture


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迪埃貝多·弗朗西斯·凱雷建築作品

  • 2021 獅子初創園區,肯亞圖爾卡納縣2020 布吉納法索理工學院一期,布吉納法索庫杜古
  • SKF-RTL兒童學習中心,肯亞Nyang’oma.Kogelo
  • 2019 Xylem木構涼亭,美國蒙大拿州
  • Sarbalé Ke Pavilion裝置藝術,美國加州
  • 萊奧醫生之家,布吉納法索萊奧
  • 甘多小學圖書館,布吉納法索甘多
  • 2018 本加河畔學校,莫桑比克太特
  • 2017 蛇形藝廊,英國倫敦
  • 2016 Lycée.Schorge中學,布吉納法索庫杜古
  • Noomdo孤兒院,布吉納法索庫杜古
  • 2014 外科診所及醫療中心,布吉納法索萊奧
  • 本加河畔住宅社區一期,莫桑比克太特
  • 醫療和社會福利中心,布吉納法索拉昂戈
  • 2011 Naaba.Belem.Goumma中學一期,布吉納法索甘多
  • 2010 歌劇村一期,布吉納法索拉昂戈
  • 馬里國家公園,馬里巴馬科
  • 地球建築中心,馬里莫普提
  • 2008 甘多小學增建,布吉納法索甘多
  • 2007 達諾中學,布吉納法索達諾
  • 2004 甘多教師住宅,布吉納法索甘多
  • 2001 甘多小學,布吉納法索甘多
  • 歌德學院,塞內加爾達喀爾
  • 演說者之角,布吉納法索瓦加杜古
  • 慕尼黑工業大學大廈,德國慕尼黑
  • 托馬斯·桑卡拉紀念建築,布吉納法索瓦加杜古
  • Kamwokya社區遊樂場,烏干達坎帕拉
  • 本加河畔住宅社區二期,莫桑比克太特
  • 貝寧國民議會,貝寧共和國波多諾伏
  • 布基納理工學院二期,布吉納法索庫杜古
  • 魏爾海姆華德福學校德國魏爾海姆
  • Naaba Belem Goumma中學二期,布吉納法索甘多
  • Naume兒童基金會,烏干達古盧
  • 歌劇村二期,布吉納法索拉昂戈

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迪埃貝多·弗朗西斯·凱雷 學術貢獻及獲頒獎項

他曾是哈佛大學建築研究所、耶魯大學建築學院的客座教授,並從 2017年起擔任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建築設計和參與教授的首任主席。加拿大皇家建築學會(2018年)和美國建築師協會(2012年)的榮譽會員,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的特許會員(2009年)。

凱雷獲得的其他獎項包括 2009年的Cité de l’Architecture et du Patrimoine’s Global Award for Sustainable Architecture;2010年的 BSI Swiss Architectural Award;2012年位於瑞士蘇黎世的 Global Holcim Awards 金獎,2014年的 Schelling Architecture Award;2017年的Arnold W Brunner Memorial Prize in Architecture from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 Letters;以及2021年的托馬斯傑弗遜基金會建築獎章。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