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劉國滄

龔書章:大棚子下的馬賽克 —1990以來的台灣建築圖景

龔書章教授探討了1990年以來,台灣建築的發展和變遷。經過政治轉型和九二一地震後,許多青年建築師開始探索和實驗,尋找「在地性格」和「人文關懷」,形成了一種具有台灣特色的當代本土建築。他們不僅回到各自的城鄉環境,更是通過參與和介入,開展了一系列社區改造和場所塑造的建築運動。羅時瑋教授提出,這些建築師創造的作品不但能夠呈現出一種屬於台灣環境與文化的在地之熟悉感,也可以展現出豐富多語、隆重隨性的生活場景。

台日建築新銳交流展 Coming of Age 自然系建築 Logia Architecture 2012年4月21日~8月26日

2012年春,府都「KIANTIOK」舉辦了台日建築新銳交流展,名為Coming of Age,由府都建設主辦,誠品書店與亞洲大學協辦。展覽匯集了日本與台灣的頂尖建築家,包括藤本壯介平田晃久大西麻貴劉國滄曾瑋及莊志遠,旨在探討自然系建築Logia Architecture。系列活動涵蓋建築展開幕式、創作交流會、專題演講,並有來自日本及台灣的學者參與。展覽不僅是建築領域的盛事,更是一個鼓勵創新並促進台日文化交流的平台。然而因為這次活動,也可以看到建築如何成為連接自然、文化與創新的重要媒介。

謝宗哲《構築的軌跡 PORTRAITS of ARCHI-TECTONICS 》16位台灣建築師的生涯分享

畢業設計對建築師不僅是學業的終結,更是職業生涯的新篇章。《構築的軌跡 PORTRAITS of ARCHI-TECTONICS》這本書,不但能夠讓我們深入了解16位台灣現代建築師的職業生涯和哲學,包括姚仁喜、胡碩峰、張景堯張基義、劉育東、徐岩奇石昭永龔書章黃明威、楊家凱、曾瑋、陸希傑、劉克峰江文淵、何傳薪、林友寒劉國滄,而且還可以看到他們如何跨入工業設計、出版和藝術領域。謝宗哲主導,LPA(Little People Architects)進行了這些深入的採訪,然而因為這些訪談,我們更是能夠看見他們在建築的道路上如何做出決策,以及他們在建築領域中的傳承。

五十嵐太郎與石上純也來台建築交流 : 10+2 PK趴(2009.06.06) + 展覽×創作 座談會(2009.06.07)

台中市國美館於6月初為建築愛好者帶來難忘的建築饗宴。不但能夠見到由交大建築所曾成德教授和謝宗哲老師熱情邀請的2008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策展人五十嵐太郎和2009日本建築學會作品獎得主石上純也建築師,更是有機會參加6月6日的「10+2 P K趴 Welcome Party」和6月7日的「展覽×創作」座談會。這兩場活動旨在促進台灣和日本在建築領域中的深入交流。然而因為日本與台灣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我們認為此次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除此之外,還有多位台灣及日本的知名建築師將參與這次的盛會。

劉國滄 打斷手骨顛倒勇 開口唬爛有夠強

打斷手骨顛倒勇 開口唬爛有夠強 在下台南之前,聽了很多有關打開聯合設計工作室的故事,下著雨的情人節,百年倉庫裡點著紅燈籠,放著的是雷光夏唱的歌∼五月的陽光灑下,午夜的風吹起,一切沸騰的感情,都將沉澱為清澈的空氣…… 還聽說,打開聯合設計工作室的主持人---劉國滄,留著一頭及腰的長髮,騎重型機車,念成大時,拍電影、玩紀錄片,一篇有關folding的碩士論文,至今仍在成大建築系被傳頌。 也許是敘述的人本身就有著要命的浪漫,然而,用百年倉庫改建而成的工作室,很容易令人掉進某種氛圍裡。 工 作室的約德和“義工”淑麗引領我們在長長窄巷弄裡穿梭,跟在巷弄裡正在聊天的阿嬤打了招呼,穿過人家的晒衣架,這才鑽進他們的工作室,庭院裡有一個近似地 中海風格的廁所,以白、藍為主色調,並且半露天,晚上上廁所可以從天花板的洞口看月亮星光,這是天氣好心情好的時候;下雨的話,得接個水,淋個雨。 大門是兩片厚重的木門配上他們檢來的廢棄鐵件與藝術家一起焊接而成的,門上的對聯「打斷手骨顛倒勇」、「開口唬爛有夠強」,橫批「打開聯合」,嗯!有點意思! 在 還沒來之前,就先看過他們的數位紀錄照,像破舊鬼屋般的使用前,還有清理中,和after---開工拜拜時。保留了舊有空間的紋理,棒得不得了的老屋架、 屋樑、小天窗、小閣樓,這是百年前安平港卸貨、運貨的集散地,稱五條港,而現在他們的工作室就是以前放米、糖、鹽等貨物的倉庫。木板牆上的報紙,還貼著民 國六十幾年的斑駁舊報紙。 當然也有不浪漫的時候,夜晚,開放式中庭的雀榕,引來蚊子,佳佳熟練遞給我們防蚊液;但隔天清早,當我和建築師坐在中庭的雀榕底下,部分陽光穿過雀榕灑在身上,訪談的過程,風吹來,竟然還有落葉繽紛,掉在身上、桌上、頭髮上…… 要,就開門進來! 事實上,在創業初期,劉國滄與朋友商借劇團的音控室工作,直到接到規模大的案子,決定組team,看到這像鬼屋般卻極有潛力的房子,才租了下來。 經由工作室的同仁自行清理、施工,經歷過在交圖前淹大水,冬天得抱著大棉被加班(風從中庭灌進來)的體驗,再一步步修整後,如今,落地生根。 找百年舊倉庫當工作室,是有計謀的,劉國滄說,既然想做點不一樣的事,就有不一樣看空間的態度,這個百年倉庫可以提醒大家的自覺,而當別人踏進這個工作室,也會看到這裡透露的品質與預期不一樣的差異性,「要,就開門進來!」 門後,一大面木牆貼著他們的點滴,包括好幾天沒睡趕競圖在路上的超速照,還有他們的自我介紹: 打開聯合設計是個位於台灣台南的設計團隊。 工作室是由工作室成員自行施工,將一棟廢棄已久的百年老建築改造而成。 我們持續關注設計理論與方法之研究與實踐的相關問題。 作品涵蓋有空間裝置、傢俱、室內、建築、景觀以及社區營造等領域。 我們正往以下三個方向前進: 關於形式生成邏輯的發現; 關於建造方法與程序的實驗; 關於社區自主營造體系的實現。 對外,我們樂於與各種營建體系合作,藉此,我們才能參與台灣最真實的建築樣貌。 隨著發包模式的不同,我們理解到,在與營造廠、地方土木包工、藝術家合作,甚至設計者、社區居民自行動工的情形下,設計者應該扮演的角色。 對內,我們尋求相關領域的專業合作,我們將嘗試一種新的模式,一種台灣青年建築師在當代得以生存並維持實驗個性及專業尊嚴的方式,所以我們本身就是一個設計理論的實驗。 青年建築師在當代存活的方式 除了在設計理論實驗的方法論引起好奇,「關於青年建築師在當代存活的方式」更是讓我想要探究,成立不到兩年的“打開聯合設計工作室”,手上已操作超過20個的個案,小至家具設計、空間設計、百貨商場的商業空間設計、甚至是社區營造體系的實踐…… 透過在不同案子中實驗的角色,“打開聯合”也在找台灣的可能性,工作室裡的每個同仁都負責不同的專案,透過不同專案的歷練,掌握設計流程,也相互支援不同的設計知識,因而,有可能有一天,所有人都是專案設計,長出枝葉,反過頭來,這些人與“打開聯合”配合專案。 約德和喣中帶我們走訪他們最近完成的兩個新案---安平樹屋和安平舢舨碼頭漁具倉庫,安平樹屋是喣中的專案,舢舨碼頭漁具倉庫則是洪明裕負責,所有事務所的人曾一起進行組裝的工程,因而都能夠娓娓道來其中的故事。 這裡頭有一套制度,是關於“打開聯合”怎麼樣管理「設計知識的架構」,包括設計流程的掌控、時間、成本的控管,以及如何實際回饋利潤到每個專案負責人身上。 在 劉國滄的想法裡,以前的設計管理是在管人,但設計人是不能被管的,應該要管的是設計知識裡的結構,分工之後,由人去管設計知識,否則,可能你只是負責設計 流程的某一個部分,只是分擔工作量,而沒有合作的愉悅。因而,在“打開聯合”設計知識的流程裡,很有可能每個人都會找到自己最擅長的部分,也許是與地方工 班的合作、也許是擅長社區營造的溝通角色、也許是與藝術家一起的創作…… 劉國滄說,現在台灣的狀況有些案子非常有意思,那幾乎比學生時 代作設計還要好玩(例如安平樹屋的競圖等等),雖然很累,但很有趣,這可能是這個年紀層的設計人,在這被壓縮的時刻,透著亮光的出口。有時你會發現連街頭 小販都會知道設計的好處,小到賣東西的DM大到空間的設計都有所謂“品牌”的概念,整個意識的抬昇,對設計行為有很大的好處,然而整個社會卻對從事設計這 個行業的人還沒有尊重的態度,在目前社會現實狀況下運作的時候,許多設計人熬不過“被看到”的階段,而“打開聯合”正在嘗試與實踐另一種可能,也許能成為 另一個起始點。 取自egg13 - 打斷手骨顛倒勇 開口唬爛有夠強 - 文字/林美慧 攝影/郭虹青 Copyright Reserved by HE-GUANG...
- Advertisment -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