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美國

Tag: 美國

加州荒漠拔地起!烏克蘭自學女設計師 Anastasiya Dudik 挑戰極限,築造48坪未來原始主義HATA家園

美國加州先鋒鎮(Pioneertown)廣袤荒漠中,自學成家的設計師兼建造者阿納斯塔西婭.杜迪克(Anastasiya Dudik)獨立擘劃並構築了HATA圓頂屋。此樓地板面積達1707平方英尺的水泥構造,實踐了她稱為「未來原始設計」的理念,汲取古老建築智慧,運用曲面造型與高熱容質量,應對沙漠嚴峻氣候與未來離網生活的挑戰。HATA不僅具備防火、抗震功能,更巧妙地柔化了粗獷主義(Brutalism)的剛硬,融入源自烏克蘭童年記憶的感性曲線,創造出藝術、建築與地景交織的沉思空間,為偏遠地區的彈性建築提供新典範。

「讓美國設計再次偉大」的總統之路!川普的白宮改造藍圖,從「堅毅號」辦公桌健怡可樂按鈕到海湖莊園風格宴會廳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自二○二五年一月上任以來,已對白宮進行一系列改造,從橢圓形辦公室內部裝潢到玫瑰園規劃,處處展現其濃厚的房地產開發者審美。金色裝飾、華麗吊燈、大理石檯面成為標誌,更計劃鋪平玫瑰園草地、增設百尺高旗桿,甚至構思仿照海湖莊園風格打造全新宴會廳。這些改變不僅反映其個人品味,更體現其政治理念與權力象徵。

Winka Dubbeldam 接掌 Sci-Arc 南加州建築學院總監:以Archi-Tectonics跨國實踐經驗與賓州大學學術聲望引領前衛設計教育新方向

荷蘭裔建築師暨教育家溫卡·杜貝爾丹(Winka Dubbeldam),獲任命為南加州建築學院(SCI-Arc)新任總監,將於2025年秋季學期前接替任職十年的赫南·迪亞茲·阿隆索(Hernán Díaz Alonso)。杜貝爾丹為國際事務所Archi-Tectonics創辦人,亦於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任教並領導高階研究創新實驗室。此次任命是經過專業顧問公司艾薩克森·米勒(Isaacson, Miller)與校內委員會審慎評選的結果。她將以豐富的國際實踐經驗、學術成就與前瞻視野,在SCI-Arc歷經內部調整後,賡續學府的實驗精神,引領這所前衛設計重鎮邁向新里程。

艾未未新作2025年9月登陸紐約羅斯福島,特殊迷彩圖案引發關注,對全球政治氛圍提出既尖銳又饒富趣味的藝術省思

中國藝術家艾未未 (Ai Weiwei) 受四大自由公園保護協會 (Four Freedoms Park Conservancy) 委託,將於九月在紐約羅斯福島 (Roosevelt Island) 推出大型裝置藝術。此作運用印有貓咪圖案的迷彩網與金屬鷹架,是藝術家對當前政治文化情勢的反思,亦為公園全新年度公共藝術計畫「藝術x自由」 (Art x Freedom) 拉開序幕。此計畫旨在將紀念地轉化為前瞻性的對話平台。艾未未因其長期批判中國人權紀錄而聞名,此次選擇貓咪圖案,意在向鄰近的貓收容所致意,並藉此表達對生命關懷的人道尺度。

探索Google山景城總部神秘光球:Marc Fornes 運用參數設計編織鋁合金的未來建築詩篇,挑戰結構與美學界限

座落於美國加州山景城(Mountain View)Google(Google)園區的「The Orb」,是美國建築師MARC FORNES / THEVERYMANY(MARC FORNES / THEVERYMANY)介於地景藝術與構築物間的創作。其運用尖端運算設計,將六千餘片僅3mm厚的沖孔鋁板,以逾廿萬顆鉚釘精密組裝,形成十公尺高、廿六公尺寬的自支撐曲面結構。此作不僅挑戰材料與力學極限,更藉由光影穿梭變幻,日間灑落如星斑,夜間通體發光,提供訪客漫遊、驚嘆的沉浸式體驗,成為園區創新精神與社區連結的象徵地標,體現了數位構築工藝與感性空間營造的精妙結合。

紅土色澤映襯大膽設計:Studio Gang Architects 為亞特蘭大女子學院構築科技藝術交流新空間

美國建築師事務所 Studio Gang Architects 為亞特蘭大斯佩爾曼女子學院打造「瑪麗·施密特·坎貝爾創新藝術中心」,這座多功能建築設計饒富意義,不僅讓科技與藝術領域的學生獲得跨界交流空間,更讓社區民眾能參與校園活動。建築物坐落於校園邊緣,一樓規劃表演場地與藝廊面向社區,二樓「論壇」中庭成為核心空間,外觀遮陽設計兼顧採光與節能,紅土色調呼應當地地景與校園建築,整體設計反映開放與連結理念。

向自然學習的綠能設計:康乃爾大學研發團隊以向日葵為靈感,創造可追蹤太陽軌跡的「HelioSkin」太陽能布料

康乃爾大學Jenny Sabin領導的研究團隊正在開發名為「HelioSkin」的彈性太陽能材料,此材料具備類似向日葵的追蹤太陽能力。這種輕巧布料可應用於伸縮式屋頂、體育場館或摩天大樓外牆,透過仿生皮層追蹤太陽路徑,提高能源效率。研究團隊計劃先從小型後院遮陽篷開始測試,未來將擴大至公園及大型建築,期望創造美觀實用的太陽能基礎設施,促進大眾採用綠能。

美國聖安東尼奧植物園全新風貌!Reed Hilderbrand、SO-IL協同改造38英畝綠地,授粉者花園點亮永續未來

聖安東尼奧植物園(SABG)攜手Reed Hilderbrand與SO-IL,啟動總體規劃,打造授粉者花園與公共溫室,提升教育與文化地位。2024年6月計畫公布,2025年4月效果圖亮相,耗資830萬美元。計畫改善步道流暢性,更新德克薩斯原生步道,強化永續性。Katherine Trumble強調保育核心,SO-IL則參與紐約Art Omi展館,展現多元實力。

波士頓大學新地標即將誕生!Diller Scofidio + Renfro 帶來美國東北部最高木結構建築,全電動設計,成就碳中和城市新典範

美國建築師事務所 Diller Scofidio + Renfro(DS+R)近日公布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新建築設計,這將成為美國東北部最高的木構建築。建築高57公尺,位於原停車場用地,未來將作為全球研究學院(Pardee School for Global Studies)所在地。

新當代藝術博物館2025年增建揭幕:OMA 與 SANAA 建築對話,回應當代藝術的多樣性與未來性

新當代藝術博物館(The New Museum)是紐約市唯一專注於當代藝術的博物館,主館由日本建築師事務所 SANAA 設計,2025年秋季,這座由 OMA 重松象平與Cooper Robertson合作設計、總樓地板面積5574平方公尺增建建築將正式開放,並以探討人類定義的展覽揭幕。增建工程將與現有SANAA建築相輔相成,增加展覽空間、改善訪客動線,並為文化孵化器NEW INC提供專屬空間。
- Advertisment -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