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劇場

Tag: 劇場

中國山東煙台「時光塔」,OPEN 建築事務所以陽光為雕刻刀,建造與自然對話的地景建築

OPEN 建築事務所於中國山東煙台設計的「時光塔」,於 2024 年 10 月正式對外開放。這座建築物高 50 米,主體為白色清水混凝土,以剖開的結構朝向大海,並以太陽的運動軌跡作為設計概念。建築物內部包含多元功能空間,如戶外劇場、數位展廊、圖書館、咖啡廳及「現象空間」等,並運用自然採光及通風等設計,

英格蘭19世紀校園的現代驚喜!KRFT x NHA 打造布萊頓公學表演藝術中心,為校園注入新活力

歷史悠久的英國布萊頓公學(Brighton College)全新演藝中心「The Richard Cairns Building」於2024年4月正式開放,這座由荷蘭建築師事務所KRFT與英國建築師事務所Nicholas Hare Architects合作設計的校園建築,位於歷史悠久的主樓與OMA科學與運動學校之間的狹小空間內。新建築結合了工作室、教室和一個400座位的劇院,旨在提升和改善學生的教育環境。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盛大開幕!荷蘭建築師事務所OMA在台灣豎立里程碑

歷史上,劇場是讓市民參與的藝術媒介。在現代世界,劇場卻日漸發展成專屬於文人雅士的活動場所,令劇場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漸退。劇場空間的價值,往往取決於其容納正規演出機能的能力,而非包容、引發改變、把握當下的力量。

庫哈斯從夜市美食發想的藝術聚落,台北表演藝術中心/OMA

建築是觀照城市的深度與廣度的文本,隨著台灣建築美學與國際設計風潮碰撞,人們對於建築型態的多樣性接受度越來越高;由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率領的OMA(大都會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獨特量體出現在台北士林。

沉浸在軟木帶來的感官體驗當中,里斯本貝倫文化中心夏季露天劇場/Bak Gordon

和知名的英國倫敦蛇型藝廊一樣,位於葡萄牙里斯本的貝倫文化中心(CCB,Centro Cultural de Belém)與軟木材料生產商Corticeira Amorim每年都會邀請一位建築師來設計一件以軟木作為基本模組,只會存在夏天的臨時作品;2021年的設計由Atelier Bak Gordon擔任,他們為CCB設計了露天劇場,佔據了CCB廣場一半的面積。

與公眾互動的英國劇場建築,David Brownlow Theatre/Jonathan Tuckey Design

Jonathan Tuckey Design為英格蘭東南部的一所學校建造了一座木構造劇場David Brownlow Theatre,設計團隊致力於「在已有建築上建造」,並以此知名。新劇場充分呈現了此一理念,承擔起修復和強化原有校園的關鍵角色。 這座新的永續發展建築經過仔細設計,在與周邊建築保持協調的同時,將原本毫無特色的停車場轉變成了一片充滿活力的公共廣場。Horris Hill校園位於英國英格蘭伯克郡郊區,是一所全日寄宿制小學,學生為4~13歲的男孩。校園佔地85英畝(約344000平方公尺),包含樹林、運動場和一座果蔬園。室外教學和課外活動是學校生活的基礎組成部分,共同呈現了Horris Hill的學校社群氣質。劇場以主要捐款人、David Brownlow慈善基金會的創始人Lord David Brownlow命名,將極大程度上幫助加強Horris Hill學校130名學生的個人成長。它將為不同種類的劇場實踐提供資源,包括演出、製作和設計等,並將這些實踐深植到校園文化之中。 David Brownlow Theatre外觀 ©Jim Stephenson 鳥瞰David Brownlow Theatre©Jim Stephenson 當下,英國各地無數藝術場館關閉,David Bronlow劇場在教學時間之外將面向更加廣闊的社區開放,為當地的表演俱樂部和演藝團體提供設施,維持他們的活動。作品需要包含學校集會設施、音樂演奏基地和戲劇製作場所,設計將三個獨特的空間整合在一起,創造了一座各個立面都富有活力的建築,活化整座校園。 三個空間分別是:可容納160人的觀眾廳和表演空間、圍繞入口門廊的集會空間、位於南立面的室外露天劇場,面朝樹林和運動場,將舞台延伸到了田園景觀之中 面朝樹林的室外劇場 ©Nick Dearden 2016年3月,事務所受邀參加競圖並獲得優勝,業主希望新劇場可以拓展學校的藝術和戲劇課程,進而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加強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辯論和演講技巧,等等。 等角透視圖,作品與其他建築形成廣場©Jonathan Tuckey Design 劇場替代了校園西側一棟建於1970年代的模組化木屋。新建築量體稍微旋轉配置,與既有的建築群形成了公共廣場,發掘出了基地潛在的城市性。Jonathan Tuckey...

舞動建築的多重時空-王大閎建築劇場X葉名樺《牆後的院宅》表演計畫

王大閎建築劇場」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營運下,期如命名概念「劇場」之特性,在原來作為重建王大閎自宅建築的故事上,持續添加新的元素、角色。此次邀請到藝術家葉名樺策劃《牆後的院宅》,並與知名當代舞蹈家陳武康、臺灣戲曲名伶黃宇琳共同演出。透過舞蹈、戲曲、行為與影像搬演等各異的劇場形式,回溯已故建築師王大閎的建築故事、自宅與日常生活。 自2020年5月29日起,分為三個階段演出,於戶外觀賞〈之上〉、進入劇場的〈遊院〉與限席體驗〈過日子〉,回應王大閎建築劇場的空間敘事,創造幽微的觀演經驗與身歷其境的親密感知。 第一階段〈之上〉 靈感取材自王大閎一段於英國求學時的見聞,葉名樺將化身成其筆下挑戰秩序、尋求刺激的「夜半攀登者」,在靜謐夜裡上牆奔爬、探索、觀月,以一襲長衣回應建築與人的關係。觀眾在牆外透過投射在磚牆的影像,窺視她視角下的牆內生活,隨之踏逐於王大閎的平行時空,尋覓著物質實景之外,於人類精神夢想中的渴望。 第二階段〈遊院〉 在傍晚時分,由悠長笛音與伴響的鑼鼓樂聲拉開序幕,以戲曲身段亮相的黃宇琳,與運用當代舞蹈語彙的葉名樺隔空對戲,於宅與院的空間流轉,上演劇場的幕前幕後,模糊了傳統與現代、虛構與真實、東方與西方的邊界,回應王大閎多重交融的生命經驗。 第三階段〈過日子〉 由三位表演者擷取前述的片段樣態,演繹行、走、坐、臥、唱的如戲人生,並引領三位進入午後院宅的觀眾,消弭觀演分隔,共創彼此細微而親暱的日常百態,在舉手投足間共享美感精神下的生活體驗。 藝術家葉名樺分享與「王大閎建築劇場」首次相遇時,對王大閎透過建築展現出「物質」與「情感」的組合變化感到印象深刻。身為舞蹈和劇場的表演者,她試圖以身體將具體事物抽象化呈現,就如同建築以具體形式來表現抽象情感。她期待踏入《牆後的院宅》的觀眾,從跨越寬闊的時空世界,逐段縮限檢視當下的內心感受,即使在看似不變的物質空間,皆能獲得不同情感層次的回應。 2020年5月11日起開放首階段〈之上〉購票,請至Accupass活動通搜尋關鍵字「牆後的院宅」。 >>相關資訊 《牆後的院宅》表演資訊 第一階段〈之上〉 演出時間:05.29(五)、05.30(六)19:00 - 19:40 參加人數:50人/場,共2場次,05.11(一)10:00起開放Accupass活動通線上購票。 演出地點:王大閎建築劇場 第二階段〈遊院〉 演出時間:06.19(五)、06.20(六)18:00 - 18:40 參加人數:30人/場,共2場次,購票報名時間待公布。 演出地點:王大閎建築劇場 第三階段〈過日子〉 演出時間:08.08(六)、08.09(日)14:00 - 14:40、16:00 - 16:40 參加人數:3人/場,共4場次,購票報名時間待公布。 演出地點:王大閎建築劇場 >>相關連結 ::Accupass:【王大閎建築劇場】牆後的院宅-之上:: >>藝術家簡介 葉名樺 1983年出生於高雄,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近年的創作以身體、感官和跨領域的演出實踐回應敘事樣貌。過去演出計畫包括2017年北師美術館作夢計畫「一個的美術館—寂靜敲門」、2018年毓繡美術館「葉名樺——以真實人體回應山姆・詹克斯」等。2019臺北藝術節中傑宏・貝爾《非跳不可》作品擔任導演執行。2019-2020年受邀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四國駐地交流計畫」,於臺灣、義大利法國日本發表實驗型公共場域創作。 >>表演場地簡介 王大閎建築劇場 建築師王大閎 1953 年於建國南路巷弄內的自宅,在 2017 年重建於北美館南進門旁。2018 年北美館以「王大閎建築劇場」的型態啟動營運,強調「建築」與「劇場」兩個元素,「建築(本身作為一種上演生活的)劇場」或「建築(一個)劇場」,並以此概念持續推行各類導覽與參與式展演活動。

皮蛋豆腐?貢丸? Rem Koolhaas設計的「台北表演藝術中心」預計2021年完工、2022年開幕

去過士林夜市的人多少都會注意到旁邊一棟相當特別的建築,這是台北表演藝術中心,鄰近捷運劍潭站,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興建中的文化展演設施,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於2012年動工,原本預計2015年竣工試營運,不過前期工程進度落後,且2016年承包商倒閉,北市府接手後對外招標2次皆以流標收場,直到切成帷幕、內裝工程2標案,才終於順利發包,完工的日期一延再延,最新的時程是預計2021年完工、2022年開幕。

「劇場村落」劇場作為公共空間 2017 第十屆 TAC劇場建築國際競圖 徵件截止日至2017年4月22日

簡介 TAC劇場建築國際競圖(Theatre Architecture Competition,簡稱TAC)為一國際性建築概念競圖,由OISTAT 國際劇場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cenographers, Theatre Architects and Technicians)建築委員會(Architecture Commission)舉辦,誠摯邀請學生及新銳建築師踴躍報名參加。在新竹市政府贊助下,本次競圖將於2017年5月間展開一系列相關活動,包括國際座談、展覽及評審會議。有別於往年,此次競圖屆時將首次於世界劇場設計展(World Stage Design,簡稱WSD)一起舉辦。入圍和得獎作品將於2017年7月1日至7月9日在台北舉行展覽。世界劇場設計展為每四年一次的大型國際性劇場設計展,鼓勵全球劇場設計師以個人名義提交作品,為國際劇場界的盛事。TAC劇場建築國際競圖的報名費為50歐元,關於獎金內容,及其餘詳情請見競賽規則與條件4.1。 競圖主題:「劇場村落」劇場作為公共空間 近年來台灣陸續有許多大型表演場館落成開幕,無論是多功能的表演廳,或由國際知名建築家設計的演出空間,都將為台灣的藝文生態注入一股新活力。在這樣百花齊放的環境下,此競圖之宗旨為鼓勵參賽者挑戰傳統思維下的劇場設計,為位在台灣新竹市,前身為運動場地的「民眾活動中心」設計一個暫時的劇場空間。 基地 新竹市民眾活動中心背後的故事可從中山堂廣場開始說起。中山堂廣場曾是市民運動的場所,但因場地不適於現代化之比賽與運動員的安全,市政府逐在中山堂廣場的南邊,靠武昌街蓋了一個室內運動場,除了籃、排球之外,偶而也有康樂節目在此演出。但不久之後人潮日漸減少,室內運動場遂變成現在的室內停車場。在室內運動場之外的廣場,則因為當年新竹市民眾網球運動風氣頂盛,全面整地蓋了三個水泥網球場及周邊的看台。而看台下層,面向武昌街與文昌街的兩邊,則蓋有小面積店舖,目前生意興隆成了新竹市的鬧區。在球場北邊則蓋了一座康樂台,此台曾有不少康樂節目,也當作民眾集會(如選舉政見發表)的演講台,而在球賽時也當作競賽司令台。在這塊空間已逐漸多元化的同時,我們期待透過這次的劇場建築國際競圖能夠賦予它不同的形態與樣貌。 參考資料:林建昌(2012)。竹塹近代故事。新竹市文化局,20。 新竹市 新竹是個充滿故事的地方,除了為著名的風城外,也是台灣的高科技產業重鎮。從位置的角度來看,這個城市不但地理上距離首都台北市僅需車程約一小時,桃園國際機場也在40分鐘內可抵達,距離台中也在一小時內。鄰近新竹科學園區,則是台灣兩大學府國立清華大學及國立交通大學。新竹不但是融合新舊元素的城市,同時也巧妙的讓城鄉文化相容並存。位在市中心的東門城及城隍廟,兩者皆承載歷史的痕跡,後者更集聚台灣別具特色的在地小吃。雖然面積僅有104.1 平方公里,卻是高度發展並保有小鎮色彩的城市,未來的發展令人期待。 氣候 新竹擁有亞熱帶潮濕溫暖的氣候,雨季通常落在二月及九月間,尤其在四月至八月間降雨量最大。六月到九月是這個城市最炎熱的時候,而十月至十二月則是一年之中相對舒服的兩個月份。另外,新竹時常受到來自東海的風面影響,其他天然災害如颱風與地震在這塊區域也頗為頻繁。 競圖說明 一個傳統定義下的劇場空間,常被看作公共建築。這樣的建築物乘載當地居民的生活軌跡,也關乎周圍地景的相容與共生。當表演開始,劇場大門關上那刻,我們所處的日常生活被硬生生隔離在外。隨著劇場技術日益精進,所挹注在劇場製作的資金增加,成本的增加也反映在票價上,票價的增幅無可避免的排擠了一些觀眾。在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多見時,許多表演藝文團體也想出了因應的對策,開始帶著它們的節目往非傳統概念下的劇場空間,進行不同場域的大膽嘗試。這次的競圖,我們便是想要鼓勵大家發揮您的創意,設計一個空間,使它擁有如劇場般轉瞬即逝的特性。本競圖鼓勵作品呈現簡單建構方便拆除的特性,即便停留的時間短暫,卻帶有彈性,能夠提供不同作品表演的空間。 此外,這次競圖最大的挑戰,來自如何設計出一個與民眾從事日常活動完美契合的劇場空間。主題設為「劇場作為公共空間」,顧名思義,除老少咸宜之外,我們希望強調的是劇場作為一個表演藝術空間,它能夠不再受限於特定族群的觀眾,而是更加接近社會上所有喜愛藝術、對表演有興趣的每一個人。 在現存的都市紋理下,競圖的挑戰來自於設計的點子不光是需要考慮表演空間本身,同時也必須將劇場如何介入市民日常生活納入考量的重點。劇場村落(Theatre Village)可以從為期短短幾天的「劇場節」發揮想像,提供傳統與前衛表演各自發展的舞台,發掘表演與空間所產生的化學作用。一個能夠說故事、與人交流、甚至是能夠用餐玩樂,顛覆舊有觀念且嶄新的多重體驗。 設計要求 劇場村落(Theatre Village),為本次國際競圖的設計要求,請想像您設計的劇場空間將能夠輕易被移轉到不同場地使用,同時建築物本身使用的素材也建議以低成本的原料為主。這次競圖希望能看到大家打破過去對劇場建築的固有觀念,打造一個本身就帶有敘事感的空間,即使沒有節目正在上演,人們彷彿也能感受到建築物與地理景觀之間的和諧共生及對話。除建築師外,我們鼓勵您與劇場工作者如導演、設計師、編劇、技術師、演員、舞者、音樂家一同跨界合作。 這將是一個設計概念競圖,雖然並不會真正將作品建造出來,但獲獎作品不僅會於新竹得到展出機會之外,也會在台北舉辦的四年一度之世界劇場設計展一併得到曝光。 以下相關圖檔、照片及文件皆於OISTAT國際劇場組織官方網站提供下載: 基地立體模型圖示Sketchup Model/CAD Plans and Sections (.dwg) 基地簡介Project description 基地照片Site Photos 特別須知 成功的表演空間有許多特定的需求,設計的過程中需要考量到如何在環境上觀眾、表演者、技術設備都能和空間產生互動感受。為達到上述目的,分別有幾個要點提供思考: 觀眾凝聚力 觀眾席的座位分佈為劇場建築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好的設計能夠製造出讓觀眾身歷其境的氛圍,進而淡化台上與台下的界線。 視線安排 整體上,觀眾所在的位置要能夠清楚的欣賞整齣表演。關於細節的部份,如演員的肢體與表情動作,乃至場景與道具的設計也要儘可能的讓觀眾一覽無遺。 劇場聲學 在觀賞一齣表演時,除了視覺享受外,聽覺也是一不可或缺的感官體驗。在決定您的劇場設計時,請思考您設計的空間將上演的表演節目類型,以及怎樣能夠提供視覺與聽覺同時都兼顧的巧妙組合。 技術需求 舞台技術是表演節目中至關重大的環節,包括背景、燈光、投影或是機關設置。再精采演出皆仰賴背後的技術支持才得以完成。發想設計劇場空間時,也別忘了將技術層面一併考慮進去,同時須兼顧安全與實務上的可行性。 空間敘事 針對表演的特色與類別去作設計,及考量到表演將如何使用特定空間去敘述一個故事是設計是否能脫穎而出的關鍵之一。請在您設計的作品中標明何種表演適合在此演出,試著讓表演與場地之間產生連結。 劇場作為社交空間...

2015年OISTAT第九屆國際劇場建築競賽 競賽主題:漂浮劇場

四年一度的國際劇場建築競賽(Theatre Architecture Competition/TAC),是由OISTAT國際劇場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 of Scenographers, Technicians and Theatre Architects)建築委員會所主辦,乃是針對學生與新生代的劇場設計師所舉行的國際創意競賽。獲選的參賽作品將於2011年6月在德國柏林舉辦的Stage|Set|Scenery劇場博覽會中展出,現場並將頒發獎項與獎金。 TAC2015參賽主題:漂浮劇場 本屆的參賽主題是設計出能在柏林施普雷河上使用的漂浮劇場,而且這樣的漂浮劇場可以以纜線定位,並可隨時移至河道的別處繼續使用。 參賽者必須建造出可容納200-300人的漂浮劇場,另須包括一個可進駐20名人員的後台空間。前台部分,包括接待區、盥洗室、以及休息區,則可建置在陸地的空間上,但須可輕鬆被拆卸並移動至下個定點。 因地制宜的移動性劇場近年來逐漸普遍,如此形式的劇場通常可以營造獨特的氣氛,對於特定的劇作與演出來說,效果甚至更勝一般傳統劇院。 參賽者可自行決定在這座漂浮劇場演出的特定劇碼,不限定為傳統劇作或是實驗性質的劇作,並期待能看到表演與空間有更深層的連結。我們也歡迎劇場建築師們與來自不同領域的導演、劇場設計師、技術師、演員、舞者、音樂家、學生、或是與其他的建築師一同合作。 地點 2015年國際劇場建築競賽將在柏林施普雷河的東北岸「Holzmarkt」或「木市集」舉辦。 施 普雷河的東北岸的這個區域在柏林圍牆尚未倒塌前,是東德與西德的界線,也因此成為一個三不管地帶。在1989年柏林圍牆拆除後,這個區域逐漸發展成商業 區,許多企業的大樓也在此建立。然而介於火車道與河道之前的「木市集」則被聯合建築進駐,建立一個個便宜且暫時性的空間以讓柏林的年輕人舉辦各式各樣的活 動。這樣的聯合建築在近期獲得了一筆來自瑞士的經費,以提供這類場所的永續經營。 所有作品與介紹皆須以英文呈現,詳細參賽作品規範與要求請見OISTAT網站官方公告。 TAC2015重要日程表 2015年 OISTAT第九屆國際劇場建築競賽 9th OISTAT Theatre Architecture Competition/TAC 2015 2014年10月13日:競賽正式開始 2014年11月17日:相關問題詢問截止日(問題請email至:[email protected],將統一於11月24日回覆發佈於OISTAT網站〉 2015年3月27日:報名截止、作品寄件與繳費截止日 2015年4月11日至14日:評審會議與報告撰寫 2015年4月16日:通知得獎名單 2015年6月9日至11日:得獎與入選作品於Stage|Set|Scenery劇場博覽會中展出 2015年6月9日:正式公佈得獎名單並於展出地點舉辦頒獎典禮 入選作品展出日期:2015年6月9日至6月11日 德國柏林 Stage|Set|Scenery劇場博覽會   OISTAT 2015 國際劇場建築競賽 Theatre...
- Advertisment -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