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Kisho Kurokawa

丹下健三,創造劃時代紀念碑的日本建築大師

丹下健三,一位代表現代日本的建築大師,不僅在東京大學研究與教授建築,更是深受法國建築大師柯比意影響。他設計了眾多知名公共建築,如廣島和平紀念公園和國立代代木競技場。然而因為他的卓越成就,不但能夠獲得日本的讚譽,也在世界範疇如中近東和新加坡等地貢獻了他的城市規劃才華,被譽為「世界的丹下」。

重新梳理空間的大阪難波9小時膠囊旅館 9h ninehours なんば駅╱成瀨‧豬熊建築設計事務所

位於大阪難波車站的「ninehours なんば駅」為膠囊旅館締造了全新標準。 膠囊旅館的誕生 最早,膠囊旅館是由建築師黑川紀章Kisho Kurokawa)於1979年提出的日式住宿風格,此後在日本經濟高速增長的時期,日本各地建造了許多膠囊旅館,但在提供低價住宿選擇的同時,它們沒狹窄且骯髒,女性更是難以接受;在這種情況下,Nine Hours誕生於2009年,其品牌重塑了傳統膠囊旅館的形象,並以精緻的設計提供了終極的住宿體驗,大阪難波車站的「ninehours なんば駅」是Nine Hours第11家分店,進一步提高了住宿者的舒適度。 設計團隊對於膠囊旅館的用心以空間配置呈現 在之前的許多膠囊旅館,所設置的「濕空間」如盥洗、淋浴、廁所,往往以各自獨立的空間存在,成瀨‧豬熊建築設計事務所的設計團隊看到當中的問題,為了讓使用者更加舒適,比方說,從淋浴後到就寢前,從「濕空間」直接連串到「乾空間」,或是晨間在「濕空間」盥洗、梳理完畢準備出門,當中缺乏的過渡方式,應該以緩衝空間重新設計,於是設計團隊提出採取「衛浴休息區」,將儲物櫃、盥洗區、淋浴間區和廁所空間有條理的連貫在一起,並且與舒適的休息區結合,形成寬敞的「衛浴休息區」,讓住客不必在盥洗後又要衝回膠囊拿東西才外出,也可以在淋浴後稍事整頓休息,才回膠囊就寢。 © Nacása & Partners © Nacása & Partners © Nacása & Partners © Nacása & Partners © Nacása & Partners© Nacása & Partners ©...

昭和名建築也是代謝派建築代表作 黑川紀章設計之中銀膠囊塔到底會不會被拆?

素有日本建築教父之稱的黑川紀章,其所設計的「中銀膠囊塔」於1972年(昭和47年)完工,位在日本東京最繁榮擁擠的區塊之一──銀座,外觀就像是許多立方體堆疊而成,由140個 「膠囊住宅」所組成,每個膠囊裡都配有居家的基本配備,包括床鋪、衛浴、電視、電話及書桌等,滿足人類基本住居需求,由膠囊住宅形成一棟小型建築物,被認 為是日本代謝派建築的代表作之一。 代謝派建築的特點之一是「採取預鑄方式建造」,將建築分成許多「單元」在工廠製造完成後,再運到工地組 裝,可達到大量製造、標準化與快速組裝建造的目的,另一特點是「巨型建築」,在本體上持續增生,如同電影駭客任務裡的母體那樣,以龐大量體容納諸多生活、 工作等空間;「中銀膠囊塔」的居住膠囊就是在工廠預鑄的單元體,概念上是可以隨著時間演變與需求而增加或更換其單元體。 早在2005年時就已經傳出要拆除「中銀膠囊塔」,經過多次討論與爭議,仍未真正拆除,48歲的上班族前田達之決定在網路發起保留活動,3周已經募集了75萬日圓(約新台幣25萬),目標金額是 1,500,000日圓,出書做為宣揚建物保留的重生計畫。 中銀膠囊塔由2棟建物組成,分別有11層與13層樓,由140間膠囊組成,每個膠囊長4.1公尺、寬2.6公尺、高2.5公尺,以最小空間方式容納人類的居 住行為,因此建築師黑川紀章甚至被戲稱為「劏房之父」(劏房是香港出租房的一種,業主或二房東將一個普通住宅單位分間成不少於兩個較細小的獨立單位,作出 售或出租之用),中銀膠囊塔甚至讓電影「教父」的導演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慕名而來,他拜訪日本時,曾指定要參觀中銀膠囊塔;許多人在網路上為中銀膠囊塔請命,希望活化重新使用而不要拆除;中銀膠囊塔是否能夠撐 過五十歲生日,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網站 ::中銀カプセルタワービル(中銀膠囊大樓) on FACEBOOK:: ::募資保留中銀カプセルタワービル:: >>相關資訊 作品名稱:中銀カプセルタワービル | 中銀膠囊大樓 | Nakagin Capsule Tower 作品位置:東京都中央區銀座8-16-10 設計:黑川紀章 Kisho Kurokawa 用途:集合住宅 構造:SRC造、一部S造、地上11階~13階地下1階 完工:1972年(昭和47年) >>相關圖片 Kisho Kurokawa 黑川紀章 -...
- Advertisment -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