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漢寶德

Tag: 漢寶德

清水混凝土極簡構築紀念大師風範,南藝大漢寶德紀念館/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漢寶德紀念館落成,漢寶德是知名台灣建築師,也是南藝大創校校長,南藝大校舍主題建築圖書館也是出自其手,由姚仁喜建築師設計的紀念館採清水混凝土設計,外界都相當期待。

上海當代美術館「直行與迂迴:1940年代至今台灣現代建築發展之路」展覽 2022年7月16日~10月16日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辦展覽「直行與迂迴——台灣現代建築的路徑」,目的在於梳理台灣現代建築的發展脈絡,並展現台灣建築師對於其身份的審慎與反思,直面台灣建築現代性發展與本土話語思考,展覽由小說家、建築師、評論家兼策展人阮慶岳策展,展期由2022年7月16日~10月16日,並向公眾免費開放。

阮慶岳+王增榮《建築的態度:戰後臺灣建築師群像》直擊13位建築人的核心價值

《建築的態度:戰後臺灣建築師群像》為建築評論家阮慶岳王增榮,針對臺灣戰後十三位重要建築師進行的評論及對談記錄,其中以「經典凝視」、「開東合西」、「人與土地」劃分為三個時代: 「經典凝視」是戰後至六○年代、結合現代建築與中國傳統的王大閎陳其寬李承寬,以及貼近人性的女建築師先鋒王秋華修澤蘭;接著「開東合西」是八○年代轉向商品化的資本權力後,後現代主義代表的李祖原、漢寶德,與特立獨行的吳增榮,以及在九○年代引領回歸現代主義的姚仁喜;最後是「人與土地」,歷經九二一地震與經濟泡沫化,轉而省思臺灣在地現實與常民文化、回應自身主體的謝英俊黃聲遠廖偉立邱文傑

王增榮與阮慶岳,對談系列「建築的態度: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談論漢寶德

2020年六月號《建築師雜誌》,登出王增榮與我當初在「敏隆講堂」對談系列「建築的態度: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其中第六講談論漢寶德的內容。這系列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輩,第二部分是師長輩,第三部分是同輩。我覺得談論師長輩尤其困難,因為直言難不直言也難。

漢寶德2014年11月20日辭世 建築大師享壽80歲

台灣知名建築師暨建築學者漢寶德2014年11月20日晚間9時在台大醫院病逝,享壽80歲。 漢寶德最近一次公開亮相是2014年10月底出席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他舉辦「築人間:漢寶德八十回顧展」,他雖親自出席,但因身體不適,未上台致詞,病逝消息傳出後,許多漢寶德的學生都感到惋惜,漢寶德是台灣現代建築思想的啟蒙者,也心繫文化在台灣的發展,生前曾感嘆台灣談文創,只看經濟效益,卻忽略文化的紮根。 漢寶德1934年8月19日生於中國大陸山東,1949年來台,畢業於成大建築系,獲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碩士、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曾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籌備主任及館長、國立台南藝術學院籌備主任及校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文建會委員、台北市文化局顧問等。 執著近乎痴 漢寶德心繫文化 在回國初期,漢寶德參與設計洛韶山莊、天祥青年活動中心等作品,呈現強烈的現代建築立體派風格,之後漢寶德轉念為大眾而設計,產生融合當地地貌情境的溪頭青年活動中心,此後包括墾丁青年活動中心、南園等案例,更結合他長年從事古蹟修復工作經驗,以現代技術來詮釋民族與鄉土形式建築。 除建築設計,漢寶德也長年致力筆耕,早年就學期間創辦「百葉窗」,後來陸續編輯「建築」雙月刊、「建築與計畫」、「境與象」等建築專業雜誌,另撰有「築人間:漢寶德回憶錄」、「美感與境界」、「建築.歷史.文化」、「東西建築十講」等書,著作等身。還曾為中國時報人間副刊、聯合報副刊、中華日報副刊、天下雜誌、探索雜誌等撰寫專欄。 漢寶德於1994年獲教育部一等文化獎章、2006年獲得國家文藝獎第一屆建築獎、2008年台灣大學榮譽博士、2009年雜誌最佳專欄金鼎獎、2010年中國建築傳媒獎─傑出成就獎、2012年第二屆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終身成就獎。 「我做事的態度是很痴的。痴就是執著,長於自我反省。我不是聰明人,遇事反應很慢。我的長處就是把事情做到底,不完成絕不罷休」今年10月,漢寶德歡度80大壽,當時他坐著輪椅出席國立歷史博物館「築人間—漢寶德八十回顧展」開幕,自謙之詞備受推崇。 近年受肺病所苦的漢寶德,仍心念文化在台灣的發展,他曾在病榻接受媒體專訪,直言「文創」一詞是台灣獨創,文創產業在歐美都叫「文化」產業。台灣人創造「文創」兩字,也因「文創」定義不清、包山包海,政府和民間都摸不清方向。 漢寶德感嘆,台灣談文創多是小聰明,像把古蹟變成咖啡館、把故宮名畫印上圍巾,只是文創的「小聰明」,政府不該把心力資金放在獎勵這些「小聰明」,而應把文化從少數人欣賞的菁英文化轉成「人人都能欣賞」,而不只是「把文化變成生意」。 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建築思維 1934年出生於山東省的漢寶德館長,大學時期考上臺灣省立工學院(成功大學前身),這是全臺最早創立建築系的大學,接受紮實的建築手繪技巧訓練,奠定其對建築空間擁有細膩的美學覺察能力。畢業後前往哈佛、普林斯頓大學深造,取得建築與藝術雙碩士學位。其一生職志橫跨建築教育、出版、古蹟修復、博物館管理、藝術美學與文化界不同領域。2014年辭世於臺北,享壽80歲。 他深感1960年代的臺灣建築觀與世界有極大落差,自美學成歸國後,選擇以高等教育為文人救國的舞臺。於東海大學擔任建築系系主任期間,不斷透過授課、著作與翻譯原文書籍等方式,積極引入但又拒絕模仿無味而單調的西方幾何透視建築風格,嘗試在強調空間秩序的框架中,融入東方建築元素,為臺灣建築增添在地人文溫度與美學的可能。 在《東海學報45》「築夢者—漢寶德的建築觀」一文中曾指出:1990年代開始,漢寶德館長逐漸走向雅俗共賞的大乘建築觀,認為建築者應以更入世、更在地的精神服務社會,以打造民眾心之所望的生活環境為己任。這樣的內在思維轉向與當時的時代思潮緊密貼合,也因此成功開啟他日後投身臺灣古蹟修復及博物館經營管理的契機。 漢寶德勤於筆耕,不斷為臺灣建築夢與美學發聲 一生獲獎無數的漢寶德館長,數十年來著作等身。對建築充滿熱情的他,早年於成大就讀大四時,便創辦了《百葉窗》建築類雜誌,其後更陸續推出《建築》、《建築與計劃》、《境與象》等雜誌,皆對臺灣建築學子產生莫大的啟蒙意義與影響。 他以建築為筆,透過獨到的評論見解與知性筆觸,暢談建築文化、美感教育及藝術賞析,誠懇地針對藝術教育等公共政策,提出擲地有聲的針貶指導。於擔任臺南藝術學院(現為南藝大)校長期間,成功設立了博物館學研究所,是全臺最早將博物館學專業知識納入正式學制的學校,爾後更促成七年一貫的《藝術教育法》的立法推動,影響臺灣的藝術教育,其功厥偉。 對漢寶德館長而言,靜止的是建築,靈動的是思想。建築是一種流動的社會性藝術,唯有透過不斷辦刊物、寫專欄、出書論述,方能喚醒臺灣社會對藝術教育、美感教育的反思及重視。如同他創辦的第一本刊物取名《百葉窗》,就是盼望透過文字鑿出一點縫,讓光線透進來,照亮建築學界的前路。 帶領民眾輕鬆進入博物館的繁花勝境 建築設計是漢寶德館長本業的起點,教育文化則是他心之所繫的理想。 在《築人間:漢寶德自傳》一書中提到,漢寶德年近50歲擔任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1981年受教育部邀請,擔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籌備主任與第一任館長;他投入12年的時間,改變傳統博物館的建築型態,推動創新的博物館展示,利用「寓教於樂」的方式來普及科學教育。科博館落成開幕時,成功吸引民眾的注目與喜愛,為臺灣的當代博物館開創新例。他更引用中研院的組織條例,將研究人員納入博物館編制,觸發博物館的研究能量,更促成臺灣80、90年代博物館的蓬勃發展。 其後,漢寶德館長擔任過「臺北當代藝術館」草創時期館長、「世界宗教博物館」首任館長等。他嘗試透過博物館這個文化載體,以分享收藏品及輕鬆傳遞知識的方式,希望可提升國民在藝術美學與生命教育的素養提升全民品味。他認為19世紀德法工業產品能領先英美,差距在於「美感水平」,唯有提升美感水平,臺灣才有機會脫離「代工經濟」困境。 觀其一生的所作所為及所想,早已超越今日我輩對於建築師的想像與定義。他在辭世前出席「築人間—漢寶德八十回顧展」開幕時自謙說道:「我做事的態度是很癡的。癡就是執著,長於自我反省。我不是聰明人,遇事反應很慢。我的長處就是把事情做到底,不完成絕不罷休。」漢寶德館長的一席話言猶在耳,留給後代更多繼往開來的力量與典範。 漢寶德代表作品 漢寶德一生致力於建築教育,也設計過多項建築作品,獲獎無數。包括南園和許多人都留下許多年少回憶的救國團墾丁、溪頭、天祥等青年活動中心,都是他的代表作品。 以下列舉漢寶德8個代表建築作品,這些建物不只美觀、風格獨特,還根據當地的地形、氣候等環境因素,以使用者的立場做考量,兼具實用與人性化: 救國團溪頭青年活動中心 1975年完工,坐落於溪頭森林自然生態園區內,針葉林環繞,清新幽靜。該中心採用天然原木建材打造,風格別具。漢寶德以圓杉做建築的外壁與屋面,創造出原始山林的氣氛。此外,他以石頭鋪地,杉木砌牆,整棟建物接近自然,有如渾然天成。 救國團天祥青年活動中心 1978年完工,榮獲第一屆建築師雜誌獎金牌獎,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區內。該中心前身為天祥山莊,後為提升服務品質,於山莊原址改建為地上三層、地下三層的現代建築物,並改名為天祥青年活動中心。 救國團澎湖金龍洞青年活動中心 1980年完工,榮獲第三屆建築師雜誌獎金牌獎。建築外觀類似傳統澎湖民間建築的「堡壘」樣貌,並配合當地氣候,除了面向海灣的一樓餐廳為了觀海而做較大的開口外,其他三面皆為避強風而採用較小開口。 彰化縣文化中心 1983年完工,榮獲第五屆建築師雜誌獎。傳統造型為其特色,掌握了現代與中國傳統建築的共通點。在現代造型簡單明快的線與面配合下,使用門窗、欄杆等裝飾紋樣,加強了傳統的趣味。整棟建築物飄散著古色古香、雍容華貴的氣氛。 救國團墾丁青年活動中心 1983年落成的緊鄰墾丁青蛙石海濱公園,有精典閩南式建築住宅博物館之稱,為墾丁國家公園內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群落。設計原則為現代功能與傳統村落的結構相配合,並設有傳統村落廣場作為集會堂與餐聽之用。巷道則由一棟棟住宅組合形成,轉折、起伏,頗富自然變化的趣味。 澎湖觀音亭青年活動中心 1984年完工,榮獲第六屆建築師雜誌獎金牌獎。配合當地強勁季風,建成堡壘式建物,使即使在季風來臨的冬季,也能提供良好的戶外活動場所;氣候良好的夏天,則能讓使用者易於接觸海岸,聽濤觀浪 。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中心 1985年落成。其特色是在原有建築上增建的新樓。漢寶德尊重原有建物的設計原意,在既有基座上增擴,且達到新舊建築的諧調。屋頂的造型為設計合乎尺度的閩南式,但是因為垂直分配功能的關係,呈現出高低不平、錯綜變化的外型。 南園(新竹新埔) 1985年落成,佔地27公頃,位於新竹縣新埔鎮山區,原為聯合報系創辦人王惕吾退休隱居之所及員工休閒中心,由漢寶德精心設計而成;全區依山水而建,融合江南庭園、閩式建築、洋樓拱廊風格,動員上百名精湛藝師精雕細琢,成為台灣最珍貴的檜木建築群,是華人世界最大的山中園林,也曾為台灣款待過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蘇聯前總理戈巴契夫等人,現委由The One集團經營「南園人文客棧」。  

築人間—漢寶德八十回顧展 2014年10月24日~11月30日在國立歷史博物館

各位建改社團友夥伴新年快樂! 這齣欣建築團隊賀歲影片,一刀未剪一鏡到底連續拍攝而成走自然風!歡迎各位賞閱笑笑開...

漢寶德:沒有美術品的「美術館」

作者:漢寶德 時近中秋,天氣仍然燠熱。因此我對信義文化基金會的日本四國之遊,原只期待是北國秋高氣爽的天氣,在綠蔭中觀賞美麗的自然風光。沒想到,今年的氣候真特別,北國島嶼上的氣溫也居高不下,而且不時來一陣傾盆大雨。風景沒有看到,卻有機會參觀了幾座特殊的美術館,使人有不虛此行之感。 日本人認為建築師就是藝術家 我們的旅遊號稱四國,不過是飛機在四國島上高松機場落地而已。在地面上的活動實際是在幾個小島上。那是介乎本州與四國之間的瀨戶內海上的幾個小島,原來旅程的規畫在看準了團員們的興趣,有意的找到這幾個有自然美景,又有美術活動的地區,故我們在短短的幾天旅程中,吸收到不少新鮮的感受與異域的藝術趣味。 原來這一帶近年來有意的向藝術方面發展。這幾個島在日本現代化與歷經大戰的過程中,原被視為後方,是工業原料取得與丟棄的地方,所以是相對落後的。上世紀末他們決定清理環境,利用自然環境的優點,設法建設為一高水準的文化場域。歷經若干年的努力,在幾位天才建築師與藝術家的幫助下,慢慢有了成就,漸漸建立起吸引觀光客的「瀨戶內藝術祭」的常態活動。所以今天的瀨戶內海已經不是吳下阿蒙了。大家來這裡是體驗特有的藝術與自然結合的氛圍,欣賞其異乎一般美術的創作。他們已成功的塑造另一種美術館的模式。 使我感到非常驚異的,是日本人對建築與建築師的看法。在這些偏遠的島嶼上,日本人似乎接受了一個觀念:建築就是藝術,因此建築師就是藝術家,建築物就是藝術品。建築在西方被視為應用藝術,實用為主,美觀為副。這樣的看法也為西化後的東方人所充分接受。上世紀末,建築界有一種「建築就是藝術」的看法,但只有少數享有盛譽的建築師才有機會表演一番,但社會大眾並沒有承認這一點,這類建築只是被視為具有特異的造型而已。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看過被認定為藝術品的建築物,即使是名聞天下的,畢爾堡的古根漢美術館,觀眾還是以內部的藝術品為參觀目標,世上哪裡有裡面沒有美術品的美術館? 建築可以作為一種純藝術嗎? 這是一個全新的觀點,只有日本人才會想得出來。一方面,他們特別尊重建築家,認定建築物為作品對他們來說並無太多困難。另方面,日本可能是最受禪宗思想影響的民族,而禪宗是中國化了的佛教宗派,對於虛與無的境界,原已吸收到他們的民族精神之中。所以沒有美術品,只要有其他的精神的內容,同樣可以被接受。 建築作為一種純藝術,也就是不考慮它的空間功能,是不是可以呢?這也有兩種說法。其中之一是把藝術品的尺寸放大到建築物的大小。著名的建築師,哈蒂的作品就有這種味道:把建築當成大型的雕刻,其夾縫的空間算作室內,對於功能有限的建築,如美術館,也許是說得過去的。條件是出資的業主充分支持。但我在日本看到的才是真正的建築藝術。在這裡,建築並沒有予人以心搖目眩之感的外觀,只是很樸實的表達出最基本的建築要素。這些要素組成了建築,是建築家視為藝術表現的手段,但由於與功能結合在一起,一般大眾從來沒有視之為藝術。其構成為建築家們再三斟酌的,卻被觀眾所忽略。 對建築純藝術的欣賞 必須具備禪的精神 這些要素是什麼?就是由「面」組成的立體空間,用建築材料與工法所構成。美好的空間要很細心的權衡各個面(包括牆面與地面等)的比例、及其構造的面質與自然的色感。這樣的空間使用自然的光線創造出所需要的氣氛,或光影的戲劇。這就是空間藝術。 其實我們所居住及使用的房間都是這樣造成的。設計家曾花腦筋使它呈現出一定的美感,只是我們只關心居住的利便,就沒有很注意空間在一無所有時的精神境界。相反的,我們對於室內的一面白牆壁無法接受,非掛一幅豔麗的牡丹花才能滿足。只有以虛無的精神來體會空間,才能了解建築之為藝術的意義。所以對建築純藝術的欣賞必須先具備禪的精神。這一點,對日本人而言無甚困難,對我們就有些講不清楚了。 我們這次參觀的美術館分居在三個島上。首先看到的是豐島上的豐島美術館。據導遊告訴我們,這座島是因為富於地下水而被命名,也就是多水的意思。在島上,地面如有縫隙就有水冒出來,因此使藝術家有了創作的靈感。這當然是裝置藝術或行動藝術產生之後的觀念,藝術家與建築師就在此觀念下,建造了第一座完全沒有美術品的美術館,也是最有禪味的美術館。 戒慎的心,看完一無所有的空間 他們靈感的來源是水珠。因為地下水呈現在我們眼前最醒目的是水泥地面細小孔洞所冒出來的水珠。由於水壓力一直存在,水珠不斷增大,然後順斜坡流走。建築師就設計了一個大水珠,俯伏在地面上。鋼筋水泥的薄殼建築,面以白色,在綠色的山林環境中非常醒目。 走到水珠的裡面,發現是一個大圓頂,略為扁平在一邊開了個圓洞可以看到天空,並用以採光。在這個偌大的空間裡,沒有任何展品,你所能體驗的就是這個一無所有的空間的美感,因此本地的訪客會坐在地上,微合上眼睛,享受這個安靜又獨特的空間。 他低下頭會發現在圓頂的地面上,由於豐盛的地下水所冒出來的許多水珠。建築師有意的使地面略有起伏,讓水珠有滾動的機會,因此細心的觀眾,以欣賞動感的水珠從生到滅的故事。這是一個動人的過程,觀眾才覺悟到,這才是這座美術館的展示品,也是這座美術館建築的縮影。是的,觀眾是走過藝術品中,所以被一再告戒不可以攝影,不可以出聲,要脫掉鞋子,手不可以碰觸牆面。 觀眾以戒慎的心情看完這一無所有的空間,回頭看看這個大水珠,發現自己是上當了,還是確有收穫?看了一個美術館,竟沒有留下任何美術的影象。 展示室中大多沒有展品 說到這裡,我要談一談他們的博物館營運的觀念。博物館是西方文化的產物。它原是皇家或貴族把所收藏的文物或藝術品,酌量公開,與公眾分享的意思,所以在開始發生的18、19世紀,對公眾來訪是有限制的。經過現代化與民主化的發展,博物館的營運逐漸以服務觀眾為主,所以展示與教育的功能漸超過了收藏與研究。到今天,除了非常少的例外,博物館總是以吸引大量觀眾來訪為主要經營理念,新設的博物館也以此為條件來決定其營運計畫。 瀨戶內海的這幾座小島上的美術館,居然反其道而行,自高身價,擺出愛來不來隨便你的態度,簡直使我大開眼界。在幾個偏遠的小島上,要搭船轉車數次才能到達,下了車還要步行若干坡路才能見到美術館門口,總算到了,卻被攔在門外,先脫鞋才能依序進去。慢!每個展示室,一次只能進去幾個人,所以沒有多少觀眾卻要排長龍。妙的是,這些展示室中大多沒有展品,只是抽象的空間的設計。 最近本州宇野港的直島,好像是著名建築師安藤忠雄的表演場地。有一座安藤博物館,是把一座老宅的內部與後面用安藤式的水泥版空間改裝而成。有一座是安藤設計的,把一個幾何形構成的建築埋在地下的「地中美術館」,其內部空間當然都是安藤式的水泥版空間。在這裡面,觀眾都不准談話,不准動手,當然更不准照相,大家排隊依次進入,如同拜聖殿一樣的,都悄悄的、緩慢的走過那些黑暗的廊道,是我看到的,對建築師致上的最高敬意。我不禁想,在台灣,我們可以建這樣一座博物館嗎? 他們不把觀眾放在眼裡可以以我個人經驗為例。我因年邁體弱,出門要坐輪椅,此行亦不例外。我不必脫鞋,但要把輪子清潔後加套,自不在話下。使我感到意外的,是室內的空間展示,為了創造空間變化,梯步是不可缺少的,卻沒有考慮到無障礙的參觀環境。所以在「地中」美術館裡,我雖然排隊入場,仍有三分之二的展示無法親身體驗! 地中美術館是安藤的紀念碑,完全以建築為展示品。他在地下創造了五個採光井,其中較大的兩個,一個三角形,一個方形,為天井,也就是院落,是純淨的幾何空間。其餘三個為展示室,是大家排隊看展的三個藝術品。在這三個房間中,一間展示莫內的五張同類的畫,著名的睡蓮系列,是唯一與傳統美術館相近的展示,其他兩間為兩位美國加州的藝術家按照安藤的建築空間所創作的「作品」,因為只有空間與光線,一般觀眾可能會不知其所以然。這樣大的一座美術館,卻只有三件作品,其中兩件是非常抽象的作品,居然有些年輕學生在排隊等候入室,日本的年輕人真有這樣高的水準嗎? 如果我們也建造一座 沒有美術品的美術館…… 我看了這幾座勉強稱之為美術館的作品,不免想到台灣的文化現狀。台灣因為有日據半世紀的背景,人民對日本文化是有觀感的。可惜的是,日本文化中高度的審美標準與禪寺的沉思式心靈卻沒有影響到我們。我們仍然是一個喜歡熱鬧的社會,對淡雅的美有形無形的加以排斥,這正是國民精神生活中難有美感的原因。 我們當然沒有模仿日本的理由,但是作為建築界的一員,覺得這也許是促成社會大眾提升建築欣賞能力的一個辦法。台灣社會對日本建築師非常尊重,因此日本的著名建築師都有作品在台灣。但是大家真正懂得欣賞這些作品嗎?這使我想到,如果我們也建造一座沒有美術品的美術館,也許可以使台灣的民眾驚覺到抽象美感的特色。 建築是抽象的藝術,比抽象畫還要抽象。把建築當成展示的核心來建一座美術館,陳示出空間的感動力與幾何所構成之美,即使讓民眾花幾秒的時間去加以體會,他們不能欣賞,也許會被激怒,可是把實體的建築當藝術品展出的事實,應該會使他們反省自己的感受,逐漸接受幾何構成的美感,甚至與日本人一樣,坐下來靜思以深化美的感覺。這,是可能的嗎?

漢寶德閩式建築群 墾丁青年活動中心變博物館

位於屏東縣恆春鎮的救國團墾丁青年活動中心,緊鄰墾丁青蛙石海濱公園,總面積約24公頃,由國寶級建築大師漢寶德博士所規畫設計,素有精典閩南式建築住宅博物館之稱,為墾丁國家公園內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群落,中心本身即為國家公園內重要景點之一。

救國團溪頭活動中心——竹林、木屋、茶

前些天,因應邀到台中演講之便,去了一趟溪頭。我已經有二十幾年沒有去過溪頭了,對於在台大實驗林場中,三十幾年前設計的青年活動中心,一直想再去看看,究竟這座當年曾風光一時的建築情況如何了?一個世代已經過去,青年救國團當年的老朋友都已退休,救國團的任務也早已改變了,現在的年輕人怎麼看活動中心的建築呢?

2008 TRAA 第一屆台灣住宅建築獎揭曉 元根「碧波飛」社區獲最佳住宅建築獎

第一屆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歷經數個月的籌備策劃,各方公開徵得129件作品(私人住宅26件、集合住宅103件),於1月12日首先由六位初選評審:王俊雄教授、王增榮教授、金以容建築師、徐明松教授、陳珍誠教授、黃長美建築師篩選出31件進入決選之作品(私人住宅9件、集合住宅22件)。
- Advertisment -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