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探索王大閎!《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簡體中文版重新上架

0
1451

建築師王大閎在亞洲現代建築史上佔據著重要地位,由徐明松老師所撰寫的《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一書除摘選王大閎建築實踐中39個案例加以評 述外,還針對他的所有作品提供了翔實且全面的資料,讀者從中不僅可瞭解到王大閎建築實踐的特點及演變、一些重大作品的前後始末,更可窺得一位建築師在動盪大局下的人生際遇。

2010年,台灣只印了200本《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2010年時台灣只印了200本《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曾經短暫在誠品書店販售,2014年同濟大學出版社的光明城編輯團隊重新校閱此書,詳盡地拾遺補缺,以簡體中文版在中國大陸上市,亦會在臺灣的誠品書店重新上架銷售。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徐明松

書名:《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作者:徐明松
出版社:同濟大學|光明城
出版時間:2014.10
裝幀:布面精裝
定價:298元人民幣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封面

 
我們為什麼要做《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秦蕾(光明城總編輯)

近 二十年來,中國的城市與建築處於高速的發展中,成為世界矚目的熱點。而與此同時,中國城市與建築專業出版水準普遍較為低下,相比歐美、日本、台灣都有巨大 差距,與中國當下城市和建築的高速發展及其相應引發的關注與討論現狀完全不匹配。有大量需要記錄、研究與反思的課題沒有被出版界關注到,缺乏思想、創新及 品質的書充斥人們的視野,盜版書猖獗……這種糟糕的出版現狀一方面使中國的建築與城市出版完全錯失了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機會,另一方面也使中國城市與建築的 發展沒有得到來自出版文化的應有推動力。

正是基於這一背景,我們創立了城市與建築專業出版品牌「光明城」,努力以更新的觀念、更積極的態度、更敏銳的視角去回應中國城市與建築的問題。

隨 著一系列具體策劃與出版工作的展開,我們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目前國內建築業及相關出版業中普遍瀰漫的浮躁與焦慮。一方面,我們急於追隨西方,建築師、學者 以及媒體、出版的關注點幾乎都集中於西方;國際大牌建築師、國內明星建築師、地標建築或當前熱點充斥於媒體,這無疑是一種只重眼下、急功近利的態度使然。 而另一方面,我們又有著深深的焦慮,因為來路已經忘卻,前路猶未可知,雖然步履匆匆,內心卻並不自信。

今天,人們開始逐漸意識到,我們已經到了從「向外看」轉向「思考自身」的重要轉折點,因為我們對中國自己的文化、歷史不瞭解,就不可能走得足夠遠。

我們將「光明城」出版計劃的重點之一放在有關中國自身近現代史的選題上,希望借此推動有關中國近現代史的關注與研究。儘管我們知道做這件事會比做其他的熱點出版更「費力不討好」,但我們堅信,這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方向,才是應該讓更多人看見的未來。

緣起

在 大約五六年前,我第一次聽一位台灣的老師詳細講解了王大閎的國父紀念館等作品;而在那之前,王大閎對於我,只是一個偶爾聽到的名字。在那之後,我開始逐漸 明白他之於中國建築的重要地位。直至有機會聯繫到銘傳大學的教授、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秘書長徐明松老師,我才真正得到大量有關王大閎的書、資料和訊 息。而緊隨其後,張永和老師也力薦我們出版關於王大閎的書,因為他認為王大閎可以說是亞洲現代建築的奠基人之一。

王大閎,1917年生於 北京,幼年於蘇州長大,其父王寵惠為中華民國首任外交總長、駐荷蘭海牙法官。王大閎13歲去瑞士讀書,隨後赴劍讀最好的專業之一——機械工程專業,次年 轉至建築系,並在畢業後赴哈佛大學深造,師從格羅皮烏斯,與貝聿銘、Philip Johnson同班,充分汲取了西方現代之精神,同時骨子裡仍保持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情懷。畢業後,王大閎先留任中國駐美大使館任隨員,之後於1947年回 到上海,與陸謙受、黃作燊、鄭觀萱、陳佔祥創立五聯營建計劃所,並完成「大上海都市計劃」等重要規劃、設計。1949年,王大閎轉至香港工作,隨後遵從父 親要求定居台灣。1953年成立大洪建築師事務所,努力探尋中國本土的現代建築之路。其作品建國南路自宅、虹廬、虹英別墅、國父紀念館等,將西方現代建築 的精神與中國傳統文化、傳統空間關係融為一體,對中國現代建築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和深遠影響,是中國建築師中最早關注現代性的建築師,也無疑是中國 現代建築重要的先驅之一。

然而,這樣一位中國近現代建築史中無比重要的建築大師,在中國大陸,卻鮮有人瞭解!也正因為如此,有關王大閎的出版計劃便成為「光明城」最先確定的選題之一。

我 們思考、探究中國自身建築之路,必須瞭解王大閎。他是連接我們斷裂、模糊的建築發展之路的一個重要環節,可以幫助我們明了原本模糊的想法,促使我們更自覺 地思考和看見我們的未來。如果作為一個建築師或建築系學生,你只知道密斯庫哈斯,卻尚不知道王大閎或華攬洪,那麼,這正說明此書出版的意義。

我們希望能夠通過這些書,把斷掉的歷史線索重新縫合起來,讓國人對自己的歷史、文化,對真正有價值的事不再陌生。

「把它做好!」

但是為《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簡體中文版的出版所花費的精力的確遠超乎我們的預料。

這 本書的繁體版於2006年由台灣誠品書店出版,是有關王大閎的眾多出版物(均為繁體版)中最大部頭的一本,也是其最完整的作品集——不僅以專論形式評述了 其所有重要建築代表作,更以文獻形式詳盡記錄了其所有建築作品。最初作者徐明松和我們討論出版計劃時,很擔心我們的出版壓力,所以建議我們先出版縮減本來 試探市場。但我堅信只要是有價值的書,只要我們做到足夠好的品質,以及努力去做宣傳推廣,一定會有足夠多的讀者認可。所以我們很堅定地直接從這本最大部頭 的作品全集開始。

在確定這個選擇之後,我們開始進一步細讀、研究書的內容、相關資料。我們瞭解到,在編輯繁體版時,由於某些條件所限,所 以王大閎當年在上海的部分項目資料有限,於是我們努力聯繫一些學者,希望蒐集整理到更多的相關資料,並補充到簡體中文版中。儘管後來並未能盡如人意,但我 們還是借此核對了很多重要信息。

中文簡體版並不是直接套用繁體版的版式,而是完全重新設計排版,因為繁體版的設計師(著名設計師王志弘) 在台灣,再版所需的看似容易實則極其耗費精力的排版工作很難異地完成,所以我們邀請了北京的設計師(typo_d)擔綱簡體版的設計。在簡體版的設計中, 設計師一改繁體版清新細膩的風格,因為我們都認為王大閎的一生與其建築都尤其具有歷史的厚重感,因此,書的整體氣質也應該表現出這種厚重感和力度;同時, 簡體版還將生平、建築作品、文獻附錄等三大部分做了更明顯的區分,在開本、字體、圖片的排布方式等各方面做了反覆的推敲(正如王大閎的一個故事——據說他 在某個項目中反覆推敲欄杆扶手的高度,最終從90cm修改到89.5cm,因為他認為那是最好的感覺)。比如,書中圖片編號字體特別選用了「未來體」,是 為了回應王大閎在登月紀念碑、《幻城》(王大閎科幻小說)等作品中所體現出的對未來的暢想。布面裝幀的書脊壓線呼應了王大閎建築中的線腳處理。圖片的排布 關係、色彩處理等也都是在反覆體味其建築所傳遞的信息之後的精心設計……

全書的審校工作多達11輪。首先,我們在初覆審的過程中非常仔細 地核對了書中涉及到的大量重要信息,包括年代、參考文獻等註釋信息,並的確發現了繁體版中的一些疏漏、錯誤之處。隨後在終審後,又交台辦做審核,再之後, 便是一輪又一輪的加審、校對等。對於這樣一本重要而嚴肅的出版物,這樣的審校工作也是必須的。

「一切有價值的事都不容易」

在 全書接近尾聲時,當我又一次讀到序中所引用的王大閎於1996年在《雄心與野心》一文中所寫的一段話:「……他(指貝聿銘)始終居留異邦,我急於回往祖 國。他胸懷壯志,從紐約麥迪遜大道邁進歐亞,抓緊機會,不顧一切地去實現自己的雄心;我只有野心:在台北街頭巷尾,白日燃燭,追尋一種屬於中華民族的生活 與環境,渴望有一天能完成幾件深具意義的工作。」我忽然想到真的應該邀請貝聿銘為本書寫一段話,因為貝聿銘王大閎,二人曾是同窗,同樣才華橫溢,但卻選 擇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一位留在西方世界創造出了不起的成就,而另一位則毅然選擇回到故土去探尋屬於中國自己的現代建築之路。當年他們之間有怎樣的微 妙關係,又是否存在瑜亮情節?我雖在王大閎自己的文中多少可以感覺到,但並不能真地明了。但無論怎樣,我想如今,他們一東一西,時隔大半個世紀,想必都會 以更超脫的方式去看待彼此吧。那麼,倘若真能請到貝聿銘來為王大閎的這本書寫一段話,回應18年前王大閎寫給他的那一句,那麼一定是意味深長的,甚或會成 為一段佳話……於是,我試著通過貝聿銘身邊的人表達我們的這一邀請,然而很可惜,無論是他事務所的人,還是他的家人,都回覆說貝聿銘實在年事太高,已經沒 有辦法寫這樣的文字了。

王大閎,以及很多那一代的大師,他們的人生厚度,大約不是我們今天的國人所能企及的。他們承載著家國抱負、文化雄心的人生,帶著種種的傳奇,編織出跌宕起伏的大歷史。閱讀他們的人生與那一段段歷史,我們或許才能放下焦慮,明了我們從哪裡來,要向何處去。

一切有價值的事都是不容易的。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01 – 預製住宅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02 – 預製住宅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03 – 戰後住宅競圖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04 – 戰後住宅競圖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05 – 城市中庭住宅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06 – 城市中庭住宅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07 – 浴室設計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08 – 浴室設計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09 – 小住宅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10 – 小住宅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11 – 建國南路自宅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12 – 建國南路自宅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14 – 日本駐臺灣地區長官官邸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15 – 日本駐臺灣地區長官官邸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16 – 沙利文宅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17 – 沙利文宅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18 – 台灣省政府兩層連棟式宿舍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19 – 台灣省政府兩層連棟式宿舍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20 – 中油大樓馬公辦事處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21 – 中油大樓馬公辦事處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22 – 臺灣大學第一學生活動中心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23 – 臺灣大學第一學生活動中心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24 – 淡水高爾夫場俱樂部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25 – 淡水高爾夫場俱樂部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26 – 臺灣大學法學院圖書館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27 – 臺灣大學法學院圖書館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28 – 濟南路虹盧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29 – 濟南路虹盧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30 – 國父紀念館競圖計畫案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31 – 國父紀念館競圖計畫案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32 – 亞洲水泥大樓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33 – 亞洲水泥大樓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34 – 淡水假日自宅計畫案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35 – 淡水假日自宅計畫案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36 – 張群宅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37 – 張群宅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38 – 東門基督長老教會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

 

《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內文樣頁 39 – 東門基督長老教會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