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華建築師簡介
王秋華建築師是1925年出生於北平,畢業於重慶國立中央大學建築工程系,1946年前往美國於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取得建築學士學位,1947年於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建築學碩士學位,師從古德曼(Percival Goodman)建築師。在碩士期間即於古德曼建築師事務所工作,更於1960年起擔任事務所合夥人,與古德曼建築師共同工作長達30多年。1979年返回台灣,於台北工專(今台北科技大學)及淡江大學任教。1984年於成立王秋華建築師事務所正式執業,開始與潘冀建築師展開合作至今,1985年完成代表作品「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至今事務所開業已達35年,對台灣建築界有不可抹滅的貢獻,並於今年(2019)以94歲高齡獲得第21屆國家文藝獎的肯定。
王秋華獲國家文藝獎
王秋華獲國家文藝獎,重要性定位戰後台灣女性建築師的出來,除王秋華外另一位重要的女性建築師,是修澤蘭建築師,和王秋華同樣就讀重慶中央大學建築系,可惜修澤蘭女士於2016年在上海辭世,王秋華建築師則錨定在台灣女性之於台灣建築史脈絡的重要位置。
王秋華的專業養成是在中國大陸跟美國,直到54歲(1979年)才回台灣定居,並開始在台北工專(今台北科技大學)及淡江大學教書,當時回台主因也非要發展建築,而是為了照顧年邁的親人。她對台灣建築路線、建築思潮其實涉入不多,也沒有積極的介入,她關心重視的議題在於建築裡人性的尺度,及綠建築的自然通風、採光等,這部分一直存在其作品中,但很可惜當時並未對台灣建築界造成影響。
對於女性建築之影響
王秋華在建築領域堅持到九十多歲,2018年台灣女建築家學會成立時,更被學會尊為名譽會員,但女建築家學會似乎僅是尊重王秋華,但對其建築風格、建築脈絡,似乎未有足夠深入的研究。雖然學會主編了96期的台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建築專業的社會意義─王秋華建築師的設計及思想》,該書內容仍多是由王秋華身邊好友談論她的生平、彼此互動等,而非針對作品進行分析研究,以及探討作品的價值及意義。因當她的作品缺乏整理及進一步建立脈絡時,就難去釐清她在建築史上的重要性,也無法散播影響力。
古德曼建築師的影響
王秋華女士在美國求學時,師承古德曼建築師,但其本質相當不同,我初始對古德曼也不熟悉,古德曼的作品帶有點粗獷主義(Brutalism)的味道,且空間中有種精神性的形而上特質存在,也許與古德曼個人信仰有關,尤其他很嚮往烏托邦。王秋華在哥倫比亞大學念書時,就已在古德曼的事務所工作,之後晉升為事務所合夥人,因此作品都是兩人聯名,故無法分辨作品屬誰,根據王秋華所言,晚期大部分作品的平面都是由她在操作。
王秋華返台後主導作品,還帶有粗獷主義跟早期柯比意的影響,但阮慶岳跟王增榮兩位建築評論家都認為,這個時期開始的風格與她在美國與古德曼合作時已經不同,原本帶有精神性、靈性及有點浪漫的特質,似乎在空間中消失了,如代表作品「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1985)」,在各方面都達到一定的水平,但少了形而上的靈光,阮慶岳認為與個人的特質有關。
女建築家學會存在的意義
阮慶岳認為,現在女建築學會比較像是在做一個社會運動,將所有女性建築師聚集起來,藉此取得發言權,是屬於有些政治意味的操作模式,但是綜觀歷史中有些女性運動,最後所以沒有很成功,有時就是因為掉入過於政治面向的操作,與一般大眾疏離而無感,甚至不知道女性運動究竟要什麼?有時連女性自己都不知道女性運動跟她們有什麼關係。真正重要的,是去梳理兩性之間各自的差別價值,並不是去爭取保障的權利,而是看見價值何在,尊重價值,才有存在的意義。因此,女建築家學會應更認真去整理女建築師自身的價值、脈絡,以及拉出與男性之間的差異性。
台灣現今優秀女性建築師
台灣建築專業界有相當多優秀的女性建築師,比如金以容、姜樂靜、林欣蘋、戴嘉惠等,阮慶岳指出,她們在作品中已經表現出女性不同於男性的特質,且存在她們的作品中。如姜樂靜建築師921地震後的小學作品潭南國小,可以會發現姜樂靜的思考方式,非常細膩與男性很不同,尤其會思考每位使用者的處境跟需求。除這幾位外,黃惠美也具有這特質,只是這脈絡還是缺乏梳理。殷寶寧研究出版修澤蘭建築師的專書,是一件對這議題關注的好事,可惜書中對性別這部分,雖然有點到核心,但還是有些太少,並未把性別當成全書的主脈絡去研究,因為性別確實會反應不一樣的建築觀。
阮慶岳進一步闡述,女性特質並不代表只有女性才具有,男性也會有女性特質,只是若社會不鼓勵、不尊重,也未建立起這樣的價值性時,就會被壓抑甚至排除掉,譬如我們可以說中國傳統建築的合院是男性特質的空間,園林相對則是非常女性特質。而且,園林設計並非只有匠人主導,俗語三分匠七分主人,這個主人可能是居住其中的文人,如《紅樓夢》中賈寶玉的父親賈政,在大觀園快完工時,讓賈寶玉跟他一起走園,就是要讓賈寶玉知道他為何這樣做園子,因此當走到一個亭子時,賈政會指出這邊的風景是如何,然後考賈寶玉該給亭子取什麼名字。
建築師的歷史使命
阮慶岳指出,王秋華在建築上沒有很強的企圖心,可能在那個年代華人的教養中,男性被教育要承擔家國興危及傳承的責任,因而會有一種使命感,相對來說女性比較沒有被教育要去扛這個責任。王秋華雖然算是一位理性、準確的人,但她從未把家國為己任放在心上,而這是個祝福也可能是個詛咒,是各一半的,而她的學姐修澤蘭也是,即使有「陽明山中山樓(1966)」這種仿古的現代建築作品,但這軸線明顯不是她有興趣的,只是因為業主要她做,所以轉身修澤蘭就把這些忘掉,根本不覺得這跟她有什麼關係,這個其實無關性別,是後天教育所養成的。王大閎的基本個性屬於儒家,因此明顯有這個使命感,李承寬個性是比較道家,故幾乎沒有這樣的傳承壓力,陳其寬則介於兩者之間。王秋華一直沒有表現出很強的生涯企圖心,而是用平順、略微保守的方式在做,雖然1984年就成立自己的事務所,但主要是跟潘冀的建築師事務所合作,沒有要積極自我經營的意思。
台灣建築師的信仰與創作能量
台灣在1980年前,因為整體的資源有限,要做重要的作品只能是政府項目,但政府的喜好很單一,必須要遵從這個方向。另一個原因,是當時台灣社會能給予的養分不夠,一個好的作品是與其身處的時代、來往的人,所共同醞釀出來的。當時台灣沒能提供這個支撐的力道,創作者應當很寂寞,就如同身處沙漠一般,只能仰賴自己攜帶的食物跟水存活,在得不到補充之下,總有消耗完的一天,若時代當年能跟上,是能給創作者養分跟能量的。
每個時代都一樣,會有人努力追求原創性,但也有許多人並不這樣想,而只是在抄襲模仿,王大閎、陳其寬、李承寬是試圖要走一條自己的、獨特的路,他們從沒想去模仿誰,而是要創造一個新的、獨特的建築。這樣的野心與企圖,比較沒有在王秋華身上看到,反而在另一位女性建築師修澤蘭的身上有看到一些。
王秋華與潘冀合作多年
王秋華自贏得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競圖後,就與潘冀建築師事務所合作,至今已有35年。我認為潘冀長期很尊重及照顧王秋華女士,因此當他自己獲得第19屆國藝獎時,即邀請王秋華擔任他的頒獎人,而且潘冀不讓這個照顧太過明顯,是用婉轉的方式去表現。
由於高度自我要求加上敬業態度,王秋華的修養、人品與風範都極佳,她每天都會步行去公司上班,直到身體逐漸不好時,才轉為搭公車上班,那時她已近九十歲了,近期因在家摔傷才開始坐輪椅。她非常喜歡音樂,且英文極好,可以隨口背出多首英文詩,除此之外,電影、旅遊、藝術等領域,她也很喜歡,對人生的態度很開放,且一直保有好奇心。
王秋華的意志力非常令人敬佩,譬如2019年11月23日,她受邀至香港M+博物館,參加「M+思考:女性、建築與城市的對話」論壇擔任講者,雙腳不便的她坐輪椅到會場後,不肯被直接推上台,而堅持自己走上去,雖然短短的距離,就堅持走了不短的時間,但也讓人看到她的驚人的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