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0 4 月, 2024

Tag: 殷寶寧

921後的再生 台灣解嚴世代建築師如何翻轉傷痛與希望?吳光庭、王俊雄、王俊傑與殷寶寧的對話

921大地震後,解嚴世代試圖透過建築呈現自己,也隱含著失落的未竟之志。在這變化的年代中,建築媒體不僅試圖走出專業框架,也可以與大眾對話,逐步建立臺灣建築的言說。然而因為這背景,將於2023年8月26日在忠泰講廳舉辦活動。主講人包括:吳光庭教授,王俊雄主任等。與談人有王俊傑館長,殷寶寧教授等,由龔書章教授主持。

體驗時代變遷 忠泰美術館「解嚴世代」台灣建築系列演講 挖掘解嚴世代建築師成長軌跡 為2024年建築展暖身

忠泰美術館藉由系列講座,深度剖析台灣「解嚴世代」的群體成長經驗,並梳理出台灣建築發展的歷史脈絡,也為忠泰美術館預計在2024年呈獻的年度建築展覽《1963─台灣建築的解嚴世代(暫)》奠定基礎,並預告了展覽的壯闊景象。此系列講座活動將於8/5、8/6、8/26、9/2在忠泰講廳舉行,參與講者包括龔書章、郭文亮、褚瑞基、林曼麗、曾成德王增榮詹偉雄、李玉玲、黃聲遠吳光庭王俊雄王俊傑殷寶寧林芳慧、吳耀庭、許麗玉、林家如等。

2022年6月23日陽明交通建築研究所線上論文口試(第二天) 歡迎大家上線參加

2022年6月23日(星期四),陽明交通建築研究所將舉行線上論文口試的第二天活動。誠摯邀請大家上線參加。當天將分為兩個時段,Session 1 於早上9點半至12點半,邀請了外評委員殷寶寧與洪大為;Session 2 則是下午2點至5點,由外評委員黃少妤林宛蓁評審。歡迎大家上線參加!

殷寶寧《在建築與文化之間,我們設計》以深層關注與提問串接建築、設計與文化

《在建築與文化之間,我們設計》集結了建築學者殷寶寧近年來在建築、設計與文化領域的研究與寫作。看似獨立成篇,但共同貫串的,來自於對文化深層的關注與提問。 殷寶寧以地域為經,年代為緯,在建築與文化的交織論述中,觀察設計如何回應使用者的想像與實境。最初以中華商場啟章,在於該建築承載了臺灣在戰後現代化過程中,追求在城市景觀與建築表徵上的現代性之夢。接著來到捷運中山站與雙連站之間的赤峰街街區,曾經是黑手油氣產業聚集之處,而今反差萌地構成文青青睞的文創聚落。

殷寶寧:從敕使街道到華燈初上

電視劇《華燈初上》受到關注,不僅引發台劇熱話題,連帶地,條通一帶地景發展與變遷的歷史軌跡,吸引了眾多好奇與回眸。不知道有沒有人想過,「條通」這個詞何時成為我們可以相互溝通與理解的在地語彙?「華燈」,形容剛入夜時的繁華城市景象。「條通」城市地景彷彿只能是夜間場景。而帶動這燈紅酒綠夜笙歌的樣貌,竟然來自我們不自覺的殖民回憶場景。

基隆市都發處「2021基隆山海工作營v6.0」2021年9月4日開幕,與市民一同發現山城新想像

為解決基隆青年外流、空間閒置及產業沒落等問題,尋找海港山城新生活型態契機,基隆市政府第6度與元智大學合作,於110年9月4日起舉辦為期一週的「2021基隆山海工作營v6.0」,邀請社區居民、旅外學子以及市民朋友和建築師、藝術家共組團隊,在太平山城社區駐點工作與創作,於2021年9月4日上午在太平國小下方平帶舉辦開幕茶會,包含太平國小整修工程設計師郭旭原、黃惠美建築師夫婦、《基隆的氣味》作者鄭栗兒、臺灣藝術大學殷寶寧教授等貴賓皆到場參與。

建築學者殷寶寧歷經十多年書寫《現代性的魅惑:修澤蘭與她的時代》尋覓臺灣第一女建築師的身影與作品軌跡

修澤蘭是臺灣戰後重要的建築師之一,1925年8月15日出生於中國懷化市沅陵縣,2016年2月27日辭世。修澤蘭的作品具高度表現性與雕塑性。設計作品類型多元,包括學校教堂火車站等,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為陽明山中山樓、花園新城與衛道中學聖堂。

台北大巨蛋履約爭議 「動搖」建築界信心

2007年成立的建改社,是凝聚建築界討論與共識的主要平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林洲民皆為成員。昨兩人主動邀建改社成員對談溝通,包括國家文藝獎得主陳邁建改社社長呂欽文台東縣前副縣長張基義、建築師徐岩奇殷寶寧、胡弘才等十多位建築界人士出席。該對談也特別邀請阮慶岳,他因事未出席。

殷寶寧:矛盾錯亂的城市印記與情感

臺北機廠」是否能全區保存爭議為去年底台北市長選戰中,城市文化保存重要議題之一。具體開發想像從是否興建臺北市第二美術 館、國家級鐵道博物館,到文創園區等方案,引發「文化」領域內爆為歷史保存殺手對立的論述衝突廝殺;忽略在新自由主義政治氛圍中,原本為公共(寡佔)事業 概念的百年老店台鐵,必須以變賣「祖產」(heritage)來彌補虧損的真實,當然無法再負擔文化資產保存法中,要求古蹟管理與使用者需承擔古蹟保存與 維護所需之鉅額費用。

建築人給台北市新政府團隊的建言

美麗的都市不在於她光鮮亮麗的外表,而在於許許多多的角落裡散發的歷史、人文、與生活的痕跡;美好的都市空間,不在於有多少人穿越其間,而在於多少人停留與參與。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