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陳邁

Tag: 陳邁

徐岩奇建築師:我們與理想的距離——談建築與國際接軌目標

徐岩奇建築師多年前關於台灣建築制度的文章仍受關注,指出制度限制創新與國際競爭力。特別是公共工程中監造的過度責任與權責不明,導致台灣建築師面臨不合理的壓力。近年更聚焦於AIA制度,探討如何改善台灣的建築法與監工規範,提倡引入AIA的第三方檢查制度,以解決監造與設計的衝突,期望與建改社共同努力,透過全面改革提升台灣建築的國際地位。此外,建改社還積極在執業制度、教育、法規等多方面推動改革,期望為台灣建築師創造更好的執業環境。

建改社舉辦「建改論建×陳邁論壇」紀念陳邁建築師,彰顯建築改革、世代傳承力量

建改社於2023年4月15日在台北都更解壓說概念館舉辦「建改論建×陳邁論壇」,紀念初始創社社長陳邁先生對建築界的貢獻。參與論壇包括多位關心台灣建築發展及建築學界、業界工作者(敬稱略):蘇士韻女士、吳思瑤徐燕興、洪廸光、陳柏森、林洲民、鄭人豪、江友直、簡學義、張哲夫及夫人、謝伯昌、徐岩奇呂欽文賴人碩、吳建志、艾淑婷、曾光宗吳宜晏、吳佳華、王中胤、何震寰高百慶、林欣億、陳慶懋曹登貴林幸長楊秋煜陳書毅潘天壹陳冠帆、曾億元、李彥頤、王銘顯沈弘軒等人。

威權時代符號建築,中正紀念堂轉型

「總統 蔣公,您是人類的救星,您是世界的偉人」這首歌,自台灣前總統蔣中正1975年去世後,曾是台灣中、小學生必學、必唱的歌曲;在蔣中正去世5周年後落成的中正紀念堂內,這首歌持續播了37年,直到2017年才停播;與這首歌歌詞相互呼應的,整個中正紀念堂競圖、興建到儀式,處處充滿「威權符碼」,包括要登上銅像大廳的89級階梯,象徵蔣中正得年89歲;「大中至正」牌樓上題字是看時程揮毫;至於紀念堂方形格局,象徵蔣中正的「中正」,而且面向西方,象徵直到去世後仍心繫「反攻大陸」的使命。

建築改革社是什麼樣的團體以及FB社團版面使用規範

建築改革社」(建改社/ARCHI-REFORM)是一個什麼樣的團體,建改社到底為何存在,存在的目的又為何?大多數的朋友恐怕還無緣了解。歡迎您花一點時間,在下列的文字中,得到一些印象。

陳邁先生2017年提由建改社發文,營建署 : 建築師不需在結構、機電、消防、鑽探、測量等圖說上「簽章」!

陳邁先生多年前提由建改社發文, 詢問"簽章"標準之依據, 來自營建署正式回文 : 建築師不需在結構, 機電, ...

逆風前行_向創社陳邁社長 致敬

徐岩奇建築師回顧與陳邁社長的深厚情誼與合作,描繪了建築改革社從九二一新校園運動至今的發展歷程。「陳先生」建築改革社創始人,以其豐富的經驗和領導力,推動學術、文化和實務改革,深受建築界敬仰。面對政策與制度的挑戰,陳邁先生和建改社積極參與法規修訂,努力縮小實務界與學界的鴻溝,爭取建築師及設計師的權益。透過與吳思瑤立委等政界人士合作,建改社促進了建築業的進步,也為年輕一代創造了更公平的競爭環境。陳邁先生的人生故事與建改社的努力,啟發了無數建築從業者追求改變與創新。

台北大巨蛋履約爭議 「動搖」建築界信心

2007年成立的建改社,是凝聚建築界討論與共識的主要平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林洲民皆為成員。昨兩人主動邀建改社成員對談溝通,包括國家文藝獎得主陳邁建改社社長呂欽文台東縣前副縣長張基義、建築師徐岩奇殷寶寧、胡弘才等十多位建築界人士出席。該對談也特別邀請阮慶岳,他因事未出席。

李祖原、姚仁喜、龔書章、張樞、姜樂靜、廖偉立、楊逸詠等37位台灣知名資深建築師 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註冊建築師資格

台灣的建築師成功取得了中國大陸的一級建築師資格。這些建築師是根據台灣建築師公會提供的初步名單,並根據營建署歷年「傑出建築師」的名單進行增補選定的。入選的建築師包括李祖原姚仁喜、李重耀、潘冀龔書章等知名建築師。

救國團溪頭活動中心——竹林、木屋、茶

前些天,因應邀到台中演講之便,去了一趟溪頭。我已經有二十幾年沒有去過溪頭了,對於在台大實驗林場中,三十幾年前設計的青年活動中心,一直想再去看看,究竟這座當年曾風光一時的建築情況如何了?一個世代已經過去,青年救國團當年的老朋友都已退休,救國團的任務也早已改變了,現在的年輕人怎麼看活動中心的建築呢?

潘冀建築師 台灣交通大學機車停車棚 獲世界華人建築師協會頒發2005年世界華人建築師協會學術獎金獎

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交通大學機車停車棚」獲得世界華人建築師協會於2005年頒發的學術獎金獎。該項目不僅展現功能性和實用性,更是體現了華人建築師的解決問題能力。這一獎項由國際評委會,包括許安之、陳邁嚴迅奇、鍾訓正及林卓生評選,他們重視設計的內涵與結構的清晰。然而因為此獎設立目的是激勵優秀作品,不但能夠引導業界,也可以啟示公眾。
- Advertisment -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