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永續建築

日本建築師阪茂作品 世界最大木結構建築之一 Swatch Group 總部大樓終於完工

一般總部大樓都是以混凝土、鋼結構為主,日本建築師阪茂Shigeru Ban)卻打破此一慣例,設計了一座木結構大樓——Swatch Group 在瑞士 Biel/Bienne 的新總部,2019年10月3日舉行了落成典禮。 歷時 5 年打造,耗資 2.2 億美元,號稱世界最大木結構建築「之一」,也是世界最大鐘錶製造商 Swatch Group 跟日本建築師阪茂 Shigeru Ban的二度合作,阪茂都坦言「這件作品改變了我一生」。

2019第八屆高雄厝綠建築設計大獎 網路票選 27件作品爭取人氣王

為喚起社會各界與民眾對建築環境重新思考定位,並推動高雄綠建築設計,高雄市政府工務局今年舉辦2019第八屆高雄綠建築人氣獎網路票選活動,即日起至2019年8月19日止,臉書搜尋「高雄厝宣導計畫」進入票選網站,為喜愛的高雄綠建築作品投票,入圍共27件作品,多家建商紛紛號召粉絲與親友團天天上網投票,搶當網路票選人氣王。 高雄綠建築大獎包括公共建築組、商辦建築組、集合住宅店鋪組、透天住宅店鋪組等四大類組,目前網路票選個案,透天住宅組的京城建設「圓山天墅」,由台南知名建築師曾永信設計,以超過1008票的網路投票數暫時領先;另外,商辦建築組則以碳佐麻里高雄時代店,由高雄知名建築師張文明規劃,獲得超過3400票暫時領先,都將爭取獲得最佳人氣獎。 集合住宅店舖組,目前以佛光山宿舍新建工程逾1700票領先,「新都廳2期」以1400餘票緊追在後;公共建築組,則以鳳山曹公國小新建工程逾1000票暫時領先。 高市府工務局表示,高雄綠建築大獎今年邁入第八屆,舉辦的目的是為了落實高雄厝環境永續、反映在地自明性及居住建康等3大核心理念,並推動高雄綠建築設計、「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及「高雄市建築物設置太陽光電實施辦法」,希望藉由優良建築作品甄選活動,以表揚優良高雄綠建築設計建築師、設計師及起造人,並喚起民眾關注生活環境品質的意識。本屆因民眾反應熱烈特增設人氣獎,票選期間自即日起至8月19日止,得獎作品將於9月6日在高雄展覽館進行公開頒獎及現場展示,屆時歡迎市民朋友一同參與。 工務局進一步說明,高雄厝計畫推動迄今已有96件及大樓322件透天完工,透過景觀陽台、屋頂設置綠化及太陽光電的設計手法,賦予高雄建築新風貌,並有效調節微氣候,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本次入選優良高雄綠建築,包括公共建築、商業建築、集合住宅店鋪及透天住宅店鋪等4大類組,共27件作品,票選網址2019第八屆高雄綠建築設計大獎,票選請登入Facebook臉書帳號,一個帳號針對4大類組每日可投1票。 以下是網路票選名單: 公共建築高雄市圖書館李科永紀念圖書館新建工程 陳志靖建築師事務所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旗山服務處新建工程 曾瑞宏建築師事務所RHTAA、末光弘和+末光陽子/株式會社SUEP 高雄市林園區行政中心 趙建銘建築師事務所 高雄市立鹽埕國民中學 趙建銘建築師事務所 高雄市鳳山區曹公國民小學校舍新建工程 蘇榮林建築師事務所 商辦建築組 經濟部傳統產業創新加值中心興建工程 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全誠建設總部大樓 梁慶源沈鈺峰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永慶質子治療中心 劉培森建築師 碳佐麻里.高雄時代店 張文明建築師事務所 集合住宅店舖組 佛光山宿舍新建工程 曾瑞宏建築師 時尚京城 群旺建築師事務所 新都廳II 張文明建築師事務所 慶旺民生高峰會 大磊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石昭永建築師事務所、陳鵬宇建築師事務所 頂誠文化 林子森林伯諭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國泰聚 弘憲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吉隆天森 賴平順建築師事務所 觀雲II 林子森林伯諭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美術皇居 林子森林伯諭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龍騰 林子森林伯諭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臻好如邑 林子森林伯諭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閱河堤 林子森林伯諭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若樸 朱文明建築師事務所、品田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全民萬歲 群旺建築師事務所 透天住宅組 吉隆璞硯 賴平順建築師事務所 紳市 金圓建設設計團隊 圓山天墅 曾永信建築師事務所 信誠榮耀 許堅倚建築師事務所 松竹居 朱文明建築師事務所 >>票選網址 ::2019第八屆高雄綠建築設計大獎::

綠意環抱的都市綠洲:埃及新開羅垂直森林,義大利建築師 Stefano Boeri 將森林植入三座立方體建築,融合居住、商業與生態機能,打造會呼吸的永續建築,開創城市新風貌

義大利建築師事務所 Stefano Boeri 在埃及新開羅 (New Cairo) 設計三座「垂直森林」立方體建築,每座建築物高 30 公尺,涵蓋住宅與商業空間。這些建築物立面以錯落有致的陽台與植栽槽為特色,種植超過 350 棵樹木及 14,000 株灌木,這些多樣化的植栽來自 100 個不同物種。此設計呼應了伯埃里知名的「垂直森林」設計理念,將大量綠色植栽融入高層建築,為埃及首創,更為「綠色開羅」(Greener Cairo) 願景的重要一環。

阿姆斯特丹科學園區 Matrix 1 矩陣一號創新中心╱MVRDV建築師事務所

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東邊的阿姆斯特丹科學園區(Amsterdam Science Park)是一個引入科學家、工程師、創新工作者共同工作的區域,荷蘭建築師 MVRDV 在此設計了「Matrix 1」(「矩陣一號」創新中心,後簡稱「矩陣一號」)作為辦公室和實驗室複合設施使用,該作品將標準化實驗室與帶有歡樂工作氣氛且寬敞的社交空間結合。

世界奧林匹克總部在瑞士洛桑,奧林匹克之家Olympic House╱3XN Architects

為了慶祝國際奧林匹克日,瑞士洛桑市的新奧林匹克之家 Olympic House 於2019年6月23日開放,建築位於日內瓦湖畔,基地面積為24000平方公尺,毗鄰歷史悠久的Vidy城堡酒莊。 重建的奧林匹克總部已成為IOC(IBM智慧城市智能運行中心)得「代表性家園」,尊重了原有的城堡遺產建築與公園,並使得從公園到建築之間的過渡儘量柔和。

CLT木造大樓 垂直農場+集合住宅 都市重新擁抱生態環境╱Precht建築師事務所

澳洲建築師 Chris Precht 與中國建築師孫大勇(Dayong Sun)於2013年共同創立 Penda╱槃達建築,之後分別於澳洲與中國執業,Penda╱槃達建築在澳洲則是 Precht 建築師事務所, Precht 發佈對於集合住宅的想像,讓人們在家生產農作食物的垂直農場設計,讓人們更直接地面對生活所需食物,不僅是接觸自然,而是以手作的方式強化對於環境的永續性。 工業革命之後,隨著各式各樣產業的發展,集中式的生產與全球化的運輸方式,世界各地的城市住民對食物的生產過程只存在書本或媒體上的畫面,食品運輸的方式對環境之衝擊也越來越大,在接下來的50年裡,人類消耗的食物量將比過去10000年的總和還要多,當中百分之八十將會在城市裡被人們食用,很明顯的,人類需要找到一種以生態方式替代現有食物系統,從種植位置到食用地點都要重新檢討,有機農業、合成肉、社會責任採購和「從農場到餐桌」等議題將是這一變化的關鍵因素。意味著我們的城市地區必須成為農業有機循環的一部分,以滿足人口需求並為城市保障糧食安全。 如果在城市地種植食物,供應鍊會隨之縮短,包裝使用也會減少,垂直堆疊的林園可避免人類砍伐森林、開墾草原和樹林的需求,並且讓過度種植的農田以自然方式恢復地力,垂直農場可以在單位面積內產生更多的作物,溫室的室內氣候能保護食物免受不同的天氣影響,並為不同的植物提供其所需之生態系統。 Precht - The Farmhouse 垂直農場集合住宅 08   Precht 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農場集合住宅(The Farmhouse)使得都市建築體內的副產品能夠在有機生命週期中運行,一端處理輸出而另一端處理輸入,例如,當建築物產生大量的熱,可以重複用於馬鈴薯種植、堅果或豆類等植物,水處理系統可過濾雨水和中水,使富含養分的水循環回溫室使用,食物垃圾可以在當地建築物地下室收集,變成堆肥並重新用於種植更多食物。 農場集合住宅(The Farmhouse)的基礎是鼓勵人們以在地的方式種植食物,同時以建築設計、建築構造延續生態的面向,建築師 Chris Precht 認為,「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建造了農田、種植了建築。」,近年來在歐洲、北美各國大受歡迎的錯層壓木材(Cross-laminated timber╱CLT) ,一種將木板以互相交錯方式堆疊後黏合、加工的材料,運用在農場集合住宅(The Farmhouse)作為框架模組,以提升生活空間的靈活度,CLT...

百分百回收「蘭亭雅聚3.0」瓦愣紙展場結構 聯合大學建築系師生團隊德國獲獎

世界最大綠色環保產品設計競賽Green Concept Award 2019於2019年3月13日德國慕尼黑IHM國際工藝博覽會舉行頒獎典禮暨新聞發佈會,在分別公佈各類別僅有一個獲獎名額的產品設計競賽獎項之後,隨即頒發全場最大獎「The Best Concept Award winner of the professionals.」最佳專業設計概念獎之全場最大獎,今年度設計大獎由聯合大學建築學系D&A Lab吳細顏教授師生以作品「The Orchid Pavilion 3.0 (蘭亭雅聚3.0) 」在超過三十多國、上萬件的競賽作品中同時拿下不分類別全場最大的2019年度最佳專業概念設計大獎、專業類建築產品設計獎兩項大獎,同時囊括兩項世界大獎對於臺灣在高教建築與環保設計教育上奠定極其崇高的國際地位。 Green Concept Award 大獎賽是位階高於號稱設計界奧斯卡獎的德國紅點與iF的專業設計競賽,其地位備受世界推崇最大的原因是在於設計競賽獎項不僅只是限制於綠色環保產品的議題之上,更在包含時尚、家居、電子產品、建築、戶外、消費品等14種競賽類別中每年僅會選出一個專業獎項得獎者,要獲獎非常之困難。另外,與其他世界設計競賽在單一類別中同時有多位獲獎者最大的不同之處是在於這個國際競賽在每一種類別之下完全沒有其他額外獎項或是名次,每位得獎者都是唯一的年度獎項得主,故其備受推崇的國際地位與獲獎難度因此不言可喻,更何況是要在少數的獲獎者中奪得分類獎項之後再奪下不分類別的全場年度大獎「The Best Concept Award winner...

交大建築所「潟湖上的長城」獲2018年Jacques Rougerie 基金會「海平面上升」國際建築競圖首獎

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學士後建築組陳聖涵與林長諄合作「潟湖上的長城(The Great Wall of Lagoon)」計畫,參與2018年Jacques Rougerie基金會國際建築競圖的海平面上升項目,提出挽救台灣西南沿海在海平面上升之下逐漸消失的地景,並結合當地經濟與文化習俗進行設計。提案自700多組國際競圖團隊中脫穎而出,獲得首獎肯定。 面對環境變遷,逐漸融化的冰川大地,進而造成海平面上升,極端氣候下所衍生的天災風暴更為頻繁,面對大自然反撲,人們該如何運用所學才能挽救一切,或者說更深一步了解,尋求欲待解方法。作為全球知名的海洋探索建築師,法國建築師Jacques Rougerie帶來不少富含想像力的創意構想,而樂與其他人腦力激盪的他,選擇在2009年以自己名義成立,目前隸屬於法國文化協會的Jacques Rougerie Foundation基金會,盼望藉由基金會促進人們對於海洋與太空的理解,並鼓勵年輕建築師、工程師與設計師對未來創新的生活空間以及方式提出想像。 每年分成海洋、太空以及海平面上升等三個項目,分別針對於海洋垃圾污染、月球村及海岸線侵蝕等問題,對全世界徵集作品。該競賽特點在於學生和專業建築師同台競爭,以前衛設計爭取榮譽。 陳聖涵與林長諄有感於西南地方因海岸線侵蝕造成漁產棲地改變、產業以及人口外移、地貌凋零等現況,如何在對抗海平面上升的同時仍然保有原有產業以及環境,成為「潟湖上的長城」設計的發想來源。   陳聖涵&林長諄 - 潟湖上的長城 01   陳聖涵&林長諄 - 潟湖上的長城 02   陳聖涵&林長諄 - 潟湖上的長城 03   陳聖涵&林長諄 - 潟湖上的長城 04   「如果舊時的長城是為了抵禦侵略的蠻族,我們的長城是否能在保持海岸線的同時,更融入當地的住居、環境以及產業?」 陳聖涵表示,他們以嘉義東石地區做為想像的基地,分析近海漁業與氣候變遷、沙洲退移造成聚落改變的現況,在裝置上加入原有研發的固沙機制,並結合綠能設備,例如潮汐、太陽能等發電系統。在空間上更與當地生活文化結合,例如傳統聚落中修補漁具的工作空間、村民集會的廟埕等等。林長諄補充,「潟湖上的長城」與當地產業、文化結合,除了期望以建築改變環境,也希望能同時維持原有的產業及社區聚落。 兩人最終以此提案在海平面上升項目中拿下首獎,獲得7,500歐元獎金,並於2019年1月赴法國巴黎文化協會領獎並發表作品。   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學士後建築組陳聖涵與林長諄,於法國巴黎文化協會受頒獎項   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學士後建築組陳聖涵與林長諄,於法國巴黎文化協會受頒獎項

澳洲綠建築 丹迪運動公園中心╱CohenLeigh Architects

在入口處,建築師 CohenLeigh Architects 使用磚石堆砌出「Dendy Park(丹迪公園)」圖案,既參考了澳洲布萊頓東部的紅磚歷史,也作為公園中顯眼的視覺設計。呈一定角度的動態屋頂塑造建築活力的正面和提供朝向公共景觀區域的遮陽保護設施,打破了公園中大型建築的體量感。

密西根湖岸的美麗校園建築,西北大學凱洛管理學院/KPMB Architects

建築位於密西根湖岸,美國西北大學校園內,向南可以直接看到芝加哥的天際線,凱洛管理學院(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新全球中心設計的每個元素都受到學校復興商業藍圖的啟發,作為一種建設性的、積極的力量,造福人類。 © Bruce Damonte © Nic Lehoux © Bruce Damonte © Bruce Damonte 總平面圖 這棟五層樓建築,獲得 LEED 白金級綠建築認證,試圖以彈性方式最優化空間配置,以適應不同規模的學習和合作空間,從2~20人,200~2000人。所有的活動空間匯聚在中心的聯合廣場上,一個三層的中庭聚集了學生,教師員工和來訪者。教師中心是一個兩層的廣場,集合了全球中心的智慧靈魂,為教師們提供了一個討論、辯論和尋找解決當今緊迫問題的解決方案的場所。 這是 KPMB Architects 於2011年邀請設計競圖中獲勝的作品,該建築於2017年3月29日開幕。它很快就在加拿大美國、全球、郵報和福布斯獲得了報導。芝加哥論壇報的 Blair Kamin 將此建築形容為「精心設計的、空間複雜的設計,教導未來的高階主管們有關合作、大膽和靈活性的寶貴經驗。」 © Tom Arban© Nic...
- Advertisment -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