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Vimeo
Youtube
建築
看見建築
想像空間
建築實務
室內設計
景觀設計
關注設計
建築人力資源
設計
競賽與獎項
風格及消費
展覽
公共
公共建設
區域及都市開發
建設公司與建案
教育
現象
時尚
科技
品牌
FAM首頁
Tags
孫啟榕
Tag:
孫啟榕
區域及都市開發
給蔣市長的一封信 反對調高台北市基準容積連署
FAM
-
2023-05-06
台灣多個單位包括
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
、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
、
台灣現代建築學會
、
台灣建築學會
等,以及多個學系包括國立
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
、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
東海大學建築學系
、
中原大學建築學系
、
銘傳大學建築學系
、國立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及多個組織共同寫信給
台北市
長蔣萬安,反對調高
台北市
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中的「基準容積」。
區域及都市開發
給蔣市長的一封信_反對調高台北市基準容積連署
FAM
-
2023-05-06
台灣多個單位包括
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
、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
、
台灣現代建築學會
、
台灣建築學會
等,以及多個學系包括國立
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
、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
東海大學建築學系
、
中原大學建築學系
、
銘傳大學建築學系
、國立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及多個組織共同寫信給
台北市
長蔣萬安,反對調高
台北市
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中的「基準容積」。
旅行
第九屆景觀大獎系列參訪:場次二北部參訪 2022年8月23日
FAM
-
2022-07-21
2021第九屆景觀大獎系列參訪場次二於北部舉行,此次活動不但能夠深入了解四大獲獎案例,更是由六位專業講者與一位帶隊老師共同帶領。案例涵蓋近年重要議題,如水圳意象再生、地區水文營造和歷史場域營造等。講者陣容堅強,包括多位專家如蕭向吟、
孫啟榕
、
高百慶
、鄧浩、李嘉智、邱昱維等人。
公共建設
解構威權象徵,中正紀念堂轉型設計圖公開,促轉會舉辦「我們的明日公園-中正紀念堂園區轉型設計展」松菸開幕
FAM
-
2022-04-28
促轉會於2022年4月29日至5月2日舉辦「我們的明日
公園
-
中正紀念堂
轉型設計展」,此活動不僅接續2021年「反省威權歷史
公園
」轉型方案,也是「轉型,下一步!」系列的深化。透過此展覽,促轉會期望激發社會對於「首都特區」、「明日
公園
」的跨世代想像,不但能夠傳達更公共、更自由的理念,而且邀請了官方認證樂高大師黃彥智規劃
中正紀念堂
園區樂高模型,呼籲大眾共同打造轉型願景。為了多角度探索
中正紀念堂
轉型的意義,四組空間專業團隊,包括尺度設計有限公司、共感地景創作有限公司、
都市里人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
孫啟榕
建築師事務所,皆提供了各具特色的設計提案,更是拓展了
中正紀念堂
轉型的空間意涵。
建築執業
建築改革社是什麼樣的團體以及FB社團版面使用規範
FAM
-
2019-10-03
「
建築改革社
」(
建改社
/ARCHI-REFORM)是一個什麼樣的團體,
建改社
到底為何存在,存在的目的又為何?大多數的朋友恐怕還無緣了解。歡迎您花一點時間,在下列的文字中,得到一些印象。
展覽
建築界寫95封信給林佳龍市長 開啟與政府對話平台
FAM
-
2016-04-07
由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之「給市長的信 Letters to the Mayor」展覽,2016年4月7日上午11:30於MOT 明日聚落所舉辦的記者會已順利結束,展場除完整呈現95位國內外建築人的信件並介紹本展脈絡外,邀請到
臺中市
市長林佳龍親臨展覽並接受建築師們的真情告白!
建築執業
建改社臉書頁面激辯:從公會代收轉付制度的爭議,看見台灣建築師專業團體改革的挑戰、契機與成果,及未來展望
FAM
-
2015-03-30
建改社
成員在臉書發文,討論公會改革等議題。前理事長
呂欽文
與其他成員的對話中,針對公會的代收轉付制度,有著歧異的觀點。部分成員認為該制度是公會弊端的根源,並認為應該將其廢除;而另外一部分成員則認為,該制度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並可以透過改革來確保其運作的合理性。
建築執業
建築人給台北市新政府團隊的建言
FAM
-
2014-12-26
美麗的都市不在於她光鮮亮麗的外表,而在於許許多多的角落裡散發的歷史、人文、與生活的痕跡;美好的都市空間,不在於有多少人穿越其間,而在於多少人停留與參與。
工作營
空總未來發展工作坊學員甄選 – 聯合登陸艙計畫 活動時間 2014年6月21日~26日
FAM
-
2014-05-15
7.15公頃的空軍總部位於
臺北市
中心,亦處經濟政治與生態的多軸核心,該基地的 未來開發想像,目前見諸於媒體的多數是管理機關基於財政需求與市政建設等觀點所提出的活化計畫。
建築執業
年輕建築師的集體行動:建築改革社的故事
FAM
-
2013-10-30
近期,「
建築改革社
」名稱不斷出現在臉書,為了讓大家更明白
建築改革社
是什麼樣的團體?
徐岩奇
建築師在臉書上做出簡略說明,
建改社
起源於921震災後,當時教育部開展
校園
重建工作,吸引多名年輕台灣建築師加入,不但能夠體驗到新的
校園
理想,但更是受挫於多重行政、採購制度。這批建築師後來自發性成立「新
校園
運動合作社」,尋求多種建設流程的改革。然而因為深知建築領域仍有多方面待改進,他們於2006年創建「
建築改革社
」,並於2007年正式登記,也可以作為
橋梁
,關注建築師的各項挑戰和困境,以推動建築領域的進步。
- Advertisment -
Most Read
厄瓜多城市新高點!Eletres Studio擘劃地平線觀景台,懸鏈線結構引領訪客眺望瓜亞基爾都會壯闊景致!
2025-04-29
Winka Dubbeldam 接掌南加州建築學院總監:以Archi-Tectonics跨國實踐經驗與賓州大學學術聲望引領前衛設計教育新方向
2025-04-29
法國香檳區誕生最美警察局,Explorations Architecture 優雅詮釋公共建築新典範,五角設計融匯歷史地景與當代安全思維
2025-04-29
傳統學院空間的現代轉譯!英國建築師 Feilden Fowles 運用甜栗木膠合樑建構哈默頓學院食堂,優雅蝴蝶桁架取代傳統斜頂,手工木作溫潤質感營造開放明亮的師生交流場域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