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黃長美

Tag: 黃長美

林芳怡之《建築展覽的台灣經驗(1985-2008)》新書發表與迴響座談

林芳怡是一位身兼多職的多面手,包括媒體人、藝術行政和策展人,並多次涉足國內外的台灣建築展覽。這種對建築展覽的激情和期待驅使她將自身的參與經驗和觀察轉化為寶貴的知識,並在2009年將之匯聚成論文著作,名為《建築展覽的台灣經驗—「開東合西」(1985年)以來的案例研究》。此外,她於2022年對該著作進行了重新編輯,並以《建築展覽的台灣經驗1985-2008》為新的版本再度出版。

年輕建築師的集體行動:建築改革社的故事

近期,「建築改革社」名稱不斷出現在臉書,為了讓大家更明白建築改革社是什麼樣的團體?徐岩奇建築師在臉書上做出簡略說明,建改社起源於921震災後,當時教育部開展校園重建工作,吸引多名年輕台灣建築師加入,不但能夠體驗到新的校園理想,但更是受挫於多重行政、採購制度。這批建築師後來自發性成立「新校園運動合作社」,尋求多種建設流程的改革。然而因為深知建築領域仍有多方面待改進,他們於2006年創建「建築改革社」,並於2007年正式登記,也可以作為橋梁,關注建築師的各項挑戰和困境,以推動建築領域的進步。

2009 TRAA 第二屆台灣住宅建築獎 得獎者揭曉 暨 日本建築大師山本理顯專題演講

歷經數個月的籌畫與評選,第二屆台灣住宅建築獎共計151件住宅作品參與競賽,由四位初選評審包括何以立建築師、邵棟綱建築師、莊學能建築師、黃長美建築師於2009年1月 10日召開初選會議,篩選出38件(12件單棟住宅、17件集合住宅與9件高層集合住宅)進入決選審議。

2009 TRAA 第二屆台灣住宅建築獎 初選入圍名單公佈

為發掘與表揚優秀之新興建築事務所、傑出設計團隊及用心經營之建設公司,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舉辦兩年一度的「台灣住宅建築獎」,目的是希望透過此活動改善及提升國內住宅建築的環境與品質。歷經兩年縝密的籌畫與準備,第二屆台灣住宅建築獎已於上月正式進入評選階段。凡於2005年1月1日後完工並取得使用執照、或具有業主開具使用證明之作品,皆為本屆住宅獎之徵選對象。

2008 TRAA 第一屆台灣住宅建築獎揭曉 元根「碧波飛」社區獲最佳住宅建築獎

第一屆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歷經數個月的籌備策劃,各方公開徵得129件作品(私人住宅26件、集合住宅103件),於1月12日首先由六位初選評審:王俊雄教授、王增榮教授、金以容建築師、徐明松教授、陳珍誠教授、黃長美建築師篩選出31件進入決選之作品(私人住宅9件、集合住宅22件)。
- Advertisment -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