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Tag: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住居設計的創意與實踐:2024第九屆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入圍決選名單出爐 182件佳作爭奪建築桂冠

「2024第九屆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由台灣住宅建築獎協會主辦,集結了182件住宅建築作品參選,涵蓋單棟、集合住宅及特別獎三大類。這些作品於2020年1月後完工,並取得使用執照或業主使用證明。初選由五位評審選出45件作品進入決選階段。決選審查將由江文淵建築師等7位委員進行,從入圍作品中選出現場勘查對象。

遠離塵囂的靜謐歲月,彰化水月茶樓/林友寒 清水建築工坊

彰化被由南至北的山脊環繞,在這個結合人文和自然的城市中,一位遠見的業主決定在彰化銀行山的私宅旁建造一座茶亭,特別強調適應彰化的氣候特性,即使在夏雨、炎熱和冬風中,也不依靠空調保持舒適,由林友寒清水建築工坊打造,提供了觀賞都市風光的絕佳位置,彰顯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2023台灣建築獎複選名單出爐,誰將奪冠?從林口市場到壽山動物園看到台灣空間新思潮

2023台灣建築獎在9月26日啟動初選,評審團由張哲夫建築師擔任召集人,攜手張瑪龍建築師、薛丞倫老師、黃明威建築師和曾瑋老師確保選出的作品都充分顯示建築藝術,更是有深厚文化背景。可以看到如新北林口市場屏東縣公園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館、漢寶德紀念館、太平國小和壽山動物園等作品完美結合了空間和文化。

山野間的休憩天堂,南投中寮竹亭/清水建築工坊+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清水建築工坊林友寒南投中寮鄉的清水山上打造了名為「竹亭」的竹構築,坐落於海拔七百公尺的斜坡地,主要使用竹材為材料。設計師巧妙地將竹子彎曲,形成減少風阻的結構,且利用短竹和PVC防潮布來建構屋面。這不但能夠提供良好的排水功能,也可以達到快速搭建和降低造價的效果。「竹亭」經過高溫煙燻,展現出古樸的褐色,完美融入自然環境中,猶如山坡上的舞蹈精靈。

建築的多元敘事《構築‧敘事 2023實構築—臺中展》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展出 地理、時空和文化的交匯

《構築‧敘事 2023實構築臺中展》於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進行,策展人王增榮、吳耀庭將建築視作一種藝術文本,不僅關注設計、結構和材料等基本元素,更是進一步探索建築的「敘事性」。展覽集合了14件台灣住宅和公共建築作品,以及土耳其的臺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由台灣建築師黃明威、廖嘉舜、張淑征彭文苑王銘顯林聖峰曾泊銘蘇富源王喆林友寒等人設計;展覽也將展現建築師透過作品傳達的建築理念。展覽不但能夠展示各種建築型態和內在敘事特質,也可以通過五種不同的類別如地理、時空、文化、內在和類型脈絡來進行作品的分類和展示。然而因為建築需滿足多種人文需求,故此展覽亦強調了建築的使用性、審美和環境涵構。

以重簷形式回應地域建築文化,屏東簷屋/林友寒+慧宇建築師事務所

林友寒與慧宇建築師事務所合作設計的簷屋位於南台灣多雨多陽的屏東,以其特有的重簷形式展現了對熱帶潮濕氣候的應對。攝氏30-34度的高溫氣候全年都存在,而重簷形式的採用則有助於在熱天中保持室內空間的涼爽舒適。同時,這種建築形式也為社區生活帶來了便利,因為可以在建築物和街道之間提供一個陰影區域,不僅增加了建築物的美感,還發揮了隔熱、遮陽的效果,讓人們在炎炎夏日中感到更加涼爽舒適。

2022實構築展在蘭陽博物館,展出到2023年5月1日

蘭陽博物館為國內第一座的公共藝術建築,宜蘭縣政府為了持續推展臺灣建築空間美學,與實構築學會共同舉辦「構築.敘事2022實構築特展」,即日起在蘭陽博物館展出到2023年5月1日;「實構築展」過去曾在台中台北高雄新竹等地舉行,2022是第8屆舉辦,已經成為臺灣建築界的一大盛事。

林友寒與林彥穎聯手,大坪頂納骨塔「永恆之丘」奪設計界奧斯卡「德國紅點設計獎」

有「設計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德國紅點設計獎公布2022年得獎名單,大坪頂納骨塔「永恆之丘」從全球50個國家、近萬件作品中突圍獲獎,由新竹市府邀請德國建築師事務所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主持人林友寒、十彥建築師事務所林彥穎建築師操刀設計,並由廖明彬率領的清水建築工坊精心營造清水混凝土外觀、室內採無樑柱工法,為全台唯一天井設計的納骨塔,採光通風極佳,設置「觀海窗」讓生者遙望海岸線撫慰心靈。

朝向天空的信仰象徵,淡江教會文教中心/林友寒+清水建築工坊+十彥建築師事務所

宗教建築在台灣因為土地取得的困難及都會空間的壅擠,常常必須面對垂直量體造成人與天的距離,不像歐洲的教堂都在接地的地面層及屋頂中,透過結構及空間的高聳和光線的神祕來創造神聖性;淡江教會也不例外,必須在容許的建蔽容積中,垂直堆疊教會所需要的日常及神聖的空間,如何在神聖中不帶著權威,並在日常中可以感受到愛與憐憫的社會性,是設計淡江教會最重要的議題。

林友寒建築師特展「Into the arms of stillness – 擁恆的彼端」 2021年4月27日-2021年7月17日

展出林友寒建築師20件建築設計作品,內容主要由三大類別去延伸探討,分別為「公共的時間性 - Informality and multiplicity」、「儀式的地域實踐 - on Walls of Reflection and Contemplation」和「居屋的地理型態- on platforms and plateaus - prospect and refuge (roofwork and earthwork)」。除了三大展區,當中也難得展出建築師林友寒美國攻讀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碩士,求學時期的設計作品及創作手稿。在台灣持續參與幾所學校建築系畢業設計的林友寒同時也為老師身份,本次也展出了自2017年起在東海建築帶的學生們的畢業設計作品。
- Advertisment -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