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7 4 月, 2024

Tag: 吳聲明

馬祖國際藝術島Matsu Biennial,戰地島嶼華麗轉身

由文化總會與連江縣政府合辦的「馬祖國際藝術島Matsu Biennial 」,於2月12日正式開幕,到4月10日,活動遍及馬祖四鄉五島,致敬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或「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以十年為期,兩年舉辦一次;在「風土交會」、「島嶼釀」的召喚下,人們飛奔馬祖外島,見證馬祖告別軍事禁錮後,以藝術文化為支點,讓馬祖華麗轉身。

臺北市東區門戶方舟啟航,「N24台北方舟ARK·TPE」開幕,鏈結區塊鏈技術產業

由原「台電中心倉庫(AR-1)」改建,配合北市府「東區門戶計畫」於南港打造新創產業廊帶,鏈結內湖科技園區、南港經貿園區,創建而成的育成基地──「N24台北方舟ARK·TPE台北區塊鏈創新育成基地」,於2020年聖誕前夕正式營運。

台中勤美術館變身「工家美術館 Kong-Ke Museum」開展與工地文化對話 是展覽空間也是工務所

向曾經是閒置小學用地、綠圈圈與聖誕村說再見,台中美術館第一階段已於2018年底畫上逗點,打造勤美術館2.0的同時,官方計畫打開圍籬,開創與工地文化對話的可能性,全新景點「工家美術館 Kong-Ke Museum」於2019年11月15日正式對外開放。 每棟建築的背後都有一群偉大的工人,「工家美術館」打開圍籬,開啟外界與工地文化對話的可能性,翻轉概念重新定義工地美學文化,結合工地文化、在地關係與合作串連打造出工家美術館。串連建築自然環境、料理、生活、設計打造出獨一無二的勤美之森、草悟道街區新能量,是新型態工務所的示範場域,除了升級工地環境外,更傳遞了台灣的工地文化;也可說是一座突破圍籬,開放給民眾與社區參與工地文化的美術館,試圖開展與工地文化對話的可能性,像是工地⼩蜜蜂將轉化成里民阿姨福利社;工地飲食加入餐飲團隊打造工地便當;工程圍籬是⼀座城市農圃;工地噪音透過音樂融合成為工家的特別曲目等等。 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何承育表示,「工家美術館」回應著自1972年成立至今、以鑄造翻砂、黑手傳產起家的勤美集團所秉持的「勤勞」與「美學」之價值,本著鑄造職人一生懸命的精神,以及追求人文美善的跨域思考,不僅見證了台灣社會經濟的發展,近50年來更延伸到多角化的經營。這項計畫的開展,除了再次彰顯台灣社會價值,另一方面則期望以創意翻轉,透過場域空間、軟體安排,再現更深一層的文化與社會內涵。 「工家美術館 Kong-Ke Museum」的命名來自於:「工」指工程;「家」則是一種歸屬感,而「工家」的台語「ㄍㄨㄥ ㄍㄟ」是共享之意,除了是工地、生活圈、也是美術館,工家美術館立基於過往深耕街區的能量,一直以無疆界的美術館為初衷,期盼透過不同的生活風格來共創「場所精神」,而這樣的精神,即便在整備期間,同樣地貫穿使命,以友善工人的思考為出發。 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何承育強調,「工家美術館 」本質上仍是工地的一部分,是工人主要使用的場域,只是以實驗性的精神,「翻轉」重新定義工地美學與改善工地環境,在工人未使用之餘,打開空間,成為在地場域、環境脈絡的藝術實踐,傳遞出台灣的工地精神,並促成文化交流或在地認同,讓參觀者也加入這一場工地藝術行動,成為開啟勞動者與民眾之間互動的橋樑。 未來工家美術館更將與社區與學校合作,預計在2020年推出垂直菜園,以圍籬作為農圃的概念,並與社區與學校合作種植蔬菜與水果,希望這片農圃亦是社區的菜園。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期待透過這項計畫,集結在地文化與創意能量,表現出最具設計思考的新型態工務所。 建築空間由十禾設計建築師吳聲明操刀,吳聲明在18x18方形基地中,藉由虚實構成來串起與周邊環境生活圈,空間保留原有的老樹來作為在地情感與象徵的意義,並將建築融合老樹的樹冠創造出獨特綠意場地,家具內裝設計由吳孝儒(PiliWu)所創辦的無氏製作PiliWu-Design,以鷹架、浪板、棧板等臨時性材料,建構工地師傅與一般大眾共同分享的生活平面・透過實際觀看、使用生活場域中少見的工地材料,並發揮工地師傅物盡其用的工地哲學·展現將五金材料組合使用的巧思。而工地裡代表警示作用的亮橘色,在空間中轉換為水泥與金屬框架下的活潑亮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FhNRat2uGw             工家美術館 Kong-Ke Museum  工家美術館 Kong-Ke Museum    工家美術館 Kong-Ke Museum DSC02946    工家美術館 Kong-Ke Museum DSC02944  工家美術館 Kong-Ke Museum DSC02947    工家美術館 Kong-Ke Museum DSC02948    工家美術館 Kong-Ke...

第三屆ADA新銳建築獎展覽2016年10月22日到2016年11月27日 及系列講座 歡迎參加

2016第三屆ADA新銳建築獎從2016年10月22日到2016年11月27日,在台北TAF空總創新基地展出,蒐羅包含首獎及特別獎在內的九組獲獎作品,完整展示每一件作品的細部圖面、模型與訪談紀錄片,展覽期間更規劃4個系列、共計7場的建築座談,擴大ADA新銳建築獎的各種激盪與參與介面,更多活動訊息請至Accupass活動通系統查詢。

《HOME2025:想家計畫》在忠泰美術館展出 2016年10月22日~2017年1月15日

忠泰美術館邀集阮慶岳詹偉雄謝宗哲三位專家共組策展團隊,自2015年5月起持續媒合29組建築/設計專家及20家台灣中堅企業,針對臺灣所面對的社會、經濟、環境議題發想,探索未來的居住型態,透過建築/設計師創意構想與當今產業研發技術的合作,跨界激盪出前瞻革新火花。歷經長達近一年半的研究籌備,忠泰美術館與所有參與者,共同勾勒出30件2025年「家的生活樣貌提案。」而這一段「想家」的過程,並不只是歡欣造夢的「想像」(Imaging)歷程,更是紮實築夢的「思考」(Thinking)進程。

《HOME2025:想家計畫》展覽作品簡介 Part 2. 天地棲,家的永續經營:方尹萍、吳聲明、曾柏庭、王家祥、蕭光廷、方瑋、曾瑋

方尹萍與春池玻璃合作,設計「春池當鋪」,回收垃圾變成綠建築吳聲明透過新能光電的技術,以「micro-utopias」計畫更新老房子,創造自產能源的空間。曾柏庭與3M Taiwan共同設計「Inverted Figure & Ground – Mobile Logistics」,透過物聯網技術,讓家也能進行物流和工作。王家祥、蕭光廷與佳龍科技的「Merge –融合」,希望材料能被無限利用和再製。方瑋與台灣森科為「積木之家」創造彈性空間結構。曾瑋、林昭勳、許洺睿與初鹿牧場共創「D-House」,讓人與自然共處。

建築界寫95封信給林佳龍市長 開啟與政府對話平台

由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之「給市長的信 Letters to the Mayor」展覽,2016年4月7日上午11:30於MOT 明日聚落所舉辦的記者會已順利結束,展場除完整呈現95位國內外建築人的信件並介紹本展脈絡外,邀請到臺中市市長林佳龍親臨展覽並接受建築師們的真情告白!

福斯特聯合建築師事務所The Art of Architecture建築的藝術台北特展2015年4月11日~4月24日

國際建築大師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被喻為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大師。福斯特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全球巡迴展臺北主題特展,以「建築的藝術 The Art of Architecture'為主題,策劃「公共建設」、「摩天大樓」、「都市規劃」、「文化與市民」等子題開展;之前於2014年9月27日起至2015 年1月18日在高雄市美術館展覽後,來到台北松山文創園區展出,展出日期為2015年4月11日~2015年4月24日。

找尋建築新秀!2014 ADA新銳建築獎徵件開始 2014年4月12日至2014年8月3日受理網路報名

兩年辦理一次的「ADA新銳建築獎」於2012年由台北市建築世代會發起,為國內第一個針對年輕新銳建築師所設立的獎項。邀請45歲以下、不拘國籍、不須擁有建築師執照的建築從業人員,以座落在台灣的建築設計或裝置作品參賽。

高度•深度•密度 臺北都市發展回顧與展望 展覽研討會 2014年5月10日

「高度•深度•密度 — 臺北都市發展回顧與展望」展覽研討會,針對臺北市都市更新之過往與未來,除回顧臺北市都市更新之歷史大事紀外,對於各都更案例作歷史緣由之介紹,期望能激發大眾對於臺北市未來都市發展之想像與建言。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