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成功大學建築系

從臺灣出發,航向威尼斯!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團隊以「[無]信仰」叩問全球議題,看見臺灣建築在國際舞台上的獨特觀點

中華民國文化部轄下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團隊策劃的「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以「[無]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為題,將於2025年5月10日至11月23日在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展出。展覽探討在全球化與地緣政治背景下,臺灣的空間策略與智慧,並以「效率、科技、控制」三個面向,1月21日在台南「C-Hub成大創意基地1F」舉辦一比一組裝記者會,展覽內容首度公開亮相。

成大建築系「無-信仰」:2025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探討現代化治理手段與挑戰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以作品《[無]-信仰(Non-Belief)》獲選為2025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的策展團隊,將由薛丞倫擔任策展人。此次策展將聚焦於台灣在全球化與地緣政治背景下的空間策略,並審視政府以「效率」、「高科技」和「控制」作為現代化治理手段所帶來的挑戰。這些手段雖然看似進步,卻也引發了對環境永續、社會公平等議題的質疑。

國家建築新人獎 成大最大贏家 建築系學生拿下七席 囊括新人獎前三名及四名佳作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學生在「國家建築金質獎」中表現優異,囊括新人獎前三名及四名佳作,成為「第十二屆國家建築金質獎-全國大學建築設計新人獎」最大贏家。成大建築系系主任姚昭智指出,學生以創新思維結合生態、人文、科技、歷史及產業角度,創造無限建築設計可能。獲得新人獎的成大學生包括傅淑貞、黃懋元及趙宇晨,分別由鄭泰昇、王明蘅及陳柏年指導,他們的作品展現出成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及社會關懷。

建築創作的無價之旅:林洲民建築師與成大建築系畢業生共勉

2024年5月19日,林洲民建築師於其「林洲民 Citizen LIN」FACEBOOK分享5月16日參加成功大學建築系112級畢業評圖經歷,引用1984年研究所畢業評圖時系主任經典警句,勉勵畢業生們持續努力創作。他並以今年《建築師雜誌》「國際接軌的成就之道」短文,鼓勵學生心存台灣,走向世界,堅持建築創作。回顧2014年匈牙利布達佩斯城市公園國際競圖,他與團隊參加國家建築及攝影博物館競圖,強調建築創作的堅持與追求。

2023第十二屆松山文創學園祭徵件結果名單公告

松山文創園區舉辦之「松山文創學園祭」,現為台灣最具規模且專業的畢業展覽盛會。從扶植原創的精神出發,並深入了解產業動態,精準達到全方位產學合作培育,培養原創人才及原創力。「松山文創學園祭」協助學生發展自我認同及找尋職業定位,提供學生自我認同及與產業交 流的平台,擴展青年國際視野,提升青年創新能力。從2012年開始舉辦至2022年,10年期間共累積94所學校、127個校系,超過500檔畢業展,2000件以上畢業作品參與,成為學子們共同的精彩回憶。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 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 》2023年5月20日~ 11月26日在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展出

2023年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主題為「未來實驗室(The Laboratory of the Future)」,台灣館策畫由東海大學建築系團隊脫穎而出,曾瑋、郭聖傑、何炯德蘇孟宗等人以《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提出對「未來」的見解。

台中市都發局、成大建築系合作共擬都市熱島緩解方針

隨著氣候變遷,台灣城市在夏季出現熱島效應日益嚴重,影響民眾戶外舒適感受。台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為落實永續宜居政策,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合作研擬「永續城鄉宜居環境-台中都市熱島效應空間策略計畫」,望透過產、官、學三界合作,共創美好家園。

成功大學建築系,沈揚庭師生團隊與機械手臂人機協作「織蔭」榕園新風景

成大於光復校區榕園推出新的機械手臂人機協作作品「織蔭(Interlace Forest)」。此作品由成功大學建築系沈揚庭師生團隊所設計,不僅融合仿生演算法,更是結合機械手臂的多向度木榫工法,將直條木材交織成樹木自然生長的外觀。沈揚庭副教授強調,這項木榫技術可以達到人工無法達到的多向角度精度,不但能夠使木條以自然的方式結合,也可以讓人們從「織蔭」中看到科技與藝術的完美結合。該建築的樹狀結構彰顯了卡榫結構的創新,為成大校園帶來了全新的風景點。
- Advertisment -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