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林洲民

畢光建:談「公共性」臺東縣立游泳池與圖書館共構案

臺東縣游泳池圖書館共構工程競圖案」是一個地方性的公共工程競圖案,尺度經費均屬一般,但是它卻是一個重要的競圖案,原因是它的複合式建築機能與都市命 題結合後的潛力。它是一個重要的當代建築課題,需要新的建築答案,也需要一個屬於台東市的建築答案。參加第二輪競圖的建築師們都是一時之選(見建築師雜誌),具有代表性的答問,值得細讀與討論。

年輕建築師的集體行動:建築改革社的故事

近期,「建築改革社」名稱不斷出現在臉書,為了讓大家更明白建築改革社是什麼樣的團體?徐岩奇建築師在臉書上做出簡略說明,建改社起源於921震災後,當時教育部開展校園重建工作,吸引多名年輕台灣建築師加入,不但能夠體驗到新的校園理想,但更是受挫於多重行政、採購制度。這批建築師後來自發性成立「新校園運動合作社」,尋求多種建設流程的改革。然而因為深知建築領域仍有多方面待改進,他們於2006年創建「建築改革社」,並於2007年正式登記,也可以作為橋梁,關注建築師的各項挑戰和困境,以推動建築領域的進步。

龔書章:大棚子下的馬賽克 —1990以來的台灣建築圖景

龔書章教授探討了1990年以來,台灣建築的發展和變遷。經過政治轉型和九二一地震後,許多青年建築師開始探索和實驗,尋找「在地性格」和「人文關懷」,形成了一種具有台灣特色的當代本土建築。他們不僅回到各自的城鄉環境,更是通過參與和介入,開展了一系列社區改造和場所塑造的建築運動。羅時瑋教授提出,這些建築師創造的作品不但能夠呈現出一種屬於台灣環境與文化的在地之熟悉感,也可以展現出豐富多語、隆重隨性的生活場景。

林洲民操刀 中國時報總部室內設計 獲德國iF金獎

台灣創意再發光,由 Chinatimes 中時媒體集團委託仲觀設計顧問公司,規畫中時媒體集團總部整體空間的設計案,獲得德國iF設計獎金獎。而且在同類得獎的九項作品中,仲觀設計是唯一德國以外的團隊,能夠拿下冠軍格外不易。iF預定八月廿九日在德國舉行頒獎典禮。

2006東海建築畢業設計期末正評評圖 5月18日、19日舉行

2006年東海建築畢業設計期末正評評圖於5月18日(四)舉行,主要探討建築議題類的設計。校外評圖老師包括吳光庭、鄭泰昇、廖偉立和張嘉和。學生們的設計題目涵蓋了美國人在台中的家、都市開放空間的改造、電影閱讀廣場等。5月19日(五)則為特殊議題類,評圖老師為阮慶岳、莊熙平、連浩延和張淑征。學生作品主題包括城市感官地圖、社區家樂福化、臨時政府等。最後,5月20日(六)專注於環境議題類,評圖老師有林洲民劉宇揚蘇睿弼漆志剛。學生作品主題包括新鄉鎮場所感建立、三鯤鯓造島工程、老聚落的再生等。

2005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普立茲克建築獎作品展 1979-2000」 系列演講

北美館於2005年9月17日~2005年12月4日間舉辦「普立茲克建築獎作品展 1979-2000」,在此同時舉辦普立玆克建築獎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系列演講,歡迎各位建築愛好者踴躍參與。
- Advertisment -

Most Read